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奥巴马改革NSA监听:换汤不换药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4年04月02日   06 版)

    3月21日,美国华盛顿,脸谱网 CEO马克·扎克伯格(右)抵达白宫。总统奥巴马当天会见了扎克伯格等6家科技公司的高管,讨论政府监听项目。

    3月28日,美国华盛顿,民众集会示威抗议政府监听。

    4月1日,在美国的社交网站脸谱和推特上,已很难找到关于“NSA改革”的评论。这一被网友评价为“姿态不错”、“力道不足”的改革措施,旨在限制美国情报部门收集公民隐私的活动。可惜,对它的批评声比赞扬声要响亮得多。

    迫于压力,才改革监听项目

    3月27日,美国政府正式提议国家安全局(NSA)停止收集美国境内的公民电话信息。“我已决定,最好的方式是政府不再收集和保管这些数据,”正在欧洲访问的奥巴马在声明中说,“这些数据应由通讯公司按照现在的保存期限留存。”

    自从2013年6月斯诺登曝出美国“棱镜门”丑闻后,NSA通过电话数据进行监听的“秘密行动”,便大白于天下。美国内外,要求NSA停止监控的呼声此起彼伏。2014年1月,奥巴马首次透露了监控改革的风声,并在3月27日向国会递交了正式提案。

    这样缓慢的行动节奏,让人们不禁怀疑奥巴马的诚意。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美国乔治敦大学法律教授大卫·科尔在博客上写道:“总统提出改革的惟一原因是,该计划被公之于众后,已无法保持现有的运行模式。”

    奥巴马的改革很可能出于社会压力。今年1月的民调显示,57%的美国人认为,斯诺登是揭发者,只有不到1/3的人将他看作叛徒。

    3月,前总统卡特在参加电视节目时表示,因为害怕被NSA收集信息,他根本不用电子邮件。同时,共和党参议员、2016年总统大选的热门候选人兰德·保罗,近期也在公开呼吁停止对美国大学校园的监控。这一举动很得人心,让他连续几周成为美国媒体赞扬的对象。

    奥巴马宣布NSA的改革方案后,斯诺登第一时间发表声明“邀功”:“我相信如果人们知道了NSA违宪监控美国民众,它就无法逃脱司法、国会和民众的监督。”3月25日,斯诺登通过其法律代表——美国自由公民联盟,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这是个转折点,标志着从NSA讨回我们权利的开始”。

    英国《卫报》认为,改革充满希望,因为“第一声爆炸是整个大坝坍塌的预告”。然而,更多的西方媒体却认为,奥巴马的改革走得还不够远,让人失望。

    硅谷打算“抗争到底”

    奥巴马推广的NSA改革主要内容是,由通讯公司而非NSA保存用户的通讯信息,保存时间也从5年减为18个月。如果情报部门需要调用这些信息和数据,必须获得法院的批准。

    这个提议将烫手山芋扔给了通讯公司。美国新闻网称,通讯公司对此并不情愿,他们害怕用户指责他们侵犯个人隐私。

    除了通讯公司,美国硅谷的科技巨头也对改革内容十分不满。

    美国《连线》杂志称, 奥巴马深知NSA收集信息“会减少国际社会对美国公司的信任”。在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之间,科技行业首当其冲受到集体重创。这些公司有数量众多的海外用户,“棱镜门”后,多家著名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因为“美国出品”遭到怀疑和“嫌弃”。

    奥巴马的改革并不能解决硅谷的危机。理想状态下,这些公司可以回绝政府得到用户数据的命令,至少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频率。然而,奥巴马的改革并不包含这样的承诺。硅谷巨头与NSA的最根本矛盾,仍然存在。

    因此,由谷歌、雅虎、微软、脸谱、推特和苹果等公司组成的行业协会,只是敷衍地感谢了总统“在关键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并委婉地提出,希望“保持这样的势头”去解决改革中没提及的问题,这些公司愿在这个过程中与政府和国会通力合作。《连线》杂志认为,这段冠冕堂皇的表态背后的真意是:硅谷的公司会誓死抗争,直到进一步限制NSA的政策出台为止。

    奥巴马“舍车保帅的权宜之计”

    “我有信心,这个方式既能向我们的情报机构提供保护我们安全所需的信息,又能解决人们提出的法律和隐私担忧。”奥巴马这样为改革提案背书。

    然而,多家美国媒体深入分析奥巴马的改革方案后发现,这不过是政府舍车保帅的权宜之计。

    “电话监听并不像其他项目那么重要,”曾在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担任高级官员的迈克尔·瓦提斯告诉《外交政策》,“并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考虑到所有的批评,这会是政府愿意进行改革的项目。”

    相比之下,NSA的“棱镜”项目从至少9家美国技术公司获取网络数据,为政府提供了更多信息。有官员透露,交给奥巴马的每日安全简报,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就是“棱镜”。政府不愿改革这个项目,甚至不肯限制NSA对美国公民邮件的监控。

    美国6家最大技术公司的CEO,最近在美国白宫和奥巴马面谈了两小时,希望让“棱镜”搭上改革的便车,可最终失望而归。脸谱网直截了当地声称:“美国政府在改革监控方面采取了有价值的步骤,但还不够。”

    隐私保护团体表示,奥巴马的提议只覆盖了电话信息,“这就暗示了政府仍可收集其他类型的数据信息,如互联网的元数据、定位信息和金融交易信息等”。民间组织民主科技中心的成员哈雷·盖格说:“除非立法包括所有的数据类型,否则企业仍可能被要求交出客户的全部信息,且不许声张。”

    《外交政策》称,按照政府的提案,NSA仍可从海底电缆获得信息,仍可监控人们的电子邮件,而对外国信息的监控也将毫无疑问地继续下去。

    虽然信息的留存时间从5年缩短为18个月,但情报部门的官员此前就说过,那些时间久远的信息本来就价值不大。司法许可会减慢NSA获得信息的速度,但最关键的是,它仍能得到信息。

    其实,NSA是最大的赢家

    虽然国会很难迅速通过这个提案,但国会议员已与白宫达成了一致。民主党参议员马克·尤德尔、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戴安·范恩斯坦,都表示大体支持政府的改革提案,并愿通过谈判敲定细节。

    另一方面,美国国会提出的《结束大数据搜集法案》与奥巴马的方案只有细微不同;国会提出的另一份提案要求NSA彻底停止信息监控,包括电话、网络等所有渠道。可惜,这份被《卫报》认为更加“带劲”的提案已胎死腹中。

    《外交政策》称,NSA可以缓口气了,它成了最大赢家:监控仍可继续。在美国国会通过政府的提议之前,NSA只要获得外国情报监督法庭(FISC)的同意,就可继续“电话监听”项目。而FISC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图章机构”,对情报部门有求必应。

    按照奥巴马改革提案的描述,NSA有权在紧急情况下跳过法律审核,直接获取信息。至于什么才是紧急情况,则留出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加拿大国际研究网站称,奥巴马改革中,对NSA最有利的内容是,情报部门可以从通讯公司获得所需的全部通讯记录。2014年2月,美国官员透露,由于使用手机的人数多、范围广,NSA只能获得全部通话信息中的30%。因此,改革的结果是,NSA只需经过一定程序就能获得更多信息,并有几乎垄断美国电话网络的大型通信公司作为“助手”。

 

奥巴马改革NSA监听:换汤不换药
巴西、欧盟“绕着美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