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多家五星酒店、顶级百货涉案

日本餐饮业以假欺客惊动内阁

本报记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3年11月20日   21 版)

    11月5日,日本高岛屋百货公司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就食材造假一事向消费者鞠躬致歉。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及食品安全,不惜花大价钱购买有机食材或高级料理。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商家卖给你的食品也许“名不副实”。近日,日本多家知名连锁酒店和顶级百货公司承认,其餐厅在菜品上存在以次充好的欺客行为。

    消息一经曝出,就引发民众以及日本媒体的集体声讨。政府官员表示要从法律角度追究企业责任,保护消费者。但有报道指出,由于现有法律不涉及饭店餐单上的食品标签,想从法律上根除商家的欺客行为并不容易。

    从“乱贴标签”到“食材造假”

    据东京广播公司11月15日报道,不久前曝光的日本连锁酒店在其餐厅内使用虚假标签事件持续发酵,近日更曝出在2008年八国领导人峰会期间接待过各国元首的北海道洞爷湖温莎度假酒店也牵扯其中。

    此次标签造假风波中,最早曝光的是拥有45家高级连锁酒店的阪急阪神。10月底,该企业承认酒店内餐厅存在菜品以次充好的欺客行为。在标签上作假的食材主要集中于虾和牛排,另外餐厅还曾用飞鱼卵替代红鲑鱼鱼子酱,用瓶装果汁代替鲜榨果汁。

    消息一出,类似问题接连出现。“今日日本”网站称,不仅是酒店业,许多顶级百货公司也牵涉其中——丸井、东急、东武、松屋、三越伊势丹等无一幸免。著名的大丸松坂屋连锁百货商场餐厅中,标榜为“新鲜”的食品实际上是冷冻食品,声称法国原产的甜品食材,实际上来自韩国。

    另一家日本高级连锁百货公司高岛屋也承认用劣质产品冒充高品质食物,在长达9年半的时间内,有18万件商品涉及虚假标签问题。例如,去年该公司在爱知县和福冈县出售的“日本对虾”,其实是便宜许多的草虾。

    据“东京周末者”网站报道,高岛屋高层进行的内部调查还发现,公司旗下5家百货商店和一家购物中心内的10间餐厅及食品商店中,共有62个菜单菜品项涉嫌使用虚假标签,涉及的食品销售金额高达300万美元(约合1800万元人民币),数十万食客曾被欺骗,为价值低廉的食品支付溢价。

    除乱贴标签以次充好外,更有“食品造假”行为。曾接待过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大仓高级连锁酒店,被发现不仅用普通西红柿冒充有机食品,还为了令牛排吃起来鲜嫩多汁而向其中注射脂肪。

    《朝日新闻》也报道了日本奈良万叶若草三笠会馆用澳大利亚产的成型牛肉冒充日本和牛销售的丑闻。报道称,成型肉进货价格为每公斤3000日元(约合183元人民币),而日本伊贺和牛肉的价格为每公斤8000日元左右(约合489元人民币),前者使用肉的边角料及乳制品、大豆、小麦等材料制成,并含有可能引起食物过敏症的物质。

    民众呼吁建立行业新规范

    事件发生后,大部分企业在第一时间内站出来认错。阪急阪神公司发言人就虚假标签问题公开道歉,但强调事情是工作人员认识不足导致的失误,极力否认是为追求利益故意作假;高岛屋的管理层则表示,一旦确认顾客购买的是虚假标记的产品,他们将全额退款。

    这并没能平复日本民众对企业的失望之情,一系列负面新闻让一向标榜食品安全的日本社会,开始怀疑餐桌上的食物。不少人认为,政府是时候采取行动了。日本广播协会(NHK)进行的社会舆论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酒店行业亟需建立新的规范守则。

    对于这些企业的行为,日本媒体也纷纷给予严厉谴责。“时事通信”网站评论称,标签造假从根本上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读卖新闻》认为,这种造假现象令人惊讶,是行业内整体道德缺失的体现;《日本时报》则评论称,无论公司的借口是什么,其实质都是欺骗消费者。而对于这种行为,需要建立更严格的法律制裁措施。

    面对日益扩大的丑闻及人们的不满,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新闻发布会中表态:“非常遗憾,这些事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心。消费者厅会根据法律,对这些企业采取严厉行动。”

    日本消费者厅长官阿南久也表示,对问题严重的企业仅仅进行常规处理是不够的,消费者厅会义不容辞地介入调查。在11月16日参加富士电视台的节目《Prime News》时,她还表示会与相关部门,例如农林水产省或一些业界团体进行合作,争取在年内出台新的“指引”,以详细事例的方式明确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标签造假。

    查处标签造假面临司法困境

    虽然日本政府已积极表示要尽力解决问题,保证食品安全,但消费者厅方面承认,目前想要彻查整个行业内的标签造假问题并不现实。此外,对已经证实的企业进行刑事立案也存在很大难度。

    NHK称,日本规范食品标签的刑法包括《日本农林规格法》和《不正当竞争防治法》两部。前者的主要适用对象为流通过程中的生鲜食品和加工食品,餐厅提供的菜品并不在该法的立法范围。

    若要以《不正当竞争防治法》对相关企业开启司法程序,则必须证明该企业故意使用假产品,且目的是获得不正当利益。日本经济产业省也回应称,对于菜单造假问题,只有先证明企业的不良目的,才有可能发展为刑事案件,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先例。

    宫城大学授大泉一贯也认为,从法律上打击食品标签造假存在难度。他表示,在法律上,商品贩卖者为了销售盈利被主观推断为具有欺骗消费者的天然属性,但是餐厅提供的不是商品,更多的是服务。因此很难断定其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确定它是为了获利而造假。

    “时事通信”撰文称,由于此次牵涉标签造假的企业众多、情况复杂,利用刑事法判定企业的主观故意性并不现实,但可以借鉴民商法中的《景品标签法》作为衡量企业过失的标准,对不良商家起到一定威慑作用。对此,日本主妇联合会的佐野真理子强调:“在《景品标签法》中引入罚款的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违法成本太低,法律没有威慑力。”

    (段晓卿对本文亦有贡献)

 

日本餐饮业以假欺客惊动内阁
印高官抛“享受强奸”论引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