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季剧团“神话养成术”
本报记者 贾晓静
青年参考
(
2013年12月18日
30
版)
在竞争激烈的日本演出市场,“四季剧团”是个令人敬服的名字。
这个平民剧团的音乐剧没有大手笔的演出经费,没有豪华的演员阵容,却在日本戏剧界创造了每年3000场演出、超过300万人次观剧的“经营奇迹”。
现在,四季剧团已是当之无愧的“亚洲最大演出团体”,每年的营业收入高达20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占日本演出市场的1/6,被业界奉为“神话”。
是什么支撑这个剧团走过60载?
12月7日,四季剧团驻中国代表王翔浅带着她的新书《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向北京的音乐剧爱好者介绍这个庞大的“音乐剧工厂”和它的灵魂浅利庆太。从这本书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一个音唱不准,就请你离开”
四季剧团排练厅门口,贴着浅利庆太的两句狠话——“一个音唱不准,就请你离开!”“惯了、懒了、散了,请你离开!”
在浅利庆太看来,一个剧团能否活得长久不仅取决于剧本的质量,演员的水平更是关键。
浅利庆太始终要求演员把“剧本的表达”放在“个人感情发挥”之前。“从嘴里说出来的是‘语言’而不是‘感情’,过度的感情不利于表达。”
剧团演员培训机制的严格出了名。浅利庆太规定,无论是否有演出,全团600余名演员都要坚持每天练功,每年考核成绩最差的1/10将被淘汰。
“这样一个巨人在前面,不允许哪个人怠慢。”王翔浅对《青年参考》说,正是浅利庆太对演员近乎苛刻的要求,成就了四季剧团一以贯之的音乐剧品质。
低票价确保持久上座率
低廉的票价也是四季剧团成功的法宝之一。
浅利庆太规定,每场演出的最高票价不能超过大学毕业生第一年工资的1/20。四季剧团以往的票价最低不过3150日元(约合人民币186元),相当于一个公司职员一两个小时的工资。
“使用本地演员大大降低了演出成本,使低票价成为可能。低票价吸引了大批观众,长期公演的剧目也能保持90%以上的上座率,形成良性循环。”王翔浅说。
对观众如此大方的浅利庆太,对演员却十分“抠门”。即使是剧目的主演,只要前任演员的服装微调尺寸就可以穿,一定不会提出专门给自己制作服装的要求。
不只服装,就连一张纸,也不能随意浪费。
“世界上只有一个四季剧团”
1953年创建时,四季剧团只是个有10位成员的学生社团。那时,日本正在经历战后重建,初创的四季剧团艰难求生,整个剧团甚至“分吃一碗荞麦面”。但浅利庆太没有放弃,发誓建立“靠演出维持生活的剧团”。
1983年,四季剧团迎来了发展的拐点。浅利庆太投入全部身家建造“猫剧场”,将百老汇音乐剧《猫》引进日本。
接下来的事令所有人始料未及。当年,该剧在东京演出474场,观众总数达48万人次。
《猫》让这个小剧团声名鹊起。
四季剧团的成长历程是个传奇。王翔浅说,它的经验值得正在萌芽期的中国音乐剧团体学习。“只要脚踏实地,未来它们也有可能成功。”
但中国的音乐剧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浅利庆太,只有一个四季剧团。”王翔浅说,“只有通过本土化制作,才能把外来的经验学到手,百分之百复制别人是没有出路的。”
在竞争激烈的日本演出市场,“四季剧团”是个令人敬服的名字。
这个平民剧团的音乐剧没有大手笔的演出经费,没有豪华的演员阵容,却在日本戏剧界创造了每年3000场演出、超过300万人次观剧的“经营奇迹”。
现在,四季剧团已是当之无愧的“亚洲最大演出团体”,每年的营业收入高达20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占日本演出市场的1/6,被业界奉为“神话”。
是什么支撑这个剧团走过60载?
12月7日,四季剧团驻中国代表王翔浅带着她的新书《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向北京的音乐剧爱好者介绍这个庞大的“音乐剧工厂”和它的灵魂浅利庆太。从这本书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一个音唱不准,就请你离开”
四季剧团排练厅门口,贴着浅利庆太的两句狠话——“一个音唱不准,就请你离开!”“惯了、懒了、散了,请你离开!”
在浅利庆太看来,一个剧团能否活得长久不仅取决于剧本的质量,演员的水平更是关键。
浅利庆太始终要求演员把“剧本的表达”放在“个人感情发挥”之前。“从嘴里说出来的是‘语言’而不是‘感情’,过度的感情不利于表达。”
剧团演员培训机制的严格出了名。浅利庆太规定,无论是否有演出,全团600余名演员都要坚持每天练功,每年考核成绩最差的1/10将被淘汰。
“这样一个巨人在前面,不允许哪个人怠慢。”王翔浅对《青年参考》说,正是浅利庆太对演员近乎苛刻的要求,成就了四季剧团一以贯之的音乐剧品质。
低票价确保持久上座率
低廉的票价也是四季剧团成功的法宝之一。
浅利庆太规定,每场演出的最高票价不能超过大学毕业生第一年工资的1/20。四季剧团以往的票价最低不过3150日元(约合人民币186元),相当于一个公司职员一两个小时的工资。
“使用本地演员大大降低了演出成本,使低票价成为可能。低票价吸引了大批观众,长期公演的剧目也能保持90%以上的上座率,形成良性循环。”王翔浅说。
对观众如此大方的浅利庆太,对演员却十分“抠门”。即使是剧目的主演,只要前任演员的服装微调尺寸就可以穿,一定不会提出专门给自己制作服装的要求。
不只服装,就连一张纸,也不能随意浪费。
“世界上只有一个四季剧团”
1953年创建时,四季剧团只是个有10位成员的学生社团。那时,日本正在经历战后重建,初创的四季剧团艰难求生,整个剧团甚至“分吃一碗荞麦面”。但浅利庆太没有放弃,发誓建立“靠演出维持生活的剧团”。
1983年,四季剧团迎来了发展的拐点。浅利庆太投入全部身家建造“猫剧场”,将百老汇音乐剧《猫》引进日本。
接下来的事令所有人始料未及。当年,该剧在东京演出474场,观众总数达48万人次。
《猫》让这个小剧团声名鹊起。
四季剧团的成长历程是个传奇。王翔浅说,它的经验值得正在萌芽期的中国音乐剧团体学习。“只要脚踏实地,未来它们也有可能成功。”
但中国的音乐剧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浅利庆太,只有一个四季剧团。”王翔浅说,“只有通过本土化制作,才能把外来的经验学到手,百分之百复制别人是没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