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达·拉尔森与风”公益音乐会在京举行
本报记者 贾晓静
《
青年参考
》(
2014年09月16日
30
版)
|
朗达·拉尔森在为盲人演奏 |
9月10日,美国长笛演奏家、作曲家、格莱美奖得主朗达·拉尔森和她的“Ventus”乐队来到北京盲人图书馆,为盲人听众开启了别致的音乐之旅。
近1小时的“朗达·拉尔森与风”公益音乐会上,拉尔森用长笛等10多种笛子演奏了数首音乐作品,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眼睛看不到,音乐却能带我到远方,感受另一种文化。”盲人听众陈先生告诉《青年参考》。
“为了这场演出,我特意买了录音设备,打算回去慢慢听录音。”一名年轻的听众说。
“格莱美”、“女神”是拉尔森身上最常见的两个“标签”。在美国蒙大拿长大的拉尔森,从7岁开始接受祖母的钢琴启蒙教育。10岁时,拉尔森开始学习长笛,属于她的艺术之路由此展开。
“我已经想不起第一次听到笛声的时间和地点了,但从那一刻起我就确定,这就是我要演奏的乐器。”拉尔森说。
1985年,凭借出色的演奏技巧,拉尔森在全美长笛联合会青年音乐家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1993年,她获得格莱美最佳新世纪专辑奖。之后,拉尔森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并在密歇根州创立了“Ventus”乐队,所有成员都有古典音乐的背景。
“风”是“Ventus”的拉丁语含义,一如拉尔森对音乐的理解。“音律如风,你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更不知道它去往何处。”她说,“就像风吹过海面,我们的音乐没有标签,没有民族界限,乘着共同的音乐梦想,通往不可预知的宽广的音乐道路。”
《耶鲁大学报》称:“朗达·拉尔森是当代首屈一指的长笛女演奏家。她的演奏恰到好处地将她的音乐素养与民谣、爵士等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
拉尔森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她建议人们,认清方向后不要停下或放慢步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极少数。我知道我要什么,所以没有其他的祈求,除了以愉悦的方式演奏与创作。”
9月10日,美国长笛演奏家、作曲家、格莱美奖得主朗达·拉尔森和她的“Ventus”乐队来到北京盲人图书馆,为盲人听众开启了别致的音乐之旅。
近1小时的“朗达·拉尔森与风”公益音乐会上,拉尔森用长笛等10多种笛子演奏了数首音乐作品,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眼睛看不到,音乐却能带我到远方,感受另一种文化。”盲人听众陈先生告诉《青年参考》。
“为了这场演出,我特意买了录音设备,打算回去慢慢听录音。”一名年轻的听众说。
“格莱美”、“女神”是拉尔森身上最常见的两个“标签”。在美国蒙大拿长大的拉尔森,从7岁开始接受祖母的钢琴启蒙教育。10岁时,拉尔森开始学习长笛,属于她的艺术之路由此展开。
“我已经想不起第一次听到笛声的时间和地点了,但从那一刻起我就确定,这就是我要演奏的乐器。”拉尔森说。
1985年,凭借出色的演奏技巧,拉尔森在全美长笛联合会青年音乐家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1993年,她获得格莱美最佳新世纪专辑奖。之后,拉尔森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并在密歇根州创立了“Ventus”乐队,所有成员都有古典音乐的背景。
“风”是“Ventus”的拉丁语含义,一如拉尔森对音乐的理解。“音律如风,你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更不知道它去往何处。”她说,“就像风吹过海面,我们的音乐没有标签,没有民族界限,乘着共同的音乐梦想,通往不可预知的宽广的音乐道路。”
《耶鲁大学报》称:“朗达·拉尔森是当代首屈一指的长笛女演奏家。她的演奏恰到好处地将她的音乐素养与民谣、爵士等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
拉尔森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她建议人们,认清方向后不要停下或放慢步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极少数。我知道我要什么,所以没有其他的祈求,除了以愉悦的方式演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