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霸多是自恋狂?
作者 约瑟夫·布尔斯 译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3年12月04日
35
版)
|
兰斯·阿姆斯特朗一度是环法历史上的传奇人物。2012年8月23日,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宣布剥夺他的7个环法自行车赛头衔,并终身禁赛。国际自行车联盟宣布支持这一决定。 |
为什么我是胜利者?因为你是失败者。最近的研究表明,欺凌弱小的“恶霸”实际上大多拥有正常或高于平均水平的自我满足感,换句话说,就是自恋。
一个自恋狂生活中永恒的宗旨,就是证明自己乃人生赢家,能够战胜所有失败者。
踩着你,让自己成为赢家
10月下旬,美国阿莱多高中收到了针对该校足球队教练蒂姆·布坎南怂恿球员“欺负”对手的投诉信。发生了什么呢?在获得一场91:0的大比分胜利后,该队球员还持续用言语羞辱对手。战败球队一位球员的家长非常不满,对阿莱多球队提出了诉讼。
该校所在的学区很快派人对布坎南进行了调查,结果判定其所作所为只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输球可能,并不存在错误的引导。
虽然指控没能成立,但家长的不满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在竞争中失败是一回事,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又是另外一回事。毫无疑问,家长的不满在于大比分失败以及低落情绪影响到了孩子,他们的自尊心因此受到打击。
与布坎南教练和他的球员所做的不同,真正意义上的欺负,是有意让受害者感到自卑。更直观地讲,可以将欺凌弱小者当成社会竞争中的一类人——他们不仅要赢得胜利,还要击溃所有失败者,摧毁其自我意识。
就好比竞技体育,输和赢是相互依存的,欺凌弱小者和受害者也是相对存在的。欺凌弱小者的自我形象,多建立于失败者的遭遇之上:我是胜利者,因为你是失败者。
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欺凌弱小的“恶霸”实际上大多拥有正常或高于平均水平的自我满足感,至少他们在外表和知名度方面很有自信。同时,往往也更容易感到羞耻。
临床心理学家玛丽·C·拉玛这样描述恶霸的心理:“羞耻感是这些人试图隐藏的感受,他们担心失败或暴露缺点,所以通过诋毁他人来掩盖自己的羞耻感,结果是放大了他人身上的缺点。”
换句话说,恶霸通过战胜你来使自己成为赢家,并迫使你成为失败者。
霸道者多是自恋狂
此前,我通过连续7年环法夺冠的传奇自行车运动员兰斯·阿姆斯特朗的案例,介绍了自恋狂在心理上存在类似“胜利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心态。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胜利者和失败者。
“一个自恋狂生活中永恒的宗旨,就是证明自己是人生赢家,能够战胜所有失败者。”我将自恋者的心理描述为不自觉地摆脱羞耻感。这是种心理策略,旨在战胜内心压抑已久的自卑:失败者是你,而不是我。因此,为了转移羞耻感,自恋狂往往需要依赖失败者,以达到自我防御的目的。
横行霸道者和自恋狂通过相似的心理策略保护自己,从这个意义上看,不把他们当成两个独立个体,而是连起来分析会更有意义——许多恶霸是自恋狂,他们不仅妄自尊大,且对受害者的遭遇缺乏同情心。
同时,许多自恋狂也会变成恶霸。比如,为捍卫冠军地位,阿姆斯特朗会利用法律和媒体恐吓挑战他的选手。
他还试图诋毁反对者的声誉。其前助理艾玛·奥赖利因承认亲眼目睹他服用提高成绩的禁药,而被阿姆斯特朗称为“妓女”和“酒鬼”;他还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将前队友弗兰基·安德鲁的妻子比作“疯狂的母狗”,她“错”在无意中听到阿姆斯特朗告诉医生,自己为保住冠军地位而长期服食禁药。
阿姆斯特朗想让这些给他带来负面评价的人看起来像卑鄙的失败者,试图引导社会舆论反对他们,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支持者。
校园里的小霸王也会采取这种策略,为了压制别人而散布恶毒的谣言,招募追随者。今年年初,在佛罗里达州,两名十几岁的年轻人涉嫌组织一些女孩,去恐吓一名12岁少年。最终,这个孩子从废弃混凝土厂的大楼上跳了下去。
当孩子从小学这个相对受庇护的环境,来到更大、充斥着不安全感的环境时,欺凌行为就成了严重的问题。学生迫切需要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发掘自己在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价值,并渴望得到尊重。
为了树立自己的势力,恶霸会寻找受害者(失败者),从而将自己提升到赢家的位置,通过在身体和心理上欺负别人,摆脱对新环境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他剥夺了受害者的社会地位,使对方觉得自己没有立足之地。
恶霸最怕成为“失败者”
捉弄与欺负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只是一线之隔,很难被界定。刚进入军队或职业体育队伍的“菜鸟”,会经常遇到类似羞辱的环节。在更衣室作弄新成员,就是美国国家美式橄榄球大联盟(NFL)的传统。
不久前,迈阿密海豚队的球员里奇·英科格尼托因在言语上极力羞辱新队友马丁——连他的家人也“问候”到了——而被停赛。对此,英科格尼托辩称是为了让马丁“得到归属感”。
那些被羞辱或捉弄的人一旦熬过艰难期,就会获准进入精英的世界,并获得羞辱他人的权利。人们对这种做法褒贬不一,捍卫“羞辱传统”的人称之为锻炼年轻人坚韧的性格,批评者则认为新成员会感到愤怒,从而在彼此间产生隔阂。马丁就在事发后不久离开了球队。
英科格尼托的行为并非心血来潮,他有长期骚扰和攻击他人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其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大学时期。那时,他因多次违反队规被赶了出去。作为NFL的球员,他也曾多次触犯职业道德并被记过,获评为联赛中“最没品”的球员。
除了相似的心理,恶霸和自恋狂之间的共通点还在于,这些人的童年大都不美好。
英科格尼托在孩童时期被欺负得很惨;参与佛罗里达州一案的一名女孩,其母亲曾因虐童而被捕;阿姆斯特朗遭生父遗弃,继父经常用船浆打他。
这些人大多缺乏父母的关爱,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想方设法弥补失去的情感,试图通过强加给受害者的“欺负”而摆脱恐惧、羞耻和自我怀疑。
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恶霸和自恋狂总想欺负别人——对他们来说,受害者正是自己最害怕成为的“失败者”。
美国《大西洋月刊》
为什么我是胜利者?因为你是失败者。最近的研究表明,欺凌弱小的“恶霸”实际上大多拥有正常或高于平均水平的自我满足感,换句话说,就是自恋。
一个自恋狂生活中永恒的宗旨,就是证明自己乃人生赢家,能够战胜所有失败者。
踩着你,让自己成为赢家
10月下旬,美国阿莱多高中收到了针对该校足球队教练蒂姆·布坎南怂恿球员“欺负”对手的投诉信。发生了什么呢?在获得一场91:0的大比分胜利后,该队球员还持续用言语羞辱对手。战败球队一位球员的家长非常不满,对阿莱多球队提出了诉讼。
该校所在的学区很快派人对布坎南进行了调查,结果判定其所作所为只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输球可能,并不存在错误的引导。
虽然指控没能成立,但家长的不满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在竞争中失败是一回事,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又是另外一回事。毫无疑问,家长的不满在于大比分失败以及低落情绪影响到了孩子,他们的自尊心因此受到打击。
与布坎南教练和他的球员所做的不同,真正意义上的欺负,是有意让受害者感到自卑。更直观地讲,可以将欺凌弱小者当成社会竞争中的一类人——他们不仅要赢得胜利,还要击溃所有失败者,摧毁其自我意识。
就好比竞技体育,输和赢是相互依存的,欺凌弱小者和受害者也是相对存在的。欺凌弱小者的自我形象,多建立于失败者的遭遇之上:我是胜利者,因为你是失败者。
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欺凌弱小的“恶霸”实际上大多拥有正常或高于平均水平的自我满足感,至少他们在外表和知名度方面很有自信。同时,往往也更容易感到羞耻。
临床心理学家玛丽·C·拉玛这样描述恶霸的心理:“羞耻感是这些人试图隐藏的感受,他们担心失败或暴露缺点,所以通过诋毁他人来掩盖自己的羞耻感,结果是放大了他人身上的缺点。”
换句话说,恶霸通过战胜你来使自己成为赢家,并迫使你成为失败者。
霸道者多是自恋狂
此前,我通过连续7年环法夺冠的传奇自行车运动员兰斯·阿姆斯特朗的案例,介绍了自恋狂在心理上存在类似“胜利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心态。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胜利者和失败者。
“一个自恋狂生活中永恒的宗旨,就是证明自己是人生赢家,能够战胜所有失败者。”我将自恋者的心理描述为不自觉地摆脱羞耻感。这是种心理策略,旨在战胜内心压抑已久的自卑:失败者是你,而不是我。因此,为了转移羞耻感,自恋狂往往需要依赖失败者,以达到自我防御的目的。
横行霸道者和自恋狂通过相似的心理策略保护自己,从这个意义上看,不把他们当成两个独立个体,而是连起来分析会更有意义——许多恶霸是自恋狂,他们不仅妄自尊大,且对受害者的遭遇缺乏同情心。
同时,许多自恋狂也会变成恶霸。比如,为捍卫冠军地位,阿姆斯特朗会利用法律和媒体恐吓挑战他的选手。
他还试图诋毁反对者的声誉。其前助理艾玛·奥赖利因承认亲眼目睹他服用提高成绩的禁药,而被阿姆斯特朗称为“妓女”和“酒鬼”;他还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将前队友弗兰基·安德鲁的妻子比作“疯狂的母狗”,她“错”在无意中听到阿姆斯特朗告诉医生,自己为保住冠军地位而长期服食禁药。
阿姆斯特朗想让这些给他带来负面评价的人看起来像卑鄙的失败者,试图引导社会舆论反对他们,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支持者。
校园里的小霸王也会采取这种策略,为了压制别人而散布恶毒的谣言,招募追随者。今年年初,在佛罗里达州,两名十几岁的年轻人涉嫌组织一些女孩,去恐吓一名12岁少年。最终,这个孩子从废弃混凝土厂的大楼上跳了下去。
当孩子从小学这个相对受庇护的环境,来到更大、充斥着不安全感的环境时,欺凌行为就成了严重的问题。学生迫切需要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发掘自己在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价值,并渴望得到尊重。
为了树立自己的势力,恶霸会寻找受害者(失败者),从而将自己提升到赢家的位置,通过在身体和心理上欺负别人,摆脱对新环境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他剥夺了受害者的社会地位,使对方觉得自己没有立足之地。
恶霸最怕成为“失败者”
捉弄与欺负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只是一线之隔,很难被界定。刚进入军队或职业体育队伍的“菜鸟”,会经常遇到类似羞辱的环节。在更衣室作弄新成员,就是美国国家美式橄榄球大联盟(NFL)的传统。
不久前,迈阿密海豚队的球员里奇·英科格尼托因在言语上极力羞辱新队友马丁——连他的家人也“问候”到了——而被停赛。对此,英科格尼托辩称是为了让马丁“得到归属感”。
那些被羞辱或捉弄的人一旦熬过艰难期,就会获准进入精英的世界,并获得羞辱他人的权利。人们对这种做法褒贬不一,捍卫“羞辱传统”的人称之为锻炼年轻人坚韧的性格,批评者则认为新成员会感到愤怒,从而在彼此间产生隔阂。马丁就在事发后不久离开了球队。
英科格尼托的行为并非心血来潮,他有长期骚扰和攻击他人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其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大学时期。那时,他因多次违反队规被赶了出去。作为NFL的球员,他也曾多次触犯职业道德并被记过,获评为联赛中“最没品”的球员。
除了相似的心理,恶霸和自恋狂之间的共通点还在于,这些人的童年大都不美好。
英科格尼托在孩童时期被欺负得很惨;参与佛罗里达州一案的一名女孩,其母亲曾因虐童而被捕;阿姆斯特朗遭生父遗弃,继父经常用船浆打他。
这些人大多缺乏父母的关爱,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想方设法弥补失去的情感,试图通过强加给受害者的“欺负”而摆脱恐惧、羞耻和自我怀疑。
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恶霸和自恋狂总想欺负别人——对他们来说,受害者正是自己最害怕成为的“失败者”。
美国《大西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