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选举的地缘含义
○孙兴杰 国际关系史博士
《
青年参考
》(
2014年04月09日
03
版)
|
当地时间4月5日,阿富汗赫拉特市,选举工作人员开始统计阿富汗大选票数。 |
奥巴马已经下定决心在年内撤军,美国撤出之后的权力真空如何填补?权力真空意味着无序,阿富汗周边的大国要未雨绸缪。上合组织是该地区内最主要的多边合作组织,无论基于自身安全还是地区稳定,上合组织都需要以阿富汗大选为契机,在大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之际,积极参与后卡尔扎伊时代的阿富汗重建。
4月5日,阿富汗举行总统大选。这是阿富汗第一次以和平方式将总统权力移交给下一任。对阿富汗这个“帝国黑洞”而言,这次选举不仅意味着政治权力的正常轮替,而且具有地缘政治的含义,自2001年开始的反恐战争,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9·11事件”给21世纪前十年的全球秩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如果阿富汗局势稳定,新的政府能够维持秩序,那美国及其盟国的军队就可以撤出阿富汗。现在看来,一个稳定的阿富汗可能还在形成之中。在一个以部落政治为基底的国家,建立民主政治殊非易事,而以民主的形式建立现代主权国家的成功案例,还比较稀缺。
这一次阿富汗的选举,引起外界广泛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军撤退在即,没有美军的保护,阿富汗民选政府还能否压倒塔利班呢?当外部武装力量撤出后,塔利班会不会卷土重来,果真如此,那么美国十几年的反恐战争也算是失败了。另外,这次大选意味着卡尔扎伊时代的终结。按照宪法规定,已经连任两届的卡尔扎伊不能再连任,换言之,美军扶植的政权要经历民主选举的考验。
从去年以来,卡尔扎伊与美国的关系并不和谐,双边安全协议迟迟未能签署。令奥巴马恼火的是,如果不能与阿富汗新政权达成协议,那么撤军计划要么延迟,要么大失颜面。对奥巴马来说,在2014年年底顺利完成撤军就是重大的政治胜利,而阿富汗的难题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结束一场战争远远比开始一场战争要困难得多。用利德尔·哈特的话来说,如果战后的格局比战前更糟糕,即便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在战略上也是一种失败。
现在奥巴马就是给小布什开启的战争“收尾”。阿富汗并非大国,但有牵制大国的能力,因为亲西方政府的失败,本身就是美国的失败。
为了这场选举,国际社会已经拿出了巨额的援助。换言之,阿富汗的选举成本是由国际社会来买单的,不仅金钱来自外部,安全的承诺也来自外部。
阿富汗宪法规定,如果候选人不能得到50%的选票,选举就将到下一轮。第二轮选举的费用,也已经准备到位。选举政治移植自外部,民主选举的成本也由外部输入,阿富汗的民选政府上台后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会被视为是从外部移植而来的。蒙面的穆斯林妇女去投票站投票,的确给人带来一种穿越的感觉。这种不协调感,也给阿富汗的民主政治打上了不小的问号。民主,当然是个好东西,但民主需要建立在个人自由的基础之上,没有个人自决权,选票的公信力就大打折扣。
选票解决了个人表达政治意志的渠道问题,但没有解决表达内容的问题,也就是个人政治身份的问题。从伊斯兰世界民主的经验来看,选票使伊斯兰精神得以复活,因为伊斯兰教依然是这个地区最强有力的政治纽带。选举让每个人平等表达自己的意愿,只有当个人的自由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时,才有可能产生货真价实的民主。如果阿富汗的选举经费都来自外部,这样的民主有多大的可行性,还未可知。这次选举还带有很大的投机性,美国希望和平过渡之后与阿富汗签署条约,以便从这个泥潭中抽身而退。
在美国的军事暴力机器压制之下,塔利班被推翻,并转入地下,但塔利班依然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只有改变阿富汗的政治经济土壤,美国才能真正赢得反恐战争。在选举期间,塔利班对一些投票站已经构成威胁,若阿富汗安全部队全面接手阿富汗安全,塔利班的势力故态复萌的可能性极大。
奥巴马已经下定决心在年内撤军,那未来谁来为阿富汗的安全买单?反恐战争使美国在欧亚大陆的扩张到了一个新的顶点,美国撤出之后的权力真空如何填补?
权力真空意味着无序,阿富汗的周边大国要未雨绸缪。上合组织是该地区内最主要的多边合作组织,无论基于自身安全还是地区稳定,上合组织都需要以阿富汗大选为契机,在大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之际,积极参与后卡尔扎伊时代的阿富汗重建。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奥巴马已经下定决心在年内撤军,美国撤出之后的权力真空如何填补?权力真空意味着无序,阿富汗周边的大国要未雨绸缪。上合组织是该地区内最主要的多边合作组织,无论基于自身安全还是地区稳定,上合组织都需要以阿富汗大选为契机,在大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之际,积极参与后卡尔扎伊时代的阿富汗重建。
4月5日,阿富汗举行总统大选。这是阿富汗第一次以和平方式将总统权力移交给下一任。对阿富汗这个“帝国黑洞”而言,这次选举不仅意味着政治权力的正常轮替,而且具有地缘政治的含义,自2001年开始的反恐战争,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9·11事件”给21世纪前十年的全球秩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如果阿富汗局势稳定,新的政府能够维持秩序,那美国及其盟国的军队就可以撤出阿富汗。现在看来,一个稳定的阿富汗可能还在形成之中。在一个以部落政治为基底的国家,建立民主政治殊非易事,而以民主的形式建立现代主权国家的成功案例,还比较稀缺。
这一次阿富汗的选举,引起外界广泛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军撤退在即,没有美军的保护,阿富汗民选政府还能否压倒塔利班呢?当外部武装力量撤出后,塔利班会不会卷土重来,果真如此,那么美国十几年的反恐战争也算是失败了。另外,这次大选意味着卡尔扎伊时代的终结。按照宪法规定,已经连任两届的卡尔扎伊不能再连任,换言之,美军扶植的政权要经历民主选举的考验。
从去年以来,卡尔扎伊与美国的关系并不和谐,双边安全协议迟迟未能签署。令奥巴马恼火的是,如果不能与阿富汗新政权达成协议,那么撤军计划要么延迟,要么大失颜面。对奥巴马来说,在2014年年底顺利完成撤军就是重大的政治胜利,而阿富汗的难题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结束一场战争远远比开始一场战争要困难得多。用利德尔·哈特的话来说,如果战后的格局比战前更糟糕,即便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在战略上也是一种失败。
现在奥巴马就是给小布什开启的战争“收尾”。阿富汗并非大国,但有牵制大国的能力,因为亲西方政府的失败,本身就是美国的失败。
为了这场选举,国际社会已经拿出了巨额的援助。换言之,阿富汗的选举成本是由国际社会来买单的,不仅金钱来自外部,安全的承诺也来自外部。
阿富汗宪法规定,如果候选人不能得到50%的选票,选举就将到下一轮。第二轮选举的费用,也已经准备到位。选举政治移植自外部,民主选举的成本也由外部输入,阿富汗的民选政府上台后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会被视为是从外部移植而来的。蒙面的穆斯林妇女去投票站投票,的确给人带来一种穿越的感觉。这种不协调感,也给阿富汗的民主政治打上了不小的问号。民主,当然是个好东西,但民主需要建立在个人自由的基础之上,没有个人自决权,选票的公信力就大打折扣。
选票解决了个人表达政治意志的渠道问题,但没有解决表达内容的问题,也就是个人政治身份的问题。从伊斯兰世界民主的经验来看,选票使伊斯兰精神得以复活,因为伊斯兰教依然是这个地区最强有力的政治纽带。选举让每个人平等表达自己的意愿,只有当个人的自由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时,才有可能产生货真价实的民主。如果阿富汗的选举经费都来自外部,这样的民主有多大的可行性,还未可知。这次选举还带有很大的投机性,美国希望和平过渡之后与阿富汗签署条约,以便从这个泥潭中抽身而退。
在美国的军事暴力机器压制之下,塔利班被推翻,并转入地下,但塔利班依然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只有改变阿富汗的政治经济土壤,美国才能真正赢得反恐战争。在选举期间,塔利班对一些投票站已经构成威胁,若阿富汗安全部队全面接手阿富汗安全,塔利班的势力故态复萌的可能性极大。
奥巴马已经下定决心在年内撤军,那未来谁来为阿富汗的安全买单?反恐战争使美国在欧亚大陆的扩张到了一个新的顶点,美国撤出之后的权力真空如何填补?
权力真空意味着无序,阿富汗的周边大国要未雨绸缪。上合组织是该地区内最主要的多边合作组织,无论基于自身安全还是地区稳定,上合组织都需要以阿富汗大选为契机,在大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之际,积极参与后卡尔扎伊时代的阿富汗重建。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