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纸媒势弱并不意味着新闻业终结

博主 玛丽·基塞尔 译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3年11月20日   39 版)

    美国讽刺节目《每日秀》的外景主持人贾森·琼斯参观了《纽约时报》的总部,“一些人认为,事件发生24小时内进行的报道才有存在的价值,”琼斯指着新出的报纸,对总编辑助理理查德·伯克说,“请给我指出一个在今天发生的事情”。他的要求把经验丰富的伯克难住了。

    几十年来,类似于《纽约时报》一样的报业巨头都享有特权,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守旧派的大佬们不得不放下身段,与靠醒目标题博眼球的《赫芬顿邮报》、美国政治新闻网和Buzzfeed等网站竞争。

    在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挤压下,2005年到2013年间,纸媒的广告业务下降了50 %。为提高竞争力,不少报纸开始转型,将业务重心转移到网络。主要的途径包括通过缩减版面减低成本,《洛杉矶时报》就是其中的代表;有的则不再发行纸质报纸,只做网站,例如《巴尔的摩检验者报》和《图森公民报》等。甚至有人开了个名为“报纸死亡观察”的网站来见证纸媒的衰败。

    有人想到新闻业也许已走到了穷途末路,这种悲观的情绪形成了连锁反应,感染了不少人。

    竞争就像大家表面上看到的一样激烈,因为这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一直存在且必不可少。纸媒的管理者应该注意到网络竞争者已开始做的事——思考什么是读者想要的,他们想什么时候阅读,以及怎样获得信息。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著名记者、曾报道过“水门事件”的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告诉我们,信息传播是公众服务,不是消费品,两者间相互矛盾。这种对媒体力量的解读,在拥有国家广播公司的民主国家里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这就是为什么有国家背景的媒体,创新力永远比不上私人企业。

    一个在经济上充满活力的媒体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放弃需要无限投入和零回报的产品。我工作的《华尔街日报》足够幸运,在20世纪90年代就遇到了发行商彼得·卡恩,他认为免费的在线阅读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情。2009年,新的管理者鲁珀特·默多克决定,《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开始收费。

    《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读者提供他们期待的免费内容。这些报纸终将有一天会走上收费这条道路。

    什么是让人有购买欲的高质量新闻?首先是要内容真实,这就要求编辑和记者的能力能够从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而品牌就是无形资产,这是博客、微博等网络竞争对手很难拥有的,也是老牌报纸的优势所在。如著名的《华盛顿邮报》,读者选择它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一家有公信力的媒体。

    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样保护原创稿件,不被他人随便转载。回想之前新闻集团和谷歌之间的博弈。双方都有对方想要的东西——原创新闻和广告——两者不可避免地达成妥协方案。类似的“斗争”还将再次发生,直到新闻从业者认识到他们不能从工作中“无休止地获利。”

    新闻从业者所在的是一个具有无限需求的特殊行业,在这个时代,消费者期望用比以前更低的价格获得产品。在所有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消费者都会进行一番大浪淘沙式的筛选,留下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对许多媒体老板来说,这将是一个漫长和不可预知的过程,之前从没想过要通过竞争获取读者的记者也显得颇不自在。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将纸媒的衰退与新闻业的结束划等号的,仅仅是那些缺乏想象力和对创造性破坏心存恐惧的人,这样的事情并不会发生。

    博址  http://www.theguardian.com/

 

英国历史转折时,世界发生着什么?
我们为什么讨厌陌生人坐在旁边?
纸媒势弱并不意味着新闻业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