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旅游岛的几块石头说起
王兴斌
青年参考
(
2014年10月15日
39
版)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以往没有的情况:游客“吐槽”某些景区,景区所在地对此反“吐槽”。其中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三亚的几块“石头”颇有代表性,值得一议。
有游客对三亚知名景点“天涯海角”吐槽,说花101元看几块石头不太值得。对此,《海南日报》连续3天发表文章,强调“天涯海角的几块巨石都是有历史的”。
仅就“天涯海角”这几块“石头”而言,清朝康熙时测绘“大清全舆图”曾以“海判南天”巨石为观测点,清人在巨石上刻“天涯”、“南天一柱”;民国年代,与共产党领导的琼崖纵队合作的抗日将领王毅刻“海角”两字;1949年以后,“南天一柱”成为第四版贰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可见,那几块石头的确不是纯粹的自然之石,而是三亚历史之石、中国南疆文化之石。“天涯海角”已成为三亚的地标性景点,首次到三亚的必游之地。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这两块石头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内涵,有那么多“故事”可讲,为何有游客认为只是几块“石头”呢?
显然,说这种话的人是只见石头之“躯”,未识石头之“魂”,也许只是拍了一张照而已。这种现象有一定普遍性,反映了当今某些游客的文化素养有待在旅游这个“课堂”中提高。
然而换个角度看,无论是天涯海角景区内的解说牌、导游词,还是海南国际旅游岛、三亚市的官方旅游网站,对这几块“石头”的说明都语焉不详、偏于肤浅。如海南省官方旅游网站把该景区列入“自然风光”类景区,说明是:“以其美丽迷人的热带滨海风光、悠久惟一的历史文化‘天涯文化’而驰名海内外。游览区依山傍海,碧海、青山、白沙、礁盘,浑然一体,宛若七彩交融的丹青画屏;椰林、波涛、渔舟、鸥燕、云霞,辉映点衬,形成了南国独特的椰风海韵”。
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只关心游客的数量,强调“天涯海角景区10月1日当天的游客量是8900人次”(10月2日《海南日报》文章),但对游客的文化感受如何关心太少。不仅天涯海角景区如此,整个海南的宣传和国际旅游岛建设都存在重热带自然风光、轻社会人文的不足。当然,这并非海南一地独有的现象,在自然景点旅游宣传中,渲染这座山峰像什么、那块石头或钟乳石又像什么之类的解说词比比皆是。
101元的票价是高了还是低了,很难下结论。天涯海角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5A级景区,在国内同类景区中不算最贵。但如果与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200元(月收入2017元)相比照,两口之家的门票支出相当于每个人月收入的1/10,确实贵了些。三亚的其他景点门票大多也在百元以上,如果把主要景区都游览一遍,大约需要花费1000元,这对多数游客来说确实有些难以承受。
要求公共景区立刻免费开放是不现实的,由游客承担一定的费用是必要的,否则对不游览的民众就是不公平的。即使建立了国家公园制度,也不可将所有公共资源景区免费开放。关键是建立起与国民收入水平相匹配的平价或低价门票制度,景区不能成为地方政府的“摇钱树”或“印钞机”,而应当是社会公益功能、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国民休闲场所。
目前,三亚市年接待过夜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全年人均停留1.6天,节日长假期间人均停留约4天,热带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初具规模。有鉴于此,能否考虑发行“三亚旅游度假银行卡”,游客可凭卡在三亚市域(并逐步扩展到“大三亚”地区)行、游、住、食、购、娱消费时享受一定优惠,尤其是在景区门票上给予较多优惠?其宗旨应当是:把景区门票价格降下来,让国际旅游岛从观光型的“门票经济”向度假型的综合休闲经济转变。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以往没有的情况:游客“吐槽”某些景区,景区所在地对此反“吐槽”。其中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三亚的几块“石头”颇有代表性,值得一议。
有游客对三亚知名景点“天涯海角”吐槽,说花101元看几块石头不太值得。对此,《海南日报》连续3天发表文章,强调“天涯海角的几块巨石都是有历史的”。
仅就“天涯海角”这几块“石头”而言,清朝康熙时测绘“大清全舆图”曾以“海判南天”巨石为观测点,清人在巨石上刻“天涯”、“南天一柱”;民国年代,与共产党领导的琼崖纵队合作的抗日将领王毅刻“海角”两字;1949年以后,“南天一柱”成为第四版贰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可见,那几块石头的确不是纯粹的自然之石,而是三亚历史之石、中国南疆文化之石。“天涯海角”已成为三亚的地标性景点,首次到三亚的必游之地。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这两块石头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内涵,有那么多“故事”可讲,为何有游客认为只是几块“石头”呢?
显然,说这种话的人是只见石头之“躯”,未识石头之“魂”,也许只是拍了一张照而已。这种现象有一定普遍性,反映了当今某些游客的文化素养有待在旅游这个“课堂”中提高。
然而换个角度看,无论是天涯海角景区内的解说牌、导游词,还是海南国际旅游岛、三亚市的官方旅游网站,对这几块“石头”的说明都语焉不详、偏于肤浅。如海南省官方旅游网站把该景区列入“自然风光”类景区,说明是:“以其美丽迷人的热带滨海风光、悠久惟一的历史文化‘天涯文化’而驰名海内外。游览区依山傍海,碧海、青山、白沙、礁盘,浑然一体,宛若七彩交融的丹青画屏;椰林、波涛、渔舟、鸥燕、云霞,辉映点衬,形成了南国独特的椰风海韵”。
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只关心游客的数量,强调“天涯海角景区10月1日当天的游客量是8900人次”(10月2日《海南日报》文章),但对游客的文化感受如何关心太少。不仅天涯海角景区如此,整个海南的宣传和国际旅游岛建设都存在重热带自然风光、轻社会人文的不足。当然,这并非海南一地独有的现象,在自然景点旅游宣传中,渲染这座山峰像什么、那块石头或钟乳石又像什么之类的解说词比比皆是。
101元的票价是高了还是低了,很难下结论。天涯海角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5A级景区,在国内同类景区中不算最贵。但如果与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200元(月收入2017元)相比照,两口之家的门票支出相当于每个人月收入的1/10,确实贵了些。三亚的其他景点门票大多也在百元以上,如果把主要景区都游览一遍,大约需要花费1000元,这对多数游客来说确实有些难以承受。
要求公共景区立刻免费开放是不现实的,由游客承担一定的费用是必要的,否则对不游览的民众就是不公平的。即使建立了国家公园制度,也不可将所有公共资源景区免费开放。关键是建立起与国民收入水平相匹配的平价或低价门票制度,景区不能成为地方政府的“摇钱树”或“印钞机”,而应当是社会公益功能、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国民休闲场所。
目前,三亚市年接待过夜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全年人均停留1.6天,节日长假期间人均停留约4天,热带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初具规模。有鉴于此,能否考虑发行“三亚旅游度假银行卡”,游客可凭卡在三亚市域(并逐步扩展到“大三亚”地区)行、游、住、食、购、娱消费时享受一定优惠,尤其是在景区门票上给予较多优惠?其宗旨应当是:把景区门票价格降下来,让国际旅游岛从观光型的“门票经济”向度假型的综合休闲经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