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墓碑印二维码:扫墓变“扫”墓

本报特约撰稿 森堡 《 青年参考 》( 2014年06月18日   42 版)

    装饰在宠物墓碑上的二维码

    如今,二维码遍布大街小巷,但在其最早诞生的1994年,这种条形码的衍生体只是为了用来追踪汽车信息。

    智能手机扫码功能的出现,无疑是二维码繁荣的东风。现在,什么都流行扫一扫,二维码甚至出现在了我们从没想过的地方,比如墓碑上。近日,美国《大西洋月刊》深度报道了这种现象。

    二维码助力“在线扫墓”

    随着数字化墓地运动在全球的推进,二维码终于被印在了墓碑上,因工作天各一方的家庭成员也得以在线悼念先人。美国一家墓碑制造商解释说,墓碑上的二维码能使扫墓人进入一个悼念网站,在这里寄托哀思。

    另一方面,大型墓地的海量逝者信息给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者能对这类墓地进行智能化管理。GIS可提供现代墓园的空间分析,允许用户快速获取墓主人的家谱和生平介绍,而二维码的加入又增加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在玻利维亚最大城市拉巴斯的一座犹太公墓,管理者给所有墓碑都印上了二维码,访客拿出手机一扫便能得到想要的信息,不用翻开厚厚的索引手册。

    墓碑二维码并非十全十美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由于其商业背景,二维码也容易招人排斥。有些亲属觉得把二维码印在墓地上,让逝者好像被标记出来的商品一样,这实在很失礼。正是这个原因,著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经过慎重讨论,最终决定不在墓碑上印二维码链接逝者信息。

    隐私性问题也是二维码面临的一大争议。随着数字化墓地运动的推进,二维码承载的信息远远不止生辰、死亡日期或是简短的墓志铭,还包括逝者生前事迹、亲属的纪念文章、照片、视频等。如果路人用手机一扫即可轻易获取它们,容易留下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隐患。

    有法律学者担心,已故之人信息的泄露,很可能引发诽谤、资料权争端等麻烦,给亲属带来二次伤害。出于这些考虑,一些墓碑生产商正在寻求变通之法。日本纪念碑公司Ishinokoe就将二维码藏进一个安放在神龛上的锁闭石匣内,只有持钥匙的亲友才能看到。

    二维码能永恒吗

    墓碑普遍由花岗岩、大理石这样的坚固材料制成,人们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它们能永存于世。然而,二维码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长久承载逝者的信息,还有待考验。

    事实证明,数字时代的科技发明,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二维码也很有可能过时,历史上先例不少:始于2010年的微软标签——一种彩色二维码,仅仅几年之后就难觅踪影;上世纪90年代末风行的条形码扫描器CueCat的制造商Digital Convergence现已倒闭,该产品甚至很不光彩地登上了《电脑世界》评出的史上25个最烂发明榜单。

    这些例子令人不禁担忧,假如有一天二维码消失了怎么办?从历史进程看,这种趋势是必然的。就像铁路车号采集系统一样,如今仅是废弃车厢上的一个花哨符号,已无法用现代扫描仪读取任何信息了;共济会、清教徒及维多利亚时代的其他符号,也曾大量出现在墓碑上,几个世纪后,虽然保留了下来,但早就变得难以辨认。更糟糕的是,大部分访客分不清蜂巢、纺车或船锚代表的寓意。二维码可能会面临同样的命运。再过几个世纪,墓园的访客或许会好奇地问:“墓碑上那块马赛克是什么?”

 

墓碑印二维码:扫墓变“扫”墓
宅男最爱的音响
打孔照相机
老电视机数码相框
套在手上的无键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