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外企学习如何应对中国反垄断机构调查

作者 Michelle Price,Norihiko Shirouzu 译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4年08月20日   25 版)

    8月4日,梅赛德斯奔驰上海办公室遭中国反垄断机构“突击检查”。10位穿着商务便装的男官员,展开了紧密调查。

    “当天是周一,员工正准备开始新一周的工作,他们来的时候,我们刚吃完午饭。一切都太突然。”一知情人士说,“我们根本没想到,他们会进行10多个小时的谈话和问讯。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小组的成员。”

    这种极具欧美特色的“突然袭击”,已成了中国反垄断机构非常有力的调查方式。包括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单位,都用这种办法获取证据,证明某公司或个人存在垄断、贪污行为。

    最近几个月,多家外企遭突击检查,从知名汽车厂商到制药企业,还包括像美国软件巨头微软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可以说,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颁布施行后,2014这一年,中国反垄断机构的调查力度在明显加大。

    不过,为应对越来越频繁的“突然造访”,很多外企也开始想办法。一些公司甚至办了相关的培训课程,辅导员工在面对反垄断机构调查时,“哪些东西能说,哪些绝对不能提”。

    这些培训课程还包括“模拟袭击训练”。公司还引进法律专家,培训员工熟悉相关的法律常识,以及在紧张氛围下如何应对问询。

    “中国调查机构的手段确实越来越高明了。”香港诺顿罗氏富布赖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克·瓦哈说,“他们花大力气送官员去德国或其他欧洲国家培训,学习如何高效展开调查,如何在现场拿到有价值的证据。这也是反垄断机构执法力度在加强的原因。”

    目前,中国还未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外企在面对相关部门突击检查时,哪些证据能被提走——是原件还是副本,这些都是模棱两可的。

    “中国关于反垄断执法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太少了,几乎是全新的领域,就像拓荒之前的美国西部。”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克·杰浦科特说。

    另一位不具名的律师还透露,调查人员到访,通常都没有事先告知,大多在清晨,有10~30个官员,他们会仔细检查办公室文件、储物柜、办公电脑,甚至是车辆。

    身穿制服的国家工商总局官员,一般被认为是调查垄断的专业人士,但着便装的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委官员,是更厉害的一群人。

    “不管怎样,突击检查总是很紧张的。”作为欧盟反垄断机构的前任官员,杰浦科特参与过很多次突击造访,他这样回忆道。

    “在调查刚开始的一片混乱之中,最重要的是,你得记住中国的一些习俗和礼仪。”曾供职于中国商务部、现担任北京高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姜丽勇说。

    “交换名片、端来茶或咖啡,甚至邀请官员们吃顿午餐,这些都是不错的主意,也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姿态。”姜说,“你提供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这种态度。这就是中国文化。”

    “有了名片,你就能与他们取得进一步联系——当然要办成这个也不容易。如果办成了,你就能和这些官员坐下来,吃吃饭喝喝茶,顺带建立‘融洽的关系’。”姜丽勇说,“他们不会‘油盐不进’,他们也是人。”

    不过,这些方法不适合所有人。奔驰公司上海办事处一名员工说,调查人员突然就来了,有几个人还带着电脑,他们一个房间挨着一个房间询问工作人员,包括高级经理,还从电脑里拷贝走一些数据。

    “中间没有任何休息,他们也没喝茶或是吃晚餐。”这名员工补充道,“直到晚上11点才离开。我们觉得事态真的严重了。”

    有些外企还通过研讨会、在线课程等形式,专为公司前台和保安展开培训,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少“失误”,不让事情变糟,同时也“带出官员身上人性的一面”。

    外企聘请的专家在培训时,会挑出一些善意但“天真”的员工“犯过的错误”——比如前台人员“以调查人员事先没有约定为由,拒绝官员入内”;一些员工由于情绪紧张,会立马删除个人邮件,而这一点会被调查人员视为“阻挠调查”。

    “这是一系列复杂的培训课程。”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律师伊娃·克鲁克-桑特纳说,“我们会指导客户培训所有的工作人员,从安保到IT团队,都要全力应对政府的突击检查。”

    “工作人员回答提问必须要非常小心。”马克·杰浦科特说,“他们既要全面配合,还要注意不能暴露太多实际情况。”

    另外,中国的调查官员通常会拿走原始文件,这要求外国公司最好备一台高性能的打印机或大存量硬盘。

    英国路透社

 

外媒:外企学习如何应对中国反垄断机构调查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赢得本国市场
中国电商巨头承诺打击假冒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