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语言塑造世界观?

○作者 阿伦·于 ○译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4年01月22日   35 版)

    语言影响行为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莱拉·波罗迪斯基曾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她请参与实验的人闭上眼睛,指向东南方。

    房间里那些杰出的教授几乎把每个可能的方向指了个遍,而5岁的澳大利亚原住民女孩却一下子就指对了。

    波罗迪斯基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使用不同语言造成的。这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认知学副教授指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语言中不存在“左”、“右”,他们用罗盘指向法(东南西北)指示方位,所以原住民会这样说:“你东边的那个女孩是我姐姐。”

    如果你想学习并驾轻就熟地运用另一门语言,可能需要在小细节上改变行为模式。这些习惯非常重要,尤其是将事物归类的方法以及关注的重点。

    美国天普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安妮塔·帕伦考称,研究人员已着手研究语言是如何令习惯产生变化。帕伦考本人学习双语,且即将推出相关新书。

    假设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会以不同视角观察和归类事物,那么双语者应该能在切换语言的同时,转换对事物的关注焦点。而帕伦考的研究显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例如,她解释道,在英语中杯子(cup)与玻璃杯(glass)是按照材质区分的;而在俄语中,区分杯子(chashka)与玻璃杯(stakan)的是形状。

    基于自己的研究,她开始教导未来的语言老师,如何帮助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按照俄语的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分类。如果他们在学习俄语时将cup和glass分为了不同的类别,那么按照chashka和stakan的标准再分一遍,又将出现不同的分类。

    她认为语言教师可以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而不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教师普遍反应,这正是他们早就想做但一直不知怎么下手的事。”帕伦考说,“他们感到教学方法上有了进步,不再只是教发音或是做些‘跟着我重复一遍’这种机械的教育方法。”

    纳博科夫回忆录的3个版本

    有研究显示,饥饿的人会更注重与食物相关的刺激。熟练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也大抵如此。

    母语可能影响记忆,帕伦考举了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例子——纳博科夫熟练掌握3门语言:英语、法语和俄语,一生中,他共撰写了3本回忆录。

    最初,他在英国出版了第一个英语版本。当一家俄罗斯的出版社邀请他提供俄语版本时,他接受了,认为这不过是简单的翻译工作。

    “然而,当纳博科夫开始翻译工作时,他回忆起了很多用英文写书时未曾想起的事。所以本质上来说,他其实又写了本新书。”帕伦考说,“俄语版出版后,他觉得为了向美国读者更全面地展现自己的童年,有必要再出版一个全新的英语版本。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纳博科夫自传,实际上是3次尝试后的结果。最终版本是他用俄语写成后,回忆起更多内容,再翻译成英语的。”

    此外,波罗迪斯基的研究还发现,使用英语时人们较为忽视肢体语言表达的意图,西班牙语则正相反,这也可能导致回忆内容产生差异。波罗迪斯基认为,这一点在为目击者录口供时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语言影响认知or语言骗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语言学家约翰·麦克沃特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但他认为这并不重要。

    “实验表明,在说不同语言的人身上,你可以发现细微差别。”他说,“但没什么可以证明,语言差别会对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它起不了太大作用。”

    麦克沃特将这种现象称为“语言骗局”,这也是他即将出版的新书书名。

    他将在现代使用玛雅语的人作为例子,这些人也用“东南西北”而不是“左右”来表达位置。实验中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其中大部分会玛雅语,小部分不会。志愿者被要求记住球穿过迷宫的路径,结果显示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相当,一些不会玛雅语的人甚至做得更好。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人们的思维不因语言而受限制。

    但波罗迪斯基不予认同。她认为,反例实验只能证明语言并非影响注意力的唯一因素;熟练掌握不同语言可以改变生活,因为能通过这些差异学到更多技能。

    “这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培训项目,”她说,“语言对于认知的影响不算特例,与其他学习过程对认知的影响是一样的。”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语言塑造世界观?
超重与癌症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