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光影人生的慈善之路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4年01月15日
28
版)
|
图片来源 CFP |
|
逸夫楼全国分布图 |
|
安徽庐江中学逸夫楼 |
对上世纪90年代以后接受教育的中国人而言,在“邵逸夫”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面前,香港电视广播公司(TVB)的年度大剧和俊男靓女都是浮云。过去30年里,邵逸夫出资修建的“逸夫楼”遍布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大小小的学校,堪称一代国人的共同记忆。
1月10日,107岁影视大亨邵逸夫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低调举行,骨灰被长子邵维明带回新加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唁电中写道:“邵逸夫先生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祉,慷慨捐赠,惠及多方。其爱国之情,其为国之志,人们将铭记在心。”香港《南华早报》则用“慈善传奇”来形容他的非凡一生。
“你们学校有逸夫楼吗?”
1月7日,邵逸夫辞世的消息让无数内地人感慨良多。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名字是个生动的符号,让一栋栋大楼从记忆中再次浮现。
“你们学校有逸夫楼吗?”同一天,中国网友发起“随手拍”、点蜡烛、在贴吧“盖楼”等活动,缅怀这位惠及中国万千学子的老人,交流学生时代的记忆。网友“丁道师”发现,百度地图上的逸夫楼密密麻麻,数量巨大,“它们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
在硬件设施缺乏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邵逸夫的捐款可谓及时好雨。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1月7日的数据显示,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基金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学设施,迄今捐款金额已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达6013个。
“邵逸夫基金教育捐款项目,是当前海内外爱国人士通过中国教育部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赠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教育赠款项目。”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如是说。过去30年里,它是支持中国教育普及的重要民间力量之一。
2003年,邵逸夫又创立“邵逸夫奖”,每年从全世界选出在数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金额高达100万美元,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
在内地网友善意的调侃中,邵逸夫是“名副其实的楼主”;而在中国科学院看来,用“星之陨落”来哀悼这位大善之人的离去,更加贴切。
早在1990年,中国科学院为回报这位老人的慷慨,就特地将他们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2008年,中国民政部授予邵逸夫“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赞扬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美国旧金山政府则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事实上,10多年前,邵逸夫本人就已不再干预基金会的运作,而是由夫人方逸华一手打理。也正因此,邵逸夫仙逝后,邵氏基金的运作不会受到影响,以他的名义进行的慈善事业,仍将继续下去。
从逐利商人,到慈善大家
正如香港《大公报》所说,香港娱乐圈不缺人才,但在引领时代、大胆创新和领导新趋势方面,邵逸夫非凡的智慧还无人能超越。他和他的邵氏公司,推动着香港电影一个又一个高潮。
可以说,没有邵氏和邵逸夫,香港的电影和电视娱乐业不可能有今天的繁荣。这么说,娱乐圈内外无人会有异议。
然而,当局外人津津乐道于“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豪言壮语,如数家珍地盘点邵氏一手捧红了多少名伶佳人时,邵逸夫对“最钟爱影片”的回答却出人意料——“最赚钱的电影”。
逐利,是邵逸夫毫不讳言的商人本色。因为对钱袋看得太紧,锱铢必较的邵逸夫有不少轶事流传下来。
当年,初出茅庐的李小龙曾在邵逸夫面前毛遂自荐,希望以1万美元的价码拍电影,但被邵逸夫硬生生将片酬压到了2500美元。邵氏不但因此错失黑马,还将发展机遇拱手让给对手嘉禾公司。
还有一次,一名剧务向邵逸夫索要20块钱,用来买100个生煎馒头给片场工作人员当早餐,被邵逸夫拒绝,因为公司内部食堂卖的馒头1个只要1毛钱,100个也才10块钱。最终,工作人员愤而罢工,让邵氏损失了近万元。
一则最早出自香港《南北极》杂志的笑话,曾在当地广为流传。1970年,一位63岁的电影公司总裁每天开着劳斯莱斯从一家敬老院门前经过,刺激了院内一位贫苦老人,使他斗胆写信给这位富有的大亨,希望获得一笔资助。几天后,他收到了对方寄来的支票,但数额只有500港元。
这个刻薄笑话的主角正是邵逸夫。传说敬老院最终将这笔少得可怜的捐款原封不动地退回,让邵逸夫颇受震动。
没人知道邵逸夫对待钱财态度转变的确切理由,这个故事,也只是众多猜测中的一种。也有人说,66岁的邵逸夫开始做善事,是在好友提示下的“渡劫”方式。
“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这是邵逸夫的人生感悟。但他最初从事慈善的真实理由,似乎与花钱消灾和祈福长命不无关系。可以确定的是,1973年,66岁的邵逸夫向香港苏浙公学捐款50万港元,为其兴建藏书3万多册的图书馆,又捐赠100万港元修建教室。这是他人生中第一笔郑重其事的捐款。
1985年,邵逸夫三哥邵山客中风去世,却始终没能抹去生前“吝啬”的尴尬口碑。这让邵逸夫这位尝过艰苦、也享过富贵的商人意识到:人生匆匆,钱财只是身外之物。
“他不愿步三哥的后尘,想在有生之年改变他长年累月已经定型的吝啬形象。”《邵逸夫传》作者祝春亭、祝敏娟写道,“邵逸夫对钱财不再热衷,开始萌发捐钱办学及提高医疗水平的念头。”
无论如何,这是邵逸夫开始大举捐款的第一年。两年时间里,他在香港本土捐款逾2亿港元。随后,他的慈善中心开始正式向内地教育领域捐款。
如今,这位百岁老人在平静中告别人世,港人对他的看法早已改观:他不是香港最富有的商人,却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
投资教育:好钢得用在刀刃上
邵逸夫将慈善事业中的企业家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钱往哪儿花,才能让慈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正是邵逸夫将资金重点投入教育事业的原因。
“中国要强大,教育太重要了。我看到国家教育事业在进步,心里很高兴呀!我的捐款重点在教育,培养人才,做些实际的事情,这是我的最大心愿!”邵逸夫生前曾这样说。
为了确保“好钢都用在刀刃上”,邵氏基金有完善的捐款标准和原则。小学项目是10~20万港元,中学是60~80万港元,所兴建项目的使用期至少要在50年以上。对学生人数、兴建规模甚至具体流程,邵氏基金也都有明确要求。
很多时候,邵逸夫并不是以一己之力来捐建教学项目,而是“抛砖引玉”,用一部分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和公共资金参与。
1986年,邵逸夫第一次向内地11所大学捐款1.1亿港元。每所大学在接受1000万港元的捐款后,再由国家教委或省市地方政府拨款、或自筹剩余部分,合资建造图书馆、教学楼和科学馆。湖南省政府甚至曾下发一份《关于申请邵氏基金赠款第二十一批基础教育项目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为当期批准的邵氏项目提供不低于1:1比例的配套资金。
有趣的是,香港《晶报》发现,以邵逸夫名字命名的“逸夫楼”,在当地核算所需费用时,如果超过他的预算,“逸”字的最后一个点会缺笔;而如果是由他全额出资建造,就会用完整的“逸”字。
邵逸夫捐赠的另一个原则是,“捐实物不捐现金”。他的捐款被指定用来修建图书馆和实验室,然后是教学楼,却不包括宿舍、食堂和体育馆。这样一来,这些捐款可以直接惠及教师和学生,而不会被挪用建设展馆、形象建筑或被花在餐饮、观光上。
香港《大公报》这样回顾邵逸夫的一生:“他热爱国家,热爱香港,有钱却不奢侈挥霍,成功但从不自负于成功。他生活简单,习练气功,自带盒饭参加宴会。他不专横,更不轻易批评和否定他人。作为回报,社会也向这位成功而慷慨的人士奉上欣赏和尊重,尊重他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他的美德善行和他的事业成功。”
对上世纪90年代以后接受教育的中国人而言,在“邵逸夫”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面前,香港电视广播公司(TVB)的年度大剧和俊男靓女都是浮云。过去30年里,邵逸夫出资修建的“逸夫楼”遍布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大小小的学校,堪称一代国人的共同记忆。
1月10日,107岁影视大亨邵逸夫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低调举行,骨灰被长子邵维明带回新加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唁电中写道:“邵逸夫先生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祉,慷慨捐赠,惠及多方。其爱国之情,其为国之志,人们将铭记在心。”香港《南华早报》则用“慈善传奇”来形容他的非凡一生。
“你们学校有逸夫楼吗?”
1月7日,邵逸夫辞世的消息让无数内地人感慨良多。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名字是个生动的符号,让一栋栋大楼从记忆中再次浮现。
“你们学校有逸夫楼吗?”同一天,中国网友发起“随手拍”、点蜡烛、在贴吧“盖楼”等活动,缅怀这位惠及中国万千学子的老人,交流学生时代的记忆。网友“丁道师”发现,百度地图上的逸夫楼密密麻麻,数量巨大,“它们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
在硬件设施缺乏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邵逸夫的捐款可谓及时好雨。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1月7日的数据显示,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基金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学设施,迄今捐款金额已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达6013个。
“邵逸夫基金教育捐款项目,是当前海内外爱国人士通过中国教育部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赠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教育赠款项目。”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如是说。过去30年里,它是支持中国教育普及的重要民间力量之一。
2003年,邵逸夫又创立“邵逸夫奖”,每年从全世界选出在数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金额高达100万美元,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
在内地网友善意的调侃中,邵逸夫是“名副其实的楼主”;而在中国科学院看来,用“星之陨落”来哀悼这位大善之人的离去,更加贴切。
早在1990年,中国科学院为回报这位老人的慷慨,就特地将他们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2008年,中国民政部授予邵逸夫“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赞扬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美国旧金山政府则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事实上,10多年前,邵逸夫本人就已不再干预基金会的运作,而是由夫人方逸华一手打理。也正因此,邵逸夫仙逝后,邵氏基金的运作不会受到影响,以他的名义进行的慈善事业,仍将继续下去。
从逐利商人,到慈善大家
正如香港《大公报》所说,香港娱乐圈不缺人才,但在引领时代、大胆创新和领导新趋势方面,邵逸夫非凡的智慧还无人能超越。他和他的邵氏公司,推动着香港电影一个又一个高潮。
可以说,没有邵氏和邵逸夫,香港的电影和电视娱乐业不可能有今天的繁荣。这么说,娱乐圈内外无人会有异议。
然而,当局外人津津乐道于“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豪言壮语,如数家珍地盘点邵氏一手捧红了多少名伶佳人时,邵逸夫对“最钟爱影片”的回答却出人意料——“最赚钱的电影”。
逐利,是邵逸夫毫不讳言的商人本色。因为对钱袋看得太紧,锱铢必较的邵逸夫有不少轶事流传下来。
当年,初出茅庐的李小龙曾在邵逸夫面前毛遂自荐,希望以1万美元的价码拍电影,但被邵逸夫硬生生将片酬压到了2500美元。邵氏不但因此错失黑马,还将发展机遇拱手让给对手嘉禾公司。
还有一次,一名剧务向邵逸夫索要20块钱,用来买100个生煎馒头给片场工作人员当早餐,被邵逸夫拒绝,因为公司内部食堂卖的馒头1个只要1毛钱,100个也才10块钱。最终,工作人员愤而罢工,让邵氏损失了近万元。
一则最早出自香港《南北极》杂志的笑话,曾在当地广为流传。1970年,一位63岁的电影公司总裁每天开着劳斯莱斯从一家敬老院门前经过,刺激了院内一位贫苦老人,使他斗胆写信给这位富有的大亨,希望获得一笔资助。几天后,他收到了对方寄来的支票,但数额只有500港元。
这个刻薄笑话的主角正是邵逸夫。传说敬老院最终将这笔少得可怜的捐款原封不动地退回,让邵逸夫颇受震动。
没人知道邵逸夫对待钱财态度转变的确切理由,这个故事,也只是众多猜测中的一种。也有人说,66岁的邵逸夫开始做善事,是在好友提示下的“渡劫”方式。
“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这是邵逸夫的人生感悟。但他最初从事慈善的真实理由,似乎与花钱消灾和祈福长命不无关系。可以确定的是,1973年,66岁的邵逸夫向香港苏浙公学捐款50万港元,为其兴建藏书3万多册的图书馆,又捐赠100万港元修建教室。这是他人生中第一笔郑重其事的捐款。
1985年,邵逸夫三哥邵山客中风去世,却始终没能抹去生前“吝啬”的尴尬口碑。这让邵逸夫这位尝过艰苦、也享过富贵的商人意识到:人生匆匆,钱财只是身外之物。
“他不愿步三哥的后尘,想在有生之年改变他长年累月已经定型的吝啬形象。”《邵逸夫传》作者祝春亭、祝敏娟写道,“邵逸夫对钱财不再热衷,开始萌发捐钱办学及提高医疗水平的念头。”
无论如何,这是邵逸夫开始大举捐款的第一年。两年时间里,他在香港本土捐款逾2亿港元。随后,他的慈善中心开始正式向内地教育领域捐款。
如今,这位百岁老人在平静中告别人世,港人对他的看法早已改观:他不是香港最富有的商人,却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
投资教育:好钢得用在刀刃上
邵逸夫将慈善事业中的企业家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钱往哪儿花,才能让慈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正是邵逸夫将资金重点投入教育事业的原因。
“中国要强大,教育太重要了。我看到国家教育事业在进步,心里很高兴呀!我的捐款重点在教育,培养人才,做些实际的事情,这是我的最大心愿!”邵逸夫生前曾这样说。
为了确保“好钢都用在刀刃上”,邵氏基金有完善的捐款标准和原则。小学项目是10~20万港元,中学是60~80万港元,所兴建项目的使用期至少要在50年以上。对学生人数、兴建规模甚至具体流程,邵氏基金也都有明确要求。
很多时候,邵逸夫并不是以一己之力来捐建教学项目,而是“抛砖引玉”,用一部分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和公共资金参与。
1986年,邵逸夫第一次向内地11所大学捐款1.1亿港元。每所大学在接受1000万港元的捐款后,再由国家教委或省市地方政府拨款、或自筹剩余部分,合资建造图书馆、教学楼和科学馆。湖南省政府甚至曾下发一份《关于申请邵氏基金赠款第二十一批基础教育项目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为当期批准的邵氏项目提供不低于1:1比例的配套资金。
有趣的是,香港《晶报》发现,以邵逸夫名字命名的“逸夫楼”,在当地核算所需费用时,如果超过他的预算,“逸”字的最后一个点会缺笔;而如果是由他全额出资建造,就会用完整的“逸”字。
邵逸夫捐赠的另一个原则是,“捐实物不捐现金”。他的捐款被指定用来修建图书馆和实验室,然后是教学楼,却不包括宿舍、食堂和体育馆。这样一来,这些捐款可以直接惠及教师和学生,而不会被挪用建设展馆、形象建筑或被花在餐饮、观光上。
香港《大公报》这样回顾邵逸夫的一生:“他热爱国家,热爱香港,有钱却不奢侈挥霍,成功但从不自负于成功。他生活简单,习练气功,自带盒饭参加宴会。他不专横,更不轻易批评和否定他人。作为回报,社会也向这位成功而慷慨的人士奉上欣赏和尊重,尊重他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他的美德善行和他的事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