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以“忽悠”为业,一生名利双收

冒牌台湾人18世纪时玩转英国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 青年参考 》( 2014年05月14日   13 版)

    萨曼纳扎描述的“台湾土著”

    萨曼纳扎肖像

    在18世纪的英国,一位金发碧眼的男子以“台湾土著”自居,绘声绘色地杜撰“神秘东方”的种种奇闻异事,以高超的演技令伦敦上流社会对其顶礼膜拜,终生未被拆穿。新书《恶作剧者:在现代世界挑拨离间》,重现了这名文化骗子发迹的全过程。

    在信息交流欠发达的年代,地理空间的隔阂,令东西方世界充斥着对彼此的误解,更成就了不少欺世盗名者。在18世纪初的伦敦,曾有一位口若悬河的年轻男子,利用一本满是奇闻异事的著作,让正迈向工业社会、提倡科学考证之风的英国公众深信,他来自遥远的台湾,跋山涉水来到欧洲,是为了揭示神秘东方的真面目……

    今年4月,美国纽约大学出版的新书《恶作剧者:在现代世界挑拨离间》详细记载了这名“大忽悠”的生平事迹,剖析了他“玩转”英国的秘诀。

    凭“限制级”著述一炮走红

    “每当有年轻人被处死,刽子手就会把尸体制成美食,卖给达官显贵……”1729年,英国(爱尔兰)作家乔纳斯·斯威夫特(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在《一个小小的建议》中,绘声绘色地转述了“著名的萨曼纳扎”所说的话。

    萨曼纳扎全名乔治·萨曼纳扎,是1704年在英国首发、轰动一时的《福摩萨岛地理与历史描述》一书的作者。“福摩萨”源自葡萄牙语,即现在的中国台湾。

    更惊悚的是,斯威夫特还在《一个小小的建议》中提到,“一位在伦敦的北美人表示,壮实的婴儿,炖、烤、烘、煮起来都非常可口”。这位北美人之所以在“同类相食”这方面如此有“心得”,同样是受了“知名福摩萨人萨曼纳扎的启发”。

    由于兼具血腥和猎奇等“重口味”元素,《福摩萨岛地理与历史描述》甫一出版,就引起英国人强烈关注,各阶层人士争相传阅,后来还有了法文、荷兰文和德文等版本。1705年,该书再版,萨曼纳扎又添加了一些更加“活灵活现”的事例:

    “罪犯的肉……价格比其他稀有肉品贵三倍……记得大约10年前,一名19岁的高个子小姐被处死。她本是藩主夫人的侍女,因为计谋毒死藩主而被钉上十字架。每当她痛得晕过去,刽子手就给她灌烈酒,尽量延长她遭受痛苦的时间……长久的疼痛加之年轻,使她的肉又柔韧又美味,卖得极贵。购买者争先恐后,连富贵人家都未必能得到。”

    在文娱生活相对匮乏的英国,这些“限制级”内容对提升该书销量作用不小。尽管如此,考虑到那个年代的英国人见惯了斩首、分尸、火刑等酷刑,仅靠血腥内容是打动不了这么多人的。实际上,促使男女老少争相购买此书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他们对异域的好奇。

    自15世纪末达·伽马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起,欧洲人从东南亚及中国进口了大量茶叶、丝绸、瓷器与香料等。伴随着珍奇的“舶来品”走入千家万户,公众对地球另一端的东亚产生了各种奇思异想,关于东方的游记、经济著作、自然史著作等,遂受到热烈追捧。

    1500年至1800年间,欧洲出版了约1500本亚洲主题的书籍。不过,它们大部分是由欧洲人撰写,可信度不及“台湾土著”萨曼纳扎的作品——至少,英国人当时是这样认为的。

    巧舌如簧 真实身份不可考

    在第三方的描述中,乔治·萨曼纳扎金发碧眼,留着卷发,相貌与一般的欧洲白人别无二致。而在《福摩萨岛地理与历史描述》一书中,他却自称其父是台湾当地的有钱人,还给后者编织了一大堆身份:钦命总督、藩主、福摩萨岛总督、将军、超级富豪……

    那么,这样一个“富二代”又是如何流落到欧洲的?萨曼纳扎解释说,19岁那年,他在耶稣会神父怂恿下,偷了25磅黄金当盘缠,跋山涉水抵达法国阿维尼翁,后浪迹于普鲁士、荷兰等国。在荷兰,他有幸遇到了新教牧师亚历山大·因内斯,后者阐释的英国国教教义,令他“醍醐灌顶”。“来到伦敦后,因内斯先生和他的一些值得信赖的牧师朋友,把我介绍给了伦敦主教。很快,我就在这里结交了许多神职及世俗朋友。”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萨曼纳扎溜须拍马的本领很高:耶稣会于1534年在巴黎成立,是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该组织无论在宗教思想还是在政治理念上都非常保守,是整个欧洲反对新教运动的重要力量。凭借“弃暗投明”的经历,他很容易便赢得了英国人的好感。

    可惜,《恶作剧者》一书搜集的大量材料显示,一度被英国人奉为“东亚问题权威”的萨曼纳扎,本质上是个冒牌货。虽然至今无法考证其真实姓名,但从“萨曼纳扎”的拼写与拉丁文版本《旧约·列王记》中一位亚述王的名字相似这一点来看,他应该懂拉丁语。此外,他可能有犹太血统,证据之一是,他本人曾于再版的《福摩萨岛地理与历史描述》的序言中表示,参军入伍后,“军中小队长……以为本人系犹太教徒”。

    萨曼纳扎去世后次年(1764年),一本他的自传出现在市面上。研究者失望地发现,这个“福摩萨人”至死不肯透露真实姓名和出生地,只是承认自己“并非出生于欧洲之外,也没有在欧洲之外的地方受教育或游历过”。而在该书序言中,一名与萨曼纳扎交往了20年的牧师更是明白无误地指出,萨氏“无疑是法国人,说话带有法国西南部口音”。

    虚实杂糅 擅长自我圆谎

    如今看来,除了“吃人”一事,萨曼纳扎对18世纪台湾的描述中,各种天方夜谭似的细节俯拾皆是。只不过,他总能发明一些更有想象力的托词,抵消外界的疑惑。如对于自己金发、碧眼、白肤的体貌,萨曼纳扎称,“尽管我们这个国家非常炎热……有产业的人特别是女人却皮肤白皙,因为她们在炎热季节都住在阴凉地方的地下。而且花园、果林里树木茂密,阳光无法穿透……非但如此,她们还用蒸馏水清洗身体,去除皮肤表面的斑点。”

    类似言论固然荒谬,但在18世纪初,除了黑人,欧洲人对人种、肤色、毛发等缺乏严格的科学概念。尽管不断有人表示怀疑,萨曼纳扎的谎话从没有被当场拆穿。

    此君还宣称,台湾人原本崇拜日月星辰,引发天神震怒,以致暴雨滂沱,地震频发,野兽也跑出来伤人。改信天神之后,天灾人祸才逐渐平息。人们还根据两位哲人传达的神谕,在都城附近的山上建造了一座神坛。建好之后,天神化身为牛降临人间,要求人们把一年分为10个月,并要求每年第一天都要献上18000颗9岁以下男童的心脏。

    这一说法同样存在明显的“硬伤”——果真每年献祭18000名男童的话,台湾岛上的土著恐怕过不多久就要灭绝了。意识到这一点的萨曼纳扎再度即兴发挥,称当地男人可以娶多个妻子,让整个家族人丁兴旺;男孩被拿去献祭,女孩则在成年后嫁人,生更多孩子。

    随着《福摩萨岛地理与历史描述》一书走红英伦,萨曼纳扎成为贵族和富商的座上宾。宴席上的他从不食用常人的菜肴,而是一边吐出一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词语,一边大啖血淋淋的生肉。面对众人投射来的惊异目光,他解释说,这也是台湾土著的习俗。

    对比18世纪的同类著作,会发现萨曼纳扎的言论和著述并非完全凭空杜撰。除了纯粹的臆造,他还抄袭了若干到过东方的欧洲传教士、商人等有关日本、台湾的记录,把有些过时的二手资料糅杂在一起,“三分真、七分假”,学术素养不高者自然虚实莫辨。

    哈雷等科学家的质疑被公众无视

    即使机变百出、巧舌如簧,在启蒙之风吹拂下的18世纪英国,萨曼纳扎“台湾土著”的身份还是引起了伦敦皇家学会的怀疑。为查明真相,该组织特别邀请洪约翰参与针对萨曼纳扎的质询。洪氏是耶稣会传教士,曾在中国宁波、北京及南京等地云游18年之久。

    档案记载,第一次质询在1703年2月2日开始。岂料,心理素质上佳的萨曼纳扎反客为主,在台湾岛的称呼上大做文章,一举击垮了洪约翰的权威性。他问洪:中国人如何称呼福摩萨?洪答:不知有他名,只知叫福摩萨,或台窝湾(Tyowan)。萨曼纳扎马上“指正”说:台窝湾是一座完全不同的岛屿,现在是荷兰殖民地,中国人管我们这个岛叫“帕堪多”(Pak-Ando),与我们自己所称的“加达维”(Gad-Avia)一致,都是指福摩萨。洪在中国大陆传教多年,但从未去过台湾,面对信誓旦旦的对方,一时竟张口结舌。

    第二次质询中,轮到皇家学会会员、哈雷彗星周期的计算者——埃德蒙·哈雷出马。他抢先抛出问题:福摩萨岛上的曙(暮)光会持续多长时间?太阳直射烟囱有多久?

    哈雷不愧是资深的天体物理学家,即便在今天看来,他问得仍然刁钻无比。如果萨曼纳扎真是台湾岛上的原住民,他应该很清楚答案。虽然没有具体资料记录了萨曼纳扎是如何即席回答这个问题的,但从时任学会主席约瑟夫·班克斯后来的记录看,他的回答想必与正确答案大相径庭。班克斯写道:“许多细节都暴露出(萨曼纳扎的)该书对公众是一种处心积虑的欺骗。哈雷博士生前曾巧妙地问他几个问题,一切便被揭露出来,作者自取其辱……”

    不过,在《福摩萨岛地理与历史描述》一书的再版序言中,萨曼纳扎对哈雷的提问做了狡猾的辩解:阳光不可能自烟囱直射而下——福摩萨岛上的烟囱根本不是竖直的。

    在接受质询时露了破绽,并不妨碍萨曼纳扎的作品在英国乃至欧洲持续走红,他本人也名利双收,“甚至孩童在路上遇见他,都会敬重地向他致意”,集文评家、诗人、散文家、传记作家等头衔于一身的英国文豪塞缪尔·约翰逊,也“经常与他一起去城里的酒吧坐坐”。

    1778年即萨曼纳扎去世15年之后,英国作家霍拉斯·沃波尔在给友人的信中又一次提到了他:“我相信,再也没有像萨曼纳扎这样的才气卓绝之人,他……使整个欧洲的饱学之士虽有怀疑,却无法找出明证。”

    对一介“有文化”的骗子来说,这或许是最高的褒扬了。

 

冒牌台湾人18世纪时玩转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