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派对大学”的名头我难以接受

本报特约撰稿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4年12月17日   23 版)

    2010~2012年,我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LSE)苦哈哈地读硕士,险些染上抑郁症。时隔两年,看到LSE问鼎英国派对学校排行榜的消息,我瞬间产生了正价购买的商品转天就打折抛售的憋屈感。

    “派对大学”在通常的语境下是不务正业、作风开放、学风散漫的代名词。2012年复活节我和朋友去湖区玩,房东太太得知我们是LSE的学生,倾慕地说“你们一定非常聪明”。

    虽然我们嘴上谦虚,心里还是窃喜着将自己归到“聪明人”中。如果LSE是派对学校,她会怎么说?“你一定能喝、能玩,有好多异性朋友”?“聪明人”的标签悄然飘落,“酒鬼”和“失败者”就这样印上我等的脑门。

    所以,为了我的虚荣心,我要说,虽然不知道这个排行榜是怎么来的,这并不是我认识的LSE。

    LSE夜生活丰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认同。我在LSE的相识中,的确有人周末早晨宿醉到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也有人身处伦敦两年,都没空去看看大本钟。

    我的一名好友每周末都到伦敦外游玩,回城的火车进入伦敦,立刻“心情沉重得像去上坟一样”。她不是混日子的享乐派,她对学业认真到和导师拍桌子。我只能说,她的专业给了她游历的自由。

    反过来,我在LSE读的专业,每周读300页干巴巴的论文只算勉强及格。夜生活?就算找得到小伙伴,满脑子建构主义的他们也未必有心情玩耍。

    校园文化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缥缈得一塌糊涂,只有作用到人的身上,才会现形。而人与人的差别是那么大。说LSE的学生课余时间爱玩、爱喝酒,甚至有点犬儒主义,我信;由此论证LSE成了“派对大学”之首,我接受起来有点困难。

    LSE地处伦敦西区,步行距离圣保罗教堂10分钟,距离西区的各类剧院10分钟,距离牛津街15分钟,距离考文特花园5分钟。周围的酒吧数量比餐馆还多。

    酒吧文化在LSE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一到周末,图书馆对门的小酒吧总是熙熙攘攘。每门课程结课后,系里出钱让任课教师带着学生到周边的酒吧,聊课程、聊考试、聊人生、聊理想。很多学生三五杯啤酒下肚,仍然回图书馆写论文,酒量好就是这么任性。

    据我留在英国的同学说,这两年就业市场愈发萧条,找份年薪4万英镑的工作如同彩票中了头奖。年轻人一腔豪情干劲无处施展,喝点小酒(或者大酒),不值得大惊小怪。关键是学生的学术水平因此下降了吗?在这个问题得到有根据的解答前,“派对大学”的名头我难以接受。

 

英国大学夜生活最丰富TOP10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最佳夜生活大学
“非典型性”留学夜生活
“派对大学”的名头我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