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沉浮政坛半生,面孔几经变幻

谢瓦尔德纳泽:“银狐”亲手改变历史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4年07月16日   13 版)

    从苏联末代外长到格鲁吉亚总统,长袖善舞的谢瓦尔德纳泽曾尽享功名利禄。尽管晚年落寞,人称“银狐”的他,确实扮演了“终结旧时代”的角色。

    7月13日,格鲁吉亚为此前一周去世的前总统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举行了国葬,该国总统、总理、议长、26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谢氏的生前好友出席葬礼。

    86年的人生中,谢瓦尔德纳泽走出多山的祖国,在苏联外长的位置上发迹,晚年回归故里,结束了备受争议的政治生涯。无论外界对他不断变幻的面孔作何评价,人称“银狐”的谢瓦尔德纳泽,不仅是历史的重要见证者,而且亲身参与了改变历史的进程。

    昔日对手已成好友

    对詹姆斯·贝克而言,率美国代表团参加谢瓦尔德纳泽的葬礼,是公事,也是出于私情。

    “我们一开始是对手,最终成为朋友。当我们结束这段关系时,它已不再是对抗,而是合作。”美国前国务卿贝克对“美国之音”表示。在他看来,这位在结束冷战中扮演至关重要角色的原苏联政治家,将作为“真正的和平缔造者”被铭记。

    上世纪80年代末,从结束苏联对阿富汗的占领、东欧非军事化、促进东西德统一到苏联解体,谢瓦尔德纳泽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西方人特别是德国人,对他感念至今。

    与此相对,他的外长生涯在俄罗斯饱受非议。许多人指责他搞垮了一个超级大国,将他纳入“不可宽恕者”的行列。在故乡格鲁吉亚,作为“再也不能容许他拥有权力的独裁者”,谢瓦尔德纳泽同样被不少公众鄙视。

    “他是个软弱的谈判者。”俄罗斯历史学家罗伊·梅德韦杰夫告诉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他向西方妥协太多,却没得到任何回报。他在俄罗斯的声誉相当糟。”

    7月7日即谢瓦尔德纳泽去世当天,戈尔巴乔夫告诉俄“国际文传电讯社”,自己的老搭档“对外交政策贡献巨大,他是全球事务新思维的真正支持者”。在苏联末代领导人眼中,谢氏“非常能干,非常有才华,善于与所有社会阶层的人合作”。

    不懂外语的苏联外长

    1985年6月30日,接到戈尔巴乔夫的电话,得知自己将成为苏联外长的谢瓦尔德纳泽吓了一跳。

    那时,他只去过9个国家,不会外语,除了在格鲁吉亚接待外国使团,没有任何外交经验。电话里,他结结巴巴地问,外交部长不应该是俄罗斯人吗?

    “已经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回答。第二天,谢瓦尔德纳泽走马上任。

    这一看似突兀的任命背后存在必然性。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在莫斯科认识了彼此的谢瓦尔德纳泽与戈尔巴乔夫,颇有几分志同道合与英雄相惜的感觉。

    “渐渐地,我们彼此敞开心扉,吐露内心深处的想法。”1979年,两人得悉苏联入侵阿富汗,私下认为这是“致命错误”。

    与尖酸刻薄的前任葛罗米柯不同,个子不高、满头白发的谢瓦尔德纳泽个性随和、长袖善舞,脸上总挂着微笑。他也许没有戈尔巴乔夫的气度,但独特的魅力、热情、幽默和机智帮他弥补了种种不足,也让他结交了不少来自欧美的好友。

    短短5年间,凭借敏锐的智慧和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绰号“高加索银狐”的他赢得了尊重。“我们那时真的改变了世界。”他在2010年说,“大部分功劳归于戈尔巴乔夫。”

    1990年,谢瓦尔德纳泽突然辞职,震惊国内外。彼时的他敏锐地意识到,苏联领导人可能会向保守派让步,这个国家的改革可能会开倒车。他后来承认,他当时已开始怀疑戈尔巴乔夫本人,“数十年的友谊到了尽头”。

    一度被祖国寄予厚望

    1992年一个寒冷的冬夜,格鲁吉亚女孩娜塔莉亚·安特拉娃和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就着昏暗的灯光用真钞玩“大富翁”游戏——苏联解体后的通货膨胀,让这些“配给券”百无一用。

    电话响了,神色紧张的母亲迅速抄起听筒。一般来说,突如其来的电话总会带来坏消息:绑架、死亡,要不就是找到路子离开的朋友来辞别。但这回,安特拉娃注意到,母亲的表情越来越轻松。挂断电话后,她顿了半晌才向家人宣布:谢瓦尔德纳泽回来了。

    此时,宣布独立的格鲁吉亚陷入混乱。分裂分子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攻入首都第比利斯,杀人放火。没有电,没有水,也无法上学——年幼无知的孩子们一度欢欣鼓舞。

    格鲁吉亚人焦急地等待,一则笑话到处流传:两人拖着谢瓦尔德纳泽的塑像,艰难地爬坡,一位路人说,“为什么自寻烦恼?就把他搁下面,他自己会爬上去的。”

    被家乡父老视为救世主,谢瓦尔德纳泽的资历起到了关键作用。1928年1月25日,谢氏出生在黑海边的小村庄,父亲安布罗西是教师。1946年,他罔顾父母希望他成为医生的心愿踏入政坛,迅速成长为格鲁吉亚共产党党中央第一书记。

    1972年,铁腕收缴数百名腐败官员的豪华轿车、别墅和财产后,谢瓦尔德纳泽引起了高层注意。拎着一箱地方官员的“罪证”,他飞往莫斯科,见到了时任领导人勃列日涅夫。1976年,谢瓦尔德纳泽当选苏共中央委员会成员,1978年,又获得了政治局的席位。

    由此,一步步登上权力之巅的“银狐”,凝聚起格鲁吉亚人的无限期冀。他们希望他带领初获独立的祖国重现生机。巨大的声望,让他成了这个新生国家命中注定的领导者。

    生在格鲁吉亚是种不幸

    时光飞逝,1993年深秋彻骨的寒意里,几名记者来到格鲁吉亚西部一处由校舍匆忙改造成的军营里,却遭到武装人员毫不客气的驱逐。

    美国记者奥利维亚·沃德告诉卫兵,他见过谢瓦尔德纳泽。助手递给他一份食物,让他坐到烛火旁的长凳上,周围满是黑洞洞的枪口和疲惫不堪的军人。

    1小时后,沃德被带进寒冷昏暗的校长办公室,见到了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的谢瓦尔德纳泽。军装外套着满是黑色泥浆和血迹的皮夹克,他脸色严峻地伸出手。

    “上次我们见面,你是联合国的媒体明星。”沃德说,“但那之后发生了很多事。”彼时,在国际舞台上红极一时的苏联外长,偏爱优雅的三件套西装,头发向后梳得整整齐齐,目光闪烁、神采奕奕,在联合国的走廊里躲避蜂拥而至的记者。

    微笑在谢瓦尔德纳泽脸上绽开,“啊,那些日子……”下一刻,他把头埋进手里,潸然泪下。

    在英国《卫报》看来,生在格鲁吉亚,是谢瓦尔德纳泽一生的不幸。如果他是俄罗斯人,一定会在苏联解体后留在莫斯科,并成为俄罗斯政坛上的重要角色。而在现实中,这个外乡人不得不退出与叶利钦的权力之争,带着破灭的梦想回到混乱不堪的祖国。

    “毕加索有着不同的阶段,其他艺术家也如此。”1992年,谢瓦尔德纳泽告诉《纽约时报》,“一个人应该坚持一个位置到死吗?我们都已经变了。”

    执政的10年间,谢瓦尔德纳泽设法平息了血腥的内乱,但在更广阔的“战场”上鲜有作为。更糟的是,成为国家元首的他似乎放弃了曾经挂在嘴边的民主理想,转而沉迷于运用高压手段维持统治。难怪有人说,谢瓦尔德纳泽的每个成就,都被巨大的失败抵消了。

    独木难支,黯然下台

    “愿他安息。但对我来说,谢瓦尔德纳泽等同于耻辱。”前总统去世那天,第比利斯居民玛雅·基皮亚尼告诉美国《纽约客》杂志。

    谢瓦尔德纳泽当政期间,基皮亚尼每月只能拿到7美元养老金。更让她受伤的是,谢瓦尔德纳泽的妻子娜努莉在国家电视台宣称,好的家庭主妇应该能够靠这点钱就过上好日子。“他们不把我们当人看,他们嘲笑我们。”

    格鲁吉亚的工厂失去了苏联时代的订单;每年冬天,民众都会面临天然气和电力供应中断的困扰;谢瓦尔德纳泽宣称,第比利斯总有一天会“敲开北约的门”,引发了不愿舍弃大国梦的俄罗斯的愤怒;美国送来数百万美元经济援助,民众却拿不到分毫……“透明国际”组织的统计显示,格鲁吉亚一度是全世界10大最腐败的国家之一。

    和玛雅一样,格鲁吉亚百姓的失望情绪在2003年达到了极限。当年11月22日,谢瓦尔德纳泽的政党涉嫌操控议会选举,成千上万示威者走上街头,挥舞着象征非暴力的玫瑰闯进议会,正打算发表讲话的谢瓦尔德纳泽在保镖护送下,从后门仓皇出逃。

    几秒钟后,时年36岁的反对派领导人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走上台,端起谢瓦尔德纳泽的茶杯一饮而尽,又砰地一声将杯子摔在桌上,挥舞着玫瑰宣布“革命”胜利。

    这一刻,“高加索银狐”作为政治家的生涯画上了休止符。

    暮年时光只剩下孤独

    “玫瑰革命”几个月后,长大成人的娜塔莉亚·安特拉娃为英国广播公司采访谢瓦尔德纳泽——被迫下台后,他被允许住在自己位于山顶的私宅里。此时,这位格鲁吉亚人口中的“巴布”(意为祖父)看起来老迈而脆弱。

    “美国人为我造了这所房子,墙壁是防弹的,很安全。”他说。1995年和1998年躲过两次暗杀的谢瓦尔德纳泽相信,美国人“确保我成为世界上受到最好保护的总统”。

    屋子的墙壁上挂着美国前总统里根、老布什和詹姆斯·贝克的照片。安特拉娃问谢瓦尔德纳泽,西方改变主意,不支持他在最后争夺权力,他是否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不。”白发苍苍的老人答道,“美国人就是这样,喜欢支持反对派。”他补充道,如果他一直紧握权柄,一切都可能不同。“民主是我的主要目标,尽管权力的确诱人。如果我用拳头恐吓人民,这(革命)不会发生。我想,辞职是避免流血冲突的惟一途径。”

    不过,当安特拉娃问及关于新闻自由的问题,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政治家还是有些情绪激动。他更热衷于追忆自己在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和柏林墙倒塌等事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他说,德国人曾邀请他移居柏林,但他想待在家里,离妻子的墓更近,可以时常去看看。

    “我不太出门。家人告诉我,我应该照顾好自己,去散散步。”安特拉娃转述谢瓦尔德纳泽的话。妻子2004年去世后,他就靠儿子帕塔和女儿莫娜娜养活。

    那天的采访结束后,谢瓦尔德纳泽起身将安特拉娃送到门口,给了她一个意想不到的拥抱。“记得再来,”他松开手,“这山上太孤独了。”

 

谢瓦尔德纳泽:“银狐”亲手改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