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柔软的机器人更安全吗

作者 鹿岛田芙美 译者 郭倢 《 青年参考 》( 2013年11月20日   35 版)

    中岛浩平正在展示一条机器人触手

    用弹性材料制造机器人,这是研究界正在开拓的新领域。同传统机器人相比,它们灵活、适应性强,危险性也更小,只是在它们的制造过程中还存在难题。

    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它们久已不再是工厂的专利,也不局限于组装汽车的机械手。如今,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走入家庭,它们尤其是修剪草坪和地面吸尘的能手,机器小狗和恐龙也能给孩子带来很多欢乐。

    这些机器人有个共同特质:外壳不是金属就是塑料质地,因此身体坚硬。这让它们很结实,但欠灵活。它们可以不知疲倦地精准工作,但工作范畴要很明确,甚至可以说有些局限。

    另外,传统的“硬体”机器人对使用者来说,还具有一定危险性。工业用机器人应该被安装在护栏内,以防止工人无意间过于靠近机器,被高速移动的金属臂弄伤。

    机器人效仿生物的适应能力

    从本世纪初开始,研究界就将新方向锁定在所谓“柔软机器人”(Soft Robotics)领域,目标是创造更有弹性、可塑性和安全性的产品。为实现这个目标,科学家们从生物身上寻找灵感。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仿生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饭田史也指出:“人和动物的身体都是柔软的,90%的部位可以活动,这一特性促进了生物的适应能力。”

    关于柔软机器人的研发,还处于“胚胎”阶段。“依靠现有技术,我们还造不出软体仿生机器人。一切都需要新发明,材料、传感器、发动机……”一位来自日本的副教授说。正因如此,参与项目合作的不仅有机器人专家,还有材料专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和卢加诺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很多项目,都通过国家科研促进会得到了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2010~2014年,促进会的年度经费是350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3亿元)。

    这一促进会有5个工作重点:构架瑞士机器人研究体系、制造服务于人类的机器人、鼓励创新力量、推进技术转让,以及培养未来的机器人专家。

    越软,越复杂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智能系统实验室的博士生新竹纯,也是专家中的一员。他和团队致力于研发“介电弹性体致动器”——通俗讲就是一种人造肌肉。

    研究的攻坚重点乍看似乎无足轻重:2.54厘米大、透明柔软、有弹性的塑料薄膜。薄膜中间贯穿的纳米带,使其具有独特性质。在电脉冲下,薄膜能做到延展或收缩。

    用两张或更多这样的薄膜,便可制作一只能灵敏拿取物件、不会造成物体破损的机器人手。“这是全新的事物,所以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应用领域在哪里。”薄膜发明者新竹纯承认。不过,他觉得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航天或医用假肢制造等领域。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挑战不仅仅在发明新型材料与组件上。只要知道硬性机器人的大小和关节转动角度,要提前计算和控制其动作就相对简单。但是对于软体甚至可伸展的机器人来说,事情却复杂得多。

    研究模块化机器人的专家也遇到了这种问题。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生物机器人实验室研制的机器人,并没有提前固定好的外型。它由许多小方块组成,方块可任意组装成希望的形状。

    “我们的梦想是制造出根据指令变形的机器人。比如从椅子变成沙发。”项目工作人员玛西莫·维斯皮尼亚尼说。

    可变形的机器家具

    坐在一个机器人身上?尽管这样的设想不会让所有人雀跃,维斯皮尼亚尼还是为此努力工作着。在未来,也许我们会坐在机器人沙发上休息,需要坐到桌前时,再把这套沙发变形为椅子。智能系统实验室正在研发的模块化机器人,可将这一幻想变为现实。 

    机器人的每个模块,都由手球大小的两个空间构成——它们由中轴相连,各具有一部发动器、一块电池和一架电子控制器。每个模块都能从不同位置与其他模块结合拼接,然后分离。通过这种方法,模块化机器人变形自如,能适应不同需要。

    但是,组合在一起的模块越多,机器人的形状就越复杂,而控制器的工作也就越繁复。“一个模块很好操纵,就像遥控小汽车。一旦很多模块组合在一起,想预知这个复杂体对运动指令的反应,就不总是那么容易了。”维斯皮尼亚尼说,“必须经过反复测试,才能找到最佳办法。”

    坐上可控沙发之前,还必须先为模块化机器人找件“外套”。目前,模块被硬塑料包裹。理想中既足够柔软、结实,又不会束缚模块运动的材料,还有待发现。

    “不定形机器人”模仿自然模型

    很多生物通体柔软,却可以毫不困难地控制并快速挪动身体,比如章鱼。欧盟“章鱼 IP”项目研究的对象,便是这种多足动物的各种能力。不同团队将在未来几年里通力合作,以制造同章鱼这一自然模型具有同样功能的机器人。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中岛浩平刚刚完成了他负责的“章鱼 IP”的一个子项目。白色的硅质触手在小鱼缸里来回移动,触手上装有无数传感器——它们可以计算触手不同部位所处的位置。

    通过这只硅质触手,中岛已经证明,章鱼触手具有某种智力和短期记忆能力。 

    “软体活动的过程能传达出很多信息。”中岛解释道,“我们能解读这些信息,并利用它控制身体。从某种角度上讲,章鱼就好比是漂浮在水中、没有被包裹的大脑。”

    中岛梦想着发明一种全无固定形状的机器人,有点像电影《终结者2》里面的半人半机械型终结者杀手。这样的机器人不会让人类发怵吗?中岛笑着安慰我们说,他会造个看起来很柔弱的机器人,免得别人害怕。

    瑞士资讯网站

 

柔软的机器人更安全吗
世界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