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社交网站助力菲律宾救灾

○本报特约撰稿 明流一 《 青年参考 》( 2013年11月27日   38 版)

    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截至25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的数字显示,这场自然灾害造成逾5200人遇难,1600人失踪,2万5500人受伤。随着数字的攀升,“海燕”的破坏力正在不断印证其“有史以来最凶猛风暴”的威名。

    与此同时,来自全球的救援人员源源不断地涌入菲律宾。不过,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以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也高调加入这场“战斗”——大批志愿者通过在社交网站上实时更新受灾地图,为救援人员指明需要救助的地区和人群。

    “10年前如果发生一场灾难,救援人员除了零星接到几通卫星电话之外,最多只能收到几封电子邮件。但现在,信息如潮水般全天候涌来。”美国哈佛大学人道主义计划的约翰·克劳利对《新科学家》说。按理说,如此密集的信息应该更加有利于开展救灾工作,但实际上也带来了一些麻烦。由于信息过载,救援人员无法从中筛选出最需要帮助的受灾地区和人群。

    不过现在,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善,以传播信息迅速而闻名的社交网站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天,共有几百名志愿者参与了绘制OSM地图的工作,而且他们全都是非专业人士。该项活动由人道组织OSM开源地图团队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发起,号召用户走上菲律宾街头,为救援人员绘制受灾地图。

    OSM开源地图全称“开放式街景地图”(Open Street Map),诞生于2004年,目前使用者已逾百万。靠维基百科式的网络协作,该组织打造了一个内容自由且能让所有人编辑的免费世界地图。OSM开源地图曾在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志愿者利用现有的卫星数据,完整地绘制出了整个太子港的地图,这些数据成了救援组织指导搜救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那么,志愿者如何利用OSM开源地图帮助菲律宾的救援组织?主要是依靠现有的卫星数据,将追踪的道路和建筑物加入到地图当中。志愿者通过自带的编辑器进行添加,这样救援人员就能清楚看到地图所捕捉到的基础设施的卫星图像。此外,志愿者可通过其他工具将卫星图像做成GIF动态图片,以助救援者寻找目标。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安德烈·维里蒂说:“截至11月11日,我们共获得了77万条受灾地区的地图信息。”志愿者还对公开出版的地图上没有的道路及其详细信息进行了补充。

    有了这些志愿者的地图数据,救援组织可以实时掌握道路和建筑的位置与状况。等到新的数据送达后,全世界的OSM地图志愿者还会继续对当地的建筑物进行受灾前后的对比,按照破坏程度标记为“完好”、“部分损毁”、“彻底毁坏”等级别。这些标记会作为救援人员优先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

    OSM并非惟一参与菲律宾救援工作的开源组织。另一个由参与过海地地震救援的老手发起的网站MicroMappers,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该平台主要是依靠固定的关键词筛选有用信息,志愿者则通过进一步标记,对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包括“救人”、“财产损失”、“药品物资短缺”等类别。

    美国红十字会的高级地理空间工程师戴尔·昆士指出,在不同救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像OSM这样的高质量地图。

 

社交网站助力菲律宾救灾
钢铁侠装备来啦!
钢铁侠装备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