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3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瑞士安乐死机构有意“扩大业务”

作者 Ariane Gigon、Simona Verrazzo 译者 郭倢、薛伟中 《 青年参考 》( 2014年07月30日   35 版)

    罗思丽·温德尔(上)和克莱尔·穆勒(下)这两位瑞士老年妇女并未身患绝症,但她们还是希望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

    罗思丽·温德尔(上)和克莱尔·穆勒(下)这两位瑞士老年妇女并未身患绝症,但她们还是希望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

    在瑞士,两家协助自杀机构有意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向未患绝症但饱受痛苦的老年人提供死亡陪伴服务。医生和伦理专家担心,这种服务会在执行中出现偏差。

    安乐死“新业务”引争议

    前不久,在瑞士苏黎世“解脱”机构的成员大会上,大约700人表示同意向机构管理层赋予新使命:拓展服务项目,向“与年龄因素相关的自愿死亡”者提供帮助。

    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瑞士已是为数不多的、允许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自杀协助的国家之一,由此引发的争论仍旧不断:相关的政治导向大相径庭,有的主张禁止,有的要求限制,有的又希望自由化。

    自杀协助组织时常收到老年人的请求。这些人并未患有绝症,身体也非痛苦不堪。不过,他们患有“多重疾患”,也就是各种引起机能退化的疾病。

    以此为出发点,“解脱”组织发起了讨论:“德语中‘自愿死亡’(Freitod)这个词,有‘自主决定的、和年龄因素相关的死亡’之意。我们希望通过简化审批手续,让申请人可以更方便地从医生那里获得致命物质的处方。”瑞士德语区“解脱”组织副主席贝昂哈德·萨特说。

    这个话题始于纳沙泰尔医生的例子。因为没有进行所有医疗检测程序,就为一位80多岁的晚期癌症病人开了致命药物处方,纳沙泰尔遭到法律追究。不过在4月底,他被州级法院宣判无罪。

    瑞士法语区的“解脱”机构全称“为了有尊严地死去”协会(ADMD),与德语区相互独立。其主席杰罗姆·索贝尔表示,他们也在“自杀协助的条件”上作了补充规定,加进“年龄引起的、造成机能退化的多重疾病”这一条。

    对这两家组织来说,相对于目前社会的需要,“绝症晚期”和“生命垂危”这些法定标准过于严格。因为有些慢性疾病虽不致命,病人却一样遭受折磨,他们也希望得到解脱。

    “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的不仅有癌症晚期,忍受日渐严重的听力、视力丧失和失禁也是一样。”萨特说。索贝尔认为,为病人减轻痛苦是医生的职责,但“并不是所有同仁都认可这一观点。他们中很多人觉得,如果没有用尽一切医疗手段去缓解病情,就等同于滥用职权。”

    说到底,就是医生职责的问题,因为一切都取决于医生开出的诊疗单。

    瑞士开放的“安乐死精神”

    对“解脱”机构的新主张,医生们普遍持保留态度。瑞士医生联盟主席于尔根·施罗普强调:“上岁数的人可能有想离世的情绪,但当我们提议进行姑息疗法或提高护理强度后,他们常常会打消自杀的念头。”

    施罗普担心,很多老人只是害怕自己成了亲友的负担。“我们下大力气,去避免老人出于家庭压力或遗产问题而寻求安乐死的情况。只要有一点怀疑,我们都会拒绝他们的申请。”

    “‘解脱’组织可以对其服务范畴进行修改,我们能接受这个现实,但不会支持。”施罗普担心过度自由化,他提醒道,“瑞士这方面的政策在世界上已经是最开放的了。”

    在协助自杀方面, 瑞士拥有悠久的传统。1942年出台、至今仍在生效的瑞士《刑法》规定,为了个人即得利益而唆使他人自杀、协助自杀均属违法行为。根据这一点,并非出于个人利益驱使而协助他人结束生命,将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为此赶赴瑞士的“自杀旅游者”数量逐年攀升。1998~2013年,仅英国就有244位公民到瑞士诊所实施安乐死。2011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纪录片《选择死亡》,讲述英国公民彼得·史曼特利在瑞士Dignitas诊所实施安乐死的过程。

    一方面,这部记录片激起了珍爱生命组织的强烈抗议;另一方面,人们要求出台法律阻止到瑞士的自杀旅游。

    今年4月,由于无法忍受现代生活,退休美术教师安妮也在瑞士Dignitas诊所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消息传出,又在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Dignitas的数据显示,1998~2013年间,共有1701人向他们寻求安乐死。其中最多的是德国人(840人);之后是英国人(244人)、法国人(159人)、瑞士人(150人)、意大利人(69人)和美国人(44人)。

    安乐死的自由化趋势不可避免

    在今年初的机构报告中,瑞士医生联盟引用了瑞士医学科学院的有关章程,对如何对待临终病人做了如下规定:“允许通过医学手段协助自杀,但其实施属于特例范畴,必须满足比在瑞士实行的协助自杀总则还要严格的规定”。

    瑞士医学科学院强调:“协助自杀的情况在增多,该现象表明全社会应共同对此承担责任,这一责任不该仅由医护人员来承担。”

    “解脱”机构引入新规定,会不会让安乐死请求激增?对此,萨特回应道:“不会,因为原本的实施条件并没有放宽:想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必须具有独立判断力、意愿坚定、患有一种或几种疾病,并且了解除安乐死外还有其他方案。”

    德语区的“解脱”组织去年吸引了5000名新成员,总成员数已逾7万。去年,该组织为267名女性和192名男性提供了协助自杀服务。这些人平均年龄77岁。

    该组织最新报告称,越来越多的人因被确诊患有严重疾病而选择安乐死。其中第一大原因是癌症(178例),其他原因还有:年龄引起的多重疾患残障(97例)、心脏疾病(17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8例)、脑血管疾病(9例)、帕金森病(16例)、心理疾病(10例)和各种身体痛苦(37例)。

    该组织相信,随着人口老龄化,安乐死的自由化趋势不可避免,因为即将步入老龄的这代人一生都推崇自决权,晚年也不会例外。

    “过半数的安乐死是由当事人的家庭医生定夺的,这是一大进步。”萨特指出。瑞士医生联盟和“解脱”组织都在热切关注瑞士医学科学院一项针对5000名医生进行的、关于协助自杀的调研,其结果将于今秋公布。

 

国际上的协助自杀
瑞士安乐死机构有意“扩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