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为了避免付出的费用进入冷漠的第三方机构的口袋,在决定参加志愿者服务前,一定要对当地可提供志愿工作的组织进行认真调研,找到真正能让自己才尽其用的合适组织。另外,直接向当地机构支付的安置费,通常要比一些大型国际志愿者机构收取的费用低得多。
傍晚,尼泊尔博卡拉费瓦湖畔的草坪上,一群孩子在踢球,脸上充满专注。我举起相机,打算记录下这一刻。这时,两个女孩走了过来,简单交流后,我才知道这几个孩子都是孤儿,两个女孩则是照顾他们的中国志愿者叶子和小娴。
两天后的下午,我前往这所孤儿院。若有可能,我也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孤儿院名叫 “Happy Home”,坐落在离湖不远的山坡上。远远看去是一栋非常简易的三层小楼,还未走近就有孩子们的嬉笑传来,让我本来有些沉重的心情轻松了很多。
公益和旅行 都不只是单色
“这里的孩子很可爱,很乐观。这是我在这里最大的感受。”小娴告诉我,他们刚来的时候看着这些孩子感觉挺心酸的,觉得他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环境,但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她们发现这些孩子特别懂事,也活得非常乐观。
小娴说罢微微一笑,我能从中感受到她对孩子们的特殊感情。她今年21岁,来自苏州大学新闻系,这次是趁着暑假,通过网络报名参加了这次志愿者活动。她在尼泊尔博卡拉巧遇的另一名中国志愿者叶子,今年23岁,是武汉大学研究生。她们身边也有一些人,通过寒暑假到国外做志愿者,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希望真正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我们到尼泊尔这边来做志愿者,需要给相关机构支付2200元人民币,工作两周时间,机构提供吃住。”当小娴透露,她们过来做公益还需要额外支付一笔费用时,我有些惊讶。后来才了解到,这笔费用,除了负担她们自己的食宿,额外的一部分将作为安置费,用于对被帮助对象的救助中。
“你有没有担心过这笔费用其实最终不能完全用于你参与的这个项目?”我想,听闻过太多公益“内幕”的我们,第一反应应该是相同的。小娴告诉我,她们去过对接的那个尼泊尔当地人家里,他看起来非常有钱。我也便不再去猜测什么了。
抛开这些我们可能看不到真相的小瑕疵,类似的“公益旅行”的确越来越盛行。像小娴和叶子这样,通过国际志愿者组织,提交一部分费用,然后前往国外去参加一些志愿者工作,顺带也在该国旅游,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自身又给予他人帮助的方式,同时也有机会深入当地人的生活。
据了解,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这样的志愿者项目,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对人的救助,还有到成都照顾大熊猫的志愿项目,有到澳大利亚给海龟刷龟壳的,有到肯尼亚保护动植物的。我想,这和国内大部分人印象中的慈善就是扶困救贫不一样,让我们可以把公益和自己热爱的生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都能够收获快乐。
陪伴带来温暖 让人更懂爱
和叶子、小娴聊天时,孤儿院的9个孩子一直在我们周围嬉戏。这里的孩子,最小的6岁,最大的16岁,每天都很快乐,真正组成了一个“Happy Home”。
“中国人对慈善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很多人把慈善单纯地理解为捐钱,其实捐钱有时候是特别不好的公益方式。你给需要帮助的人买些他们需要的东西,你花自己的时间去为他们做些事,往往比直接捐钱更有意义和价值。”小娴这样理解她眼中的公益。
“我觉得,来这里后,我的世界观其实是有些许变化的,最大的影响是回国以后会更爱我的父母。”问到叶子的感受,她告诉我,一开始,她并不相信来这些所谓的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度能受到什么心灵洗涤,但抵达当地后,真的发现这里的人每天都在微笑,连孤儿们都如此乐观,他们的言行自然颇具感染力。
让人更懂爱,我想,这应该是公益的最大价值。
两个姑娘每天除了要给孩子们做饭、教英语、打扫卫生,还会去草坪上陪孩子们踢球。看着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但他们却完成了其中最困难的一件事:陪伴。
我们要记得,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温暖,叫做陪伴——无论陪伴的是家人、朋友,抑或陌生人。
我突然觉得,这是两个特别美丽的女孩。独自来到异国他乡,陪伴一群之前并无关联的孩子,是件很难得且于人生很有意义的事。她们应该是勇敢的“90后”的代表吧。
同时照顾孩子的还有一名澳大利亚的23岁志愿者,叶子邀请我给她们三个人和这些孤儿拍张“全家福”,想以后打印并挂起来。按下快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很多隔阂终究是会被爱跨越的。
在尼泊尔博卡拉,在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小角落,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年龄的人们聚在一起,构成一个短暂的“家”。让这里时常有温暖,时常有欢乐。
这是爱的胜利,是对生活热爱的胜利。
给孩子们拍照时,9岁的Nisan非常渴望玩一玩我的相机,我毫不犹豫地递给了他,他拿着相机,捣腾了半天,终于用镜头对着我按下了快门。
那一刻,于我,是北纬30度环游世界行中弥足珍贵的一瞬间。一个对外在世界完全无知的孩子,怀着探索的心情为我拍下一张照片,这值得珍藏,因为它里面有好奇,有童心,有天真,更有对世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