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3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2014年常青藤中国论坛”:

让年轻海归更了解中国

本报记者 张慧 贾晓静 《 青年参考 》( 2014年07月30日   26 版)

    论坛的听众多是年轻的海归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

    7月27日,为期两天的“2014常青藤中国论坛”落下帷幕。参会者陆续退场后,最小18岁、最大不过27岁的组织者忙着结算物料、接受采访、整理会场。他们中的一些人为这次会议付出了两个月的暑假时光。这些求学海外、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在中国青年中找到共鸣。

    “做最有影响力的学生论坛”

    7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门口,随处可见一个中国味十足的符号,这是“2014年常青藤中国论坛”的LOGO。

    在接下来的会程中,工作人员俏皮地穿在白色连衣裙外的黑色外套、宏大抽象的分论坛主题、无法准时开始的演讲,以及志愿者习惯性对媒体和观众使用的祈使句,无不暗示这个名称气派的论坛背后,浓郁的学生气。

    论坛的联合主席徐梓曜告诉《青年参考》,筹备论坛时,他们心中的目标受众是有海外留学经历、希望回国工作的人。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两天的论坛一共有649名观众报名索票,其中最符合论坛预期的目标观众有324人,占观众总数的46.7%。

    组委会的成员中不乏大一、大二的学生,最年长的是这次论坛的联合主席徐梓曜。他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三年级学生,今年27岁。这是一群行动派的年轻人。论坛结束后,两位联合主席告诉《青年参考》,会议的主题和讨论内容,都是由学生组成的组委会确定的,并没有进行受众调查。联合主席顾力立告诉《青年参考》,论题的灵感来自他们自身的需要和电视媒体上报道的热点。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全情投入。徐梓曜告诉记者,他和顾力立都不需要通过这次论坛积累社会阅历,两人分别是康奈尔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主席。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参加了论坛。他告诉《青年参考》,这样的论坛值得提倡,“国内留学论坛大多是由中介承办,往往以推销学校为目的。像这样有公益性的论坛还比较少”。

    这次论坛的“广告”主要通过微博、邮件和朋友圈进行,没有借助媒体广告等惯常的宣传手段。能获得论坛信息的,主要是海外的中国学生。“办论坛的时候没觉得自己是小范围群体,我们一直以为自己代表的是所有留学生。”徐梓曜说。他们打算让常青藤论坛保持“学生论坛”的本色不变,并期望能在5年内让这个论坛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生论坛。

    “海归”和“精英”

    “常青藤”是美国名校和精英的代名词,包括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以及康奈尔大学。这个以“常青藤”命名的论坛,无论从组织形式还是议题设定方面,都不自觉地突出了“海归”和“精英”的身份,而会议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对出国留学的认可程度也很高。

    担任论坛嘉宾的《留学》杂志社长的孙献涛在演讲中说,留学是“说走就走”的事,思前想后是对自己信心的打击。不过,孙献涛本人从来没有留过学,因为“我读大学的年代出国,除了国家公派留学,就是政治避难”。他十分庆幸“现在的年轻人终于可以自己选择”。

    王辉耀接受《青年参考》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人总是让我们去北京啊、广州啊,但现在人们可以去纽约、东京、巴黎,这没什么坏处。孔夫子、徐霞客都曾周游列国,他们当时就有了走遍天下的概念。现在,人们总说‘地球村’,到‘村里’的其他地方走一走,不是很应该吗?”

    在论坛中,一位观众向台上的企业家提问,“中国企业准备怎样迎接海归精英”。零点咨询的副总裁冯晞立刻反驳:“我们每天收到几万份求职简历,不是我们求你们,而是你们求我们。正确的问题是‘海归应做出怎样的努力融入中国企业’。”

    王辉耀也强调,海归未必等于精英。“海归也在不断划分层次——高端海归、一般海归,甚至普通海归。并非出了国就有什么了不起,这种观念应该改变。”

    创业并不适合所有人

    “创业”是贯穿论坛始终的关键词之一。在26日的分论坛中,手机应用软件“英语流利说”的创始人王翌、视频网站“今晚看啥”的创始人汪冠春,成了归国创业的海归代表。他们分享了相对顺利的创业历程,引起现场观众的热烈互动。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刘文波、赛富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IDG亚洲区总裁熊晓鸽,以及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等人的发言,则相对客观地分析了留学生归国创业的资本环境。

    耶鲁大学作曲专业的大二学生周天歌在留学生圈子的聚会中得知了常青藤论坛。他向《青年参考》透露,有留学后创业的打算,但觉得国内的形势不够好,所以一直外面等机会。“我们在国外,对国内的市场发展趋势不太了解。”而这个论坛给了他“比较具体的信息”。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研究生二年级的顾力立戏称自己是“深海龟”。这位戴黑框眼镜的精瘦年轻人高中就随家人移民,去年曾经试着搞过一个创业公司,但是“遭遇惨败”。还有一年毕业,他对于前途和未来时常感到迷茫。“既然我们有需求,别人可能也有这样的需求。”互联网和创业是最热的主题,“不过一些人听过论坛之后,可能就会意识到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人”,顾力立说。

    王辉耀建议,留学生回国不要扎堆北上广,二线城市机会更多。他说:“有学生问我,花了几十万出去,回来找个月薪几千的工作,太不值得。事实上这个问题要从长远来看,它是一种人生的体验,甚至学到新的理念,很可能终身受用。”

    参加者的心态也不尽相同。波士顿大学传媒公关专业的汪思佚在论坛结束后告诉《青年参考》,这种论坛就像一个大派对,可以让他结识很多同龄人,也了解下大家都在做什么。

    参加论坛的王小姐则表示出些许遗憾,论坛的内容多是关于互联网、水利水电。她告诉《青年参考》:“我是学理工的,对我们方向涉及的比较少。”除了创业,她也想听听就业的信息,“不过能听到一些过来人或正在奋斗的人的经验,很难得”。

 

让年轻海归更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