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我们需要亚裔超级英雄

Jeff Yang 译者 陈墨 《 青年参考 》( 2014年08月06日   40 版)

    美国华裔专栏作家

    成长在70年代的美国,我很早就认识到期待能在电视或电影里看到一个黄皮肤的英雄角色,就像期待一只独角兽溜达进客厅一样遥遥无期。亚裔角色往往是以小啰啰这种容易被忘记的小角色形象出现,要么就是喜剧性的调剂:除了骡子就是驴,不是独角兽。

    因此我转投漫画世界。漫画中那些为真相、正义和美国道义战斗的超级英雄们往往披着斗篷、戴着头盔或兜帽,隐藏真实身份以保护家人免遭他们恶魔般的仇家报复。这也给了我想象的空间——弹力纤维面罩下会不会有一张如我般的亚洲脸。

    当人们扮演007特工詹姆斯·邦德时,我从来没觉得特别真实;人们很容易变成蝙蝠侠或者蜘蛛侠。我需要做的就是想象面具下的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变成布鲁斯·王,蜘蛛侠彼得·帕克变成彼得·朴。

    童话在摘下面具时结束。蝙蝠侠是个花心的盎格鲁萨克逊裔亿万富翁,蜘蛛侠是来自纽约森林山的爱尔兰美国裔工薪阶层,他们都有闪闪发亮的蓝眼睛。

    这就是为什么我对漫威最近的公告不感冒:美国队长将把他的盾牌和红白蓝相间的紧身衣交给非洲裔美国人“猎鹰”山姆·威尔逊,雷神索尔将把他会飞的头盔、锤子姆乔尔尼尔和一身神力传给一个还未命名的女人。装备不过是衣服而已,在漫画的世界里,他们的传递就像幼儿园里的孩子打喷嚏一样此起彼伏。

    别误会。看到漫画致力于正义人物的多样化是件好事。随便看看商场的玩具区或者电影展板就知道超级英雄在我们流行文化中处于怎样的中心位置了。也许正像著名图画小说家杨谨伦所说的:“超级英雄是典型的美国人。他们在美国诞生,在美国流行,在很多方式上体现了美国理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想要多人种的英雄:因为我们想要证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美国人。”

    但这并不是仅仅依靠交换服装所能做到的,至少不是长久之计。“其他人种的角色接替白人主角已建立的神话,这种变化似乎从来无法持续,”杨谨伦说,“亚裔美国人阿童木腹部中剑,非洲裔美国人歌利亚被闪电球穿透心脏,亚裔美国人蚁人被大反派吃了,非洲裔美国人绿灯侠一到主要动作场面就默默退进背景里。制服总是回到最初的主人身上。”

    在漫画集《秘密身份》和《破碎联盟》里,我的合作编辑和我让身为亚裔美国人的漫画创作者画一开始就以亚裔美国英雄为主角的故事。这仅仅是向着正确方向迈进的第一步。

    幸运的是,在漫画的黄金时代曾有亚裔超级英雄存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为数不多的亚裔漫画家Chu F. Hing创作了华裔超级英雄角色绿龟侠。然而,随着二战对“黄祸”恐慌的泛滥,编辑禁止Chu透露绿龟侠是亚裔。出于反抗,Chu从来不画脱下制服的绿龟侠,这个角色也迅速被人们遗忘了。

    现在,绿龟侠回来了。杨谨伦和合作者在一部名为《阴影侠》的新漫画里赋予了绿龟侠全新的故事:在脾气暴躁的叔叔和过度溺爱的妈妈的指导下,唐人街杂货店里的华裔男孩成长为犯罪的克星。

    亚裔超级英雄进入了公众视野的新纪元,这意味着也许我的孩子终于理直气壮地拥有了自己的超级英雄——一个植根于美国,具有和镜子中的自己一样特征的超级英雄。

    对我来说,这是极好的。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我们需要亚裔超级英雄
德国的超级富豪超低调
吃狗肉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