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看“双十一”:货通全球,受困物流

本报记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4年11月05日   28 版)

    北京市工商局11月2日特别发布“双十一”警示,电商必须保证及时送货和退换修服务。工商总局此前也约谈了阿里巴巴、京东等10家大型电商,要求全面梳理近期网络商品价格,防范电商用“先涨价后降价”方法虚构优惠促销,也不得虚构成交量、成交额。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络狂欢节又将到来。与“双十一”相关的企业、快递及政府部门都进入紧锣密鼓的布局准备。其中,每年都成焦点的快递行业今年提前半个月进入状态,个别快递企业聘了近百名临时工,时薪从之前的12元增至20元。

    去年的“双十一”,电商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网站,总成交额突破350亿元人民币。今年的“双十一”即将到来,除了巨擘阿里,其他各家电商也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数亿人参与的网络购物大潮里,分得一杯羹。

    “光棍节”为何成了“购物狂欢节”?

    “光混节”由来已久,但“双十一”网购的概念真正始于2009年。当年,阿里借助“光棍节”之名,举办了第一届网购狂欢节。5年后的今天,它已变成亿万网民的购物盛事。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buzzfeed.com”称,“一个诞生于玩笑的‘单身节’,最终成了美国版的‘网购星期一’。”

    “网购星期一”是全美规模最大的线上购物节,去年成交额为89亿元人民币,不足中国当年“双十一”(350亿元人民币)的三分之一。

    除了报道“双十一”屡屡打破纪录的成交额外,外媒更感兴趣的,是中国电商如何“利用噱头”,把光棍节变成了数亿网民自愿投身其中的网购狂欢。

    在他们看来,“一群精明的商人借助某个概念推动消费热潮”,“这种做法足够聪明,却不是什么新鲜事”。

    《彭博商业周刊》提到,墨西哥和美国,也有类似的促销节日。譬如墨西哥的5月5日节,原本是为庆祝墨西哥军队击败法国殖民者而设立的节日,但如今,各大电商也会打着该节的旗号,狂推各种促销活动,近几年已蔚然成风。

    美国的情况更值得一提。2月份的总统节,是美国人对历届总统表达敬意的日子。不过现在,借着总统节的3天假期,商家大搞特价甩卖活动。《彭博商业周刊》写道,精明的汽车厂商会在网上铺天盖地投放广告,好像为了纪念总统,每个人都该买一辆林肯轿车。“原因你懂的,我们要缅怀亚伯拉罕·林肯。”

    《纽约时报》肯定了中国商人这种想法的成功——11月正好换季,百姓大多会收起秋装,准备冬衣;而国庆节已过,圣诞还未到,期间再无大的购物热潮,“双十一”恰逢其时。

    “仅此一次,中国人对煤炭和挖掘机的需求,被衣服和其他日用品抢了镜。”《纽约时报》幽默写道。

    老外怎么看中国人的“双十一”?

    去年的11月11日,大批记者围堵在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大厅,盯着大屏幕上急速翻滚的数字拍照记录。随后是交易总额的持续刷新:开场后55秒突破亿元大关;6分钟攻破10亿,1小时67亿;21小时达到300亿元,超过阿里官方预期……

    “这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网络购物节,不在美国,而在中国。”《华尔街日报》写道。

    根据阿里官方的数据,去年“双十一”期间,共有4.02亿人访问了淘宝和天猫的页面,“意味着1/3的中国人登陆了相关网站”。

    《彭博商业周刊》从产业角度出发,认为随着“双十一”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的消费需求正越来越从传统实体商店向电子商务转移。

    美国《外交政策》刊文称,中国的单身人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双十一”正好带动了所谓的“单身经济”,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英国《每日邮报》的看法则别有新意。“有了‘双十一’,单身男女到这一天不再悲伤和着急,因为网购会占据他们全部的注意力。”该报写道,“不过,稍留遗憾的是,到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是一个缺少爱情的中国人用花钱方式来安慰自己的节日。”

    一方面,“双十一”的交易额接连打破纪录;但另一方面,民众对购物节的批评声也常有出现——先涨价后打折、商品超售、快递成了“慢递”。

    34岁的上海某互联网公司员工辛迪·王对《纽约时报》表示:“网购乱象很多,但‘双十一’绝对值得期待,折扣相当大,你可以前后对比。”

    王女士在去年“双十一”期间,花3000多元购置了一些冬季衣物和寝具。“我已记不清上次逛实体店是什么时候了,现在,我多数时候都是网购。”

    “中国人爱占便宜,这是‘双十一’购物节成功的重要原因。”《纽约时报》援引贝恩高级咨询师瑟奇·霍夫曼的话说。

    阿里上市后首个“双十一”:货通全球

    今年的“双十一”是阿里集团上市后的首个购物节。阿里首席营运官张勇日前宣布,今年为“双十一”全球化元年,阿里会将“双十一”打造为全球消费者共同购物的狂欢节,最终实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所提出“全球买、全球卖”的梦想。

    此番大战略之下,今年“双十一”的促销范围会从中国国内扩展到全球,而参与的商家数目也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届时,国内消费者不但能购买到他国商品,其他国家用户也能买到中国制造的产品。

    去年,阿里巴巴成立了专门针对海外买家的购物平台——速卖通。该平台目前每日访问量已达3800万次,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俄罗斯、印度、巴西、东欧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交易增长速度惊人。其中,俄罗斯是交易量最大的国家。

    就国内买家而言,目前已有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入驻天猫,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宝洁、三星电子等,国内消费者可轻松通过“点击鼠标”来购买。“西方企业热切拥抱中国电商平台,他们希望借助天猫,把自己的货品输送到中国广阔的内地市场。中国电商帮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独立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分析师布莱恩·王对外媒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双十一”购物潮还会“蔓延”至台湾。阿里巴巴目前已与台湾多家银行达成协议,台湾消费者在阿里平台购物时,若选择玉山银行、永丰银行、国泰世华等账户,将会有刷卡九折的优惠。因此,台湾人现在也可搭乘大陆的这趟“光棍节”网购便车了。

    马云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表示:“阿里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它为中国的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他还表示,如果人们没有工作,政府就会有麻烦……“阿里巴巴与中国政府关系很好”。

    台湾联合新闻网称,阿里的全球业务,实质上是在促进大陆中小微企业走出国门,同时带动零售行业的发展和升级。

    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一段话,被外媒解读为“中国政府正在全力推动电商发展,为电商给予政策扶持”。当时,李克强在会上表示:“要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支持网购发展和农村电商配送。”

    当“双十一”赶上APEC

    很多网购用户都有类似的体验——赶上“双十一”买了物品,却迟迟未收到货,原因是快递公司货物爆仓,导致送货时间一再延迟。因此,多家外媒称,对中国电商来说,最大的噩梦就是物流。

    很多外媒甚至使用了专有名词“holiday package anxiety(节日邮包焦虑症)”,来形容网购时代人们出现的心理状态。

    另一方面,物流公司也在不断发力,试图改变这种窘迫局面。让很多人叹为观止的顺丰速运,近几年已开始租赁或购置飞机,用航空渠道来投递包裹。顺丰也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飞机和飞机许可的速递公司。

    快递爆仓、快递变“慢递”等问题,可能是每年“双十一”促销备受诟病的主要方面。而今年的情况更加特殊,因为今年的“双十一”恰逢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在中国召开。由于APEC会议涉及北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新华社等媒体发文称,网上购物的正常收货,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华尔街日报》称,“双十一”正好赶在APEC期间,中国政府专门为大会设定的若干政策“可能要把网购成瘾的消费者给呛一大口”。

 

外媒看“双十一”:货通全球,受困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