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熊猫热”在大洋彼岸延续80载

谁成全了首只“旅美”大熊猫?

本报记者 张慧   青年参考  ( 2013年12月18日   22 版)

    鲁斯·哈克尼斯与大熊猫“苏琳”

    近80年前,一位美国女性披荆斩棘,首次将活的大熊猫带到大洋彼岸。从此,这种憨态可掬的动物在美国公众中的形象不再神秘,掀起的“熊猫热”经久不息。

    12月6日,一只大熊猫宝宝在美国国家动物园诞生。这个小家伙立刻俘获了美国公众的心,人们通过“网上动物园”追踪它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总共12万人参与投票,为这只大熊猫取名。12月8日,这只熊猫被正式命名为“宝宝”。

    “熊猫热”在美国持续了近80年。一切都要从第一只活着抵达大洋彼岸的熊猫说起。

    摩登女郎踏上探险路

    1936年2月,一个清冷的早晨,结束通宵派对回到纽约家中的服装设计师鲁斯·哈克尼斯得知了丈夫比尔的死讯。比尔是位探险家,在上海因咽喉癌病故时只有34岁,他的毕生梦想是将一只大熊猫活着带回祖国。悲痛之余,鲁斯决定完成丈夫的遗愿。

    这位35岁的社会名流经常出现在纽约最时髦的聚会上,吞云吐雾,豪饮不息。亲朋好友得知鲁斯悄然前往中国,寻找一种生活在西南山区的野兽时,无不惊诧万分。 

    彼时,中国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属于险象环生之地。鲁斯不懂汉语,她的手更适合拿画笔、香烟和鸡尾酒,而不是猎枪。即便如此,带着比尔的遗产和并不详细的资料,她毅然登上了开往香港的游轮。有报道称,鲁斯到达香港时“一手拿着掺了苏打水的威士忌,一手夹着柴斯特菲尔德香烟”,等待她的是“不按理出牌的竞争者、窃贼、糟糕的天气和战乱”。 

    在中国内陆探险,一个熟悉情况的向导不可或缺。22岁的华裔美国人昆汀·杨及时出现,他正在中国读大学,曾经到西南山区考察,并且有两张相对精准的地图。

    “他特别英俊,”昆汀的侄女茱莉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身上有种电影明星的特质。”

    昆汀的兄长杰克,曾帮助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儿子可米特追踪大熊猫。可米特将熊猫视为猎物,将它的皮毛当作战利品带回美国,炫耀“此前从来没有白人猎取过大熊猫”。在很长的时间里,这是寻找那种黑白相间、憨态可掬的动物的外国人的习惯性做法。

    鲁斯则不同,她打定主义,要把一只活的熊猫带回美国。

    历尽艰辛,终有收获

    1936年9月26日,鲁斯和昆汀搭乘汽船前往成都。到了当地,他们雇佣了一支团队来帮忙。鲁斯在写给美国朋友的信中提到,“我们尽量轻装简从,随员的规模仍然像个商队。16名搬运工,2名轿夫,1个厨师,还有昆汀和我”。昆汀负责管理整个团队。

    “我不知找到大熊猫并将它带走是否可能,如果有一丝希望,我也会做。我认识的人中,大概只有3个见过大熊猫,而且没人知道它的生活习性、吃什么还有相关的一切。”

    出发前,在上海的旅馆里,鲁斯已盘算了许久:即使找到了大熊猫,又该怎么带着这种体态肥胖的动物旅行?成年大熊猫的体重可达400磅(约合180公斤)。最后,她想出了一条妙计:“我希望找到一只婴儿熊猫……我为它准备好了奶瓶、橡胶奶嘴和牛奶。”

    进入人烟稀少的西南山区,他们一行不得不连日在丛林中跋涉。陡峭的山路和茂密的植被,在浓雾遮掩下多了不少神秘的气氛,也让探险者们感到几分未知的恐慌。鲁斯表现出让人敬佩的适应能力——在纽约时,“如果可以叫出租车,她连一个街区都不肯走路过去”,而这支寻找熊猫的探险队每天要顶着30多度的高温,徒步搜索30公里。

    接下去的两个月里,一丝情愫在鲁斯和昆汀之间悄然而生。鲁斯对昆汀印象很好,不停地问他与中国有关的问题,昆汀在某种程度上也被鲁斯吸引。“他并没觉得她特别有魅力,更不是因为她是西方人。我觉得,他主要是钦佩她的决心。他一直都不明白,她为什么坚决地要将打字机带在身边。”昆汀的侄女回忆道。

    11月初,探险队终于到达了邛崃萨根,那里正是传闻中的大熊猫繁衍生息之所。

    “我们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搭起帐篷,山谷中溪水潺潺,头顶是积雪的山峰。今天早晨,昆汀打死了一头山羊,午饭可以吃羊肝了。”鲁斯在日记中写道。

    3天后,有随从告诉鲁斯,大熊猫可能就在附近——每当枪响,就能听到密林深处传来的嚎叫和骚动。

    又一个早晨,鲁斯跟随昆汀、挑夫和猎手深入丛林,当地的海拔至少有3000米,雾气弥漫,能见度不足5米。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茂密的竹林,全身湿透。突然,枪声再度震动山谷,鲁斯顿时吓了一跳,因为她早已下令大伙儿不许向熊猫开枪。

    惶惑间,一阵婴儿哭泣般的声音传来。昆汀寻声摸索,来到一棵大树前,树洞中,赫然是一只熊猫幼仔。他推测,刚刚有人射杀了它的母亲。

    昆汀兴奋不已,立刻脱下衬衫做成包裹,将这黑白相间的小毛球装好,爬下树来。

    鲁斯更是欣喜若狂,当场为这只熊猫起名“苏琳”,寓意为“珍贵的小东西”。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指出,鲁斯和她的团队不仅成功了,而且效率惊人。

    她与熊猫都成为贵宾

    走出丛林的旅途与来程一样漫长而艰难,鲁斯努力让熊猫幼仔活下去。“她准备很充分,包括奶粉。她完全凭本能,每隔几个小时就给熊猫宝宝喂一次奶,他们将皮毛之类的东西围在‘苏琳’身边,让它觉得舒适。搬运工轮流提着‘苏琳’睡觉的篮子。”茱莉说。

    鲁斯本人从来没生过小孩,她在写给美国朋友的信中坦言:“我很遗憾……对婴儿的知识有限,很多时候,我觉得那是我惟一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离开荒凉的西南山区,挑战远未结束,如何将这只小动物带出中国成了新的难题。果不其然,女探险家刚刚抵达上海码头,熊猫幼仔就被海关没收了。

    鲁斯不肯上船,决定和熊猫一起待在拘留所里。事实上,她与熊猫出现在上海街头时,已经成为美国媒体的焦点。在多方努力下,海关为鲁斯开出了出境许可。

    鲁斯终于带着费尽千辛万苦得来的熊猫,登上了回美国的客轮。中国海关签发的证件上写着,鲁斯随身携带“狗一只,20美元”。

    来到大洋彼岸后的几个月间,“苏琳”就住在鲁斯的公寓里。“她成了纽约最抢眼的贵宾,忙不迭地从一个聚会赶到另一个聚会,无论到哪里,她都会将那只熊猫宝宝抱在怀里。她和熊猫的出现总是成为全场的焦点。”鲁斯的传记中提到,“这只熊猫收到了最高级和尊贵的午餐、晚餐甚至是下午茶的邀请。”

    最终,“苏琳”落户于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依然人气不减。当时创下的一天5.3万人次参观的纪录,至今依然没有被打破。

    鲁斯随之成为那个萧条年代为数不多的红人。她的名声从美国东海岸传到西海岸,连续几周占据知名报刊的封面。媒体争相采访她,《时代》周刊甚至提议向她颁发科学奖。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就算鲁斯的经历出自虚构的小说,都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人们对动物的态度由此转变

    与“苏琳”分别后,鲁斯又两度到中国寻找大熊猫。不过,后两次探险并不十分愉快。她回到上海时,发现曾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昆汀·杨已经成家。据称,她本没有打算深入西南,但为了证明不需要昆汀也能找到大熊猫,她再次向竹林进发。这次,她成功地获得了一对熊猫,希望它们能在美国繁衍生息,但在回美国的途中,其中一只不幸死去。

    更令人遗憾的是,剩下那只名叫“美美”的新熊猫抵达美国不久,“苏琳”也因肺炎去世了。它的遗体被制成标本,如今仍然在芝加哥田野博物馆中展示。

    至于鲁斯·哈克尼斯,她生命中的最后岁月是在孤独和潦倒中度过的。1947年,债务缠身的鲁斯因酒精中毒在公寓中撒手人寰,年仅46岁。

    半个多世纪后的2005年,美国记者克鲁克根据鲁斯的经历,完成了《女士和熊猫:第一个将熊猫带回美国的女人的历险》这部专著,一出版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日美国》报撰稿人迪尔德丽·多纳休表示,与动物相关的书很少能引起她的兴趣,她“只阅读关于两条腿生物的文章”。但是,今年夏天,人们围绕美国国家动物园中怀孕的大熊猫展开的热烈讨论,促使她拿起了《女士和熊猫》。在多纳休看来,最重要的是,鲁斯改变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她将“苏琳”带回美国的时候,“不是将它装在笼子里,不是拴着皮带,而是抱在怀里。她告诉世界,这个生物不是‘它’,而是有着独特个性的个体”。

    鲁斯的努力,让美国公众得以和大熊猫近距离接触,令后者的可爱形象深入人心。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尼克松夫人的行程一再修改,惟一不变的是去动物园观看熊猫。她特别喜欢这种憨态可掬的动物,购买了许多熊猫玩具,还试探着索要大熊猫。经周恩来总理拍板,中方批准赠送一对大熊猫,让“破冰之旅”更加圆满。这对大熊猫随尼克松夫妇回到美国后,落户于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再度掀起了“熊猫热”,1972年也被美国人称为“熊猫年”。

    刚刚降生的“宝宝”正是这对熊猫的直系后裔。12月15日,国家动物园的网站上写道:“她的体重现在达到12.76磅了!管理员注意到,她试着将竹子往嘴里塞……熊猫妈妈‘梅梅’已经开始频繁地将它带出巢穴,到封闭的假山处活动。为了保证熊猫宝宝的安全,管理员在地上铺满了地毯和垫子。她已经学会自己走路,相信她很快就能健步如飞了!”

 

谁成全了首只“旅美”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