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中东欧、参加“上合”总理会
外媒:李克强开启中欧关系新动力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3年12月04日
28
版)
|
11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布加勒斯特分别会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右)和塞尔维亚总理达契奇(左),并共同会见记者。三国总理共同宣布,合作建设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 |
|
□图片来源 CFP |
11月25日至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并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李克强担任总理以来首次对中东欧国家进行访问。
之后,李克强来到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会议。11月30日,他在结束访问、返回北京后表示,此次为期5天的出访,成果显著。路透社报道,11月25日,李克强表示,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将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中国总理为中国高铁做广告
11月25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满脸笑容地握住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塞尔维亚总理的手。中国政府承诺提供经济资助,以翻修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之间陈旧的铁路。维克托对匈牙利媒体强调,这个由中国资助的项目耗资24亿欧元,而资金紧张、债务缠身的欧盟,根本帮不上忙。
两天后,中国的工程师就开始行动了。他们实地考察了这两个东欧国家首都之间的铁路线,并承诺在6个月内拿出详细的项目计划。
11月26日中午,李克强邀请中东欧领导人参观了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展,为中国的高铁和基建项目“做广告”。
在修建公路、铁路、港口,以及煤炭、核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中国不仅能向中东欧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还能提供经验丰富的工程团队。《华沙商业周刊》认为,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其在附加值较高的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增加在国际经济中的存在感。
而在上合组织峰会上,6个成员国的总理共同发表了《成员国总理关于进一步开展交通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这是上合组织领导人首次在某一专门领域发表单独声明。声明内容被外媒概括为“要想富,先修路”,因为声明呼吁加强成员国在交通运输和基础建设领域的合作。
一次事关数十亿欧元的历史性访问
罗马尼亚是中东欧地区除匈牙利和波兰外,中国的第三大投资目的国。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峰会就在罗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这是中国总理19年来首次访问该国。
据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霍玉珍向媒体介绍,罗方对此访高度重视,给予高规格礼遇,罗总理蓬塔率主要内阁成员亲往机场迎送,并在机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这是近几十年来的罕见之举。
在出访罗马尼亚的70个小时里,李克强总理出席了30多场活动,最大亮点是他在罗议会发表的演讲。霍玉珍大使称,罗议会参众两院议长、全体议员、总理率全体阁员、全国各地省长和市长、外国驻罗使节以及各界知名人士逾千人出席,场内座无虚席,场外尚有近300人站立旁听。罗主要电视台、广播电台进行现场直播,盛况空前。
罗马尼亚《国家日报》11月26日的头条是《一次事关数十亿欧元的历史性访问》。25日李克强到访当天,中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签署了13个贸易投资协定,总价值达80亿欧元,覆盖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今年,中国与罗马尼亚的双边贸易额超过32亿美元。李克强称,中国企业应在罗马尼亚发展高速铁路和能源项目上,发挥更大作用 。
罗总理蓬塔则在记者会上宣布“愿意充当中国通向欧洲的大门”。
李克强在罗议会的演讲上称赞罗马尼亚是“欧洲之虎”。第二天,这句评价便出现在罗多家媒体的报道中。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近期,欧盟国家打算通过立法限制罗马尼亚移民,这让罗当地人感到备受屈辱。而李克强的来访和他对罗马尼亚的赞美,让当地官民都感到精神振奋。
东欧国家对中国格外具有吸引力
11月26日召开的中国-中东欧(CCEE)峰会和11月29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12次会议,分别是李克强担任总理后,在这两个国际论坛上的“首秀”。
在上合组织总理会议上,李克强提出了六点倡议,涉及安全、能源、贸易、金融、交通、文化等多个领域。
相比之下,李克强出席CCEE峰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解读。据波兰中东欧发展学会统计,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投资在21世纪初实现了零的突破,2004~2010年间增长了18倍,总投资额达8亿美元。2012年,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额已上升到500多亿美元。
在CCEE峰会的开幕式上,李克强表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和农业建设方面的投资,将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并增加就业岗位。
美联社报道,分析人士称,由于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的升值,东欧国家对中国格外具有吸引力。该地区劳动成本低廉,对商业活动限制宽松,还是通往欧盟的关口。
波兰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分析师贾斯蒂娜对“德国之声”说,中国关注东欧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经济潜力。比如在最近的经济危机中,波兰就保持了稳定的GDP增长。
中国与该地区的商贸潜力还很大。到目前为止,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贸易额只是中国与欧盟贸易额的十分之一,对整个中东欧地区的投资还不足对瑞典一国的投资额。尽管该地区在过去20年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
CNBC称,中国的投资和建设一直在该地区享有很好的声誉。塞尔维亚境内的多瑙河上,有一座1.5公里长的大桥,投资1.7亿欧元,大部分由中国援建,因此,该桥被当地人称为“中国大桥”。
波兰专家认为,中国在中东欧的投资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但会受到地缘政治的制约。短期内,中东欧可以成为中国进入西欧市场的另一个窗口。长远来看,中国可能会寻求利用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整合跨欧亚运输系统。
“中东欧国家都想加强与对华合作”
11月26日,塞尔维亚总理伊维察·达契奇表示,CEEC峰会将会对该国产生积极影响,带来发展一系列地区性项目的机会。他还表示,今年的峰会除拉脱维亚外,其余各国的总理悉数出席,体现了中东欧国家对与中国合作的高度兴趣。
塞尔维亚英文网站inserbia.info称,达契奇对峰会的结果表示满意。他说,虽然此前各国对中国的态度并不一致,但在峰会过后,中东欧国家都希望能加强与中国的密切合作。他补充道,塞尔维亚对中国的态度从未动摇,两国已签署了战略伙伴协议。
在2012年的CCEE峰会后,中国设立了专门的中东欧国家联络员。此后,中国在中东欧更加活跃,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教育论坛层出不穷,中东欧地区的学者、记者也有更多机会访问中国。
“德国之声”认为,布加勒斯特的峰会并非17个国家共同讨论1个话题,而是中国分别与16个国家讨论16个议题。这对中国来说更方便,一次可与16国进行双边会谈。而对区域内没加入欧盟的小国来说,这样的会议是每年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好机会。
波兰媒体则指出,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还有很多障碍,只有时间能验证这些协议和合同能否变为现实。很多交易在东道国面临巨大的政治、技术和行政限制。
中国-中东欧关系加强,欧盟紧张
法新社注意到,CEEC峰会召开时,中国与欧盟28国的峰会结束还不到一个星期。法新社引用李克强的发言称:“中东欧地区与中国的务实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还有助于巩固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均衡发展。”
2013年11月,李克强在英国《卫报》上发表文章,探讨中国与欧盟的合作,提到希望中国与中东欧的关系“能成为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新动力”。路透社报道,11月25日,李克强表示,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将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虽然有来自中国的多重保证,但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还是让欧盟有些感紧张。罗马尼亚新闻网站Curs de guvernare称,布鲁塞尔要求参加峰会的欧盟国家“不要超出欧盟与北京谈判的框架”。一名欧洲外交官对《金融时报》说:“在布加勒斯特的会议会给布鲁塞尔增加压力。”
可多数中东欧国家对欧盟的“警告”并不买账。《华沙商业周刊》分析了中东欧国家欢迎中国加大投资的原因。文章称,近年来,经济危机削弱了西欧的经济活力,其投资巴尔干和波罗的海国家的能力已经减弱。因此,这些国家开始寻求从其他地区获得资金、技术。
11月25日至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并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李克强担任总理以来首次对中东欧国家进行访问。
之后,李克强来到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会议。11月30日,他在结束访问、返回北京后表示,此次为期5天的出访,成果显著。路透社报道,11月25日,李克强表示,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将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中国总理为中国高铁做广告
11月25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满脸笑容地握住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塞尔维亚总理的手。中国政府承诺提供经济资助,以翻修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之间陈旧的铁路。维克托对匈牙利媒体强调,这个由中国资助的项目耗资24亿欧元,而资金紧张、债务缠身的欧盟,根本帮不上忙。
两天后,中国的工程师就开始行动了。他们实地考察了这两个东欧国家首都之间的铁路线,并承诺在6个月内拿出详细的项目计划。
11月26日中午,李克强邀请中东欧领导人参观了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展,为中国的高铁和基建项目“做广告”。
在修建公路、铁路、港口,以及煤炭、核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中国不仅能向中东欧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还能提供经验丰富的工程团队。《华沙商业周刊》认为,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其在附加值较高的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增加在国际经济中的存在感。
而在上合组织峰会上,6个成员国的总理共同发表了《成员国总理关于进一步开展交通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这是上合组织领导人首次在某一专门领域发表单独声明。声明内容被外媒概括为“要想富,先修路”,因为声明呼吁加强成员国在交通运输和基础建设领域的合作。
一次事关数十亿欧元的历史性访问
罗马尼亚是中东欧地区除匈牙利和波兰外,中国的第三大投资目的国。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峰会就在罗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这是中国总理19年来首次访问该国。
据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霍玉珍向媒体介绍,罗方对此访高度重视,给予高规格礼遇,罗总理蓬塔率主要内阁成员亲往机场迎送,并在机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这是近几十年来的罕见之举。
在出访罗马尼亚的70个小时里,李克强总理出席了30多场活动,最大亮点是他在罗议会发表的演讲。霍玉珍大使称,罗议会参众两院议长、全体议员、总理率全体阁员、全国各地省长和市长、外国驻罗使节以及各界知名人士逾千人出席,场内座无虚席,场外尚有近300人站立旁听。罗主要电视台、广播电台进行现场直播,盛况空前。
罗马尼亚《国家日报》11月26日的头条是《一次事关数十亿欧元的历史性访问》。25日李克强到访当天,中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签署了13个贸易投资协定,总价值达80亿欧元,覆盖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今年,中国与罗马尼亚的双边贸易额超过32亿美元。李克强称,中国企业应在罗马尼亚发展高速铁路和能源项目上,发挥更大作用 。
罗总理蓬塔则在记者会上宣布“愿意充当中国通向欧洲的大门”。
李克强在罗议会的演讲上称赞罗马尼亚是“欧洲之虎”。第二天,这句评价便出现在罗多家媒体的报道中。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近期,欧盟国家打算通过立法限制罗马尼亚移民,这让罗当地人感到备受屈辱。而李克强的来访和他对罗马尼亚的赞美,让当地官民都感到精神振奋。
东欧国家对中国格外具有吸引力
11月26日召开的中国-中东欧(CCEE)峰会和11月29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12次会议,分别是李克强担任总理后,在这两个国际论坛上的“首秀”。
在上合组织总理会议上,李克强提出了六点倡议,涉及安全、能源、贸易、金融、交通、文化等多个领域。
相比之下,李克强出席CCEE峰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解读。据波兰中东欧发展学会统计,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投资在21世纪初实现了零的突破,2004~2010年间增长了18倍,总投资额达8亿美元。2012年,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额已上升到500多亿美元。
在CCEE峰会的开幕式上,李克强表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和农业建设方面的投资,将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并增加就业岗位。
美联社报道,分析人士称,由于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的升值,东欧国家对中国格外具有吸引力。该地区劳动成本低廉,对商业活动限制宽松,还是通往欧盟的关口。
波兰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分析师贾斯蒂娜对“德国之声”说,中国关注东欧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经济潜力。比如在最近的经济危机中,波兰就保持了稳定的GDP增长。
中国与该地区的商贸潜力还很大。到目前为止,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贸易额只是中国与欧盟贸易额的十分之一,对整个中东欧地区的投资还不足对瑞典一国的投资额。尽管该地区在过去20年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
CNBC称,中国的投资和建设一直在该地区享有很好的声誉。塞尔维亚境内的多瑙河上,有一座1.5公里长的大桥,投资1.7亿欧元,大部分由中国援建,因此,该桥被当地人称为“中国大桥”。
波兰专家认为,中国在中东欧的投资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但会受到地缘政治的制约。短期内,中东欧可以成为中国进入西欧市场的另一个窗口。长远来看,中国可能会寻求利用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整合跨欧亚运输系统。
“中东欧国家都想加强与对华合作”
11月26日,塞尔维亚总理伊维察·达契奇表示,CEEC峰会将会对该国产生积极影响,带来发展一系列地区性项目的机会。他还表示,今年的峰会除拉脱维亚外,其余各国的总理悉数出席,体现了中东欧国家对与中国合作的高度兴趣。
塞尔维亚英文网站inserbia.info称,达契奇对峰会的结果表示满意。他说,虽然此前各国对中国的态度并不一致,但在峰会过后,中东欧国家都希望能加强与中国的密切合作。他补充道,塞尔维亚对中国的态度从未动摇,两国已签署了战略伙伴协议。
在2012年的CCEE峰会后,中国设立了专门的中东欧国家联络员。此后,中国在中东欧更加活跃,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教育论坛层出不穷,中东欧地区的学者、记者也有更多机会访问中国。
“德国之声”认为,布加勒斯特的峰会并非17个国家共同讨论1个话题,而是中国分别与16个国家讨论16个议题。这对中国来说更方便,一次可与16国进行双边会谈。而对区域内没加入欧盟的小国来说,这样的会议是每年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好机会。
波兰媒体则指出,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还有很多障碍,只有时间能验证这些协议和合同能否变为现实。很多交易在东道国面临巨大的政治、技术和行政限制。
中国-中东欧关系加强,欧盟紧张
法新社注意到,CEEC峰会召开时,中国与欧盟28国的峰会结束还不到一个星期。法新社引用李克强的发言称:“中东欧地区与中国的务实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还有助于巩固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均衡发展。”
2013年11月,李克强在英国《卫报》上发表文章,探讨中国与欧盟的合作,提到希望中国与中东欧的关系“能成为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新动力”。路透社报道,11月25日,李克强表示,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将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虽然有来自中国的多重保证,但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还是让欧盟有些感紧张。罗马尼亚新闻网站Curs de guvernare称,布鲁塞尔要求参加峰会的欧盟国家“不要超出欧盟与北京谈判的框架”。一名欧洲外交官对《金融时报》说:“在布加勒斯特的会议会给布鲁塞尔增加压力。”
可多数中东欧国家对欧盟的“警告”并不买账。《华沙商业周刊》分析了中东欧国家欢迎中国加大投资的原因。文章称,近年来,经济危机削弱了西欧的经济活力,其投资巴尔干和波罗的海国家的能力已经减弱。因此,这些国家开始寻求从其他地区获得资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