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9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线上“儿童交易所”:

美国养父母网上“转手”领养儿童

○本报记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3年09月18日   21 版)

    奎塔

    小时候的诺拉·盖特利

    能被跨国收养到美国的孩子是幸运的,但并不是所有来到美国的孩子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养父母会中断收养,他们通过互联网,将这些被再次遗弃的孩子送给了陌生人。而等待这些孤儿的是新一轮未知的命运。

    失败的跨国领养

    据路透社报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共从海外收养了24.3万名儿童。尽管数量庞大,但跨国领养儿童并没有受到关注,也没有权威机构系统地调查被领养孩子在美国的生活。所以,人们并不知道,美国的跨国收养屡屡失败。

    美国政府估计,收养国内儿童的失败率约为10%~25%。若按此比例统计跨国收养的失败人数,预计有超过2.4万名外国儿童已不再和领养他们的夫妻生活在一起。一些专家认为,在现实统计中,这个数字会更高。

    部分美国领养家庭的不负责任,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据《纽约邮报》报道,去年年底,俄罗斯出台了禁止美国人领养俄罗斯儿童的法案。此外,包括中国和危地马拉在内的国家,也出台措施,对领养者进行严格审查。近年来,美国跨国领养儿童的数量已有明显下降,从2004年高峰期的2.3万人减少到了到每年不到1万人。

    跨国收养失败后,多由养父母在美国为孩子寻找新的收养家庭,随着社交网站的普及,从网上将领养儿童转出成为一种便捷快速的方式,但由于手续不齐全、法律不完善等原因,其中存在风险。

    2011年1月,美国儿童保护部门呼吁,关注网络领养对儿童的“严重威胁”。一位负责儿童安置的官员在全国范围内发出警告,称领养父母正在通过互联网将孩子送给素未谋面的人,而这种做法是将他们“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被“转手”的奎塔

    托德和梅丽莎夫妇生活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基尔市,自从收养了利比里亚的问题少女奎塔后,他们的生活就陷入了混乱。最终,他们决定放弃收养,将孩子从互联网上“转出去”,在发布“领养广告”仅两天后,就有人表示愿意收养奎塔。

    伊利诺伊州的妮可和伊森夫妇将成为奎塔的新父母。他们表示,在看到奎塔面带微笑的照片时,就非常喜欢她,即便照片下的文字警告,16岁的奎塔并不健康而且有行为问题。妮可在电子邮件中让梅丽莎放心,她有信心与这个问题女孩很好地相处,伊森也在回信中写道,“人们都知道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不错”。

    几个星期后,托德夫妇驱车6小时来到了伊森的家——一间简陋的房屋中。在没有律师和儿童福利官在场的情况下,双方签订了一份经过公证的声明,至此,这对在虚拟世界结识的陌生人成了奎塔的监护人。此次见面只持续了短短的几个小时,这是两对夫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伊森给托德夫妇留下的印象是“看起来非常不错”。但路透社认为,如果他们能更谨慎一些,核实伊森夫妇的背景,就会发现其实这对夫妇“很有问题”。

    妮可和伊森的两个亲生子女被儿童福利机构带走了,负责调查的副警长在报告中写道,“父母拥有严重的精神问题及暴力倾向。而那份惟一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收养的文件是伊森伪造的。

    几天后,当托德夫妇想询问奎塔的近况时,却已联系不上伊森了,他们这才发觉有些不对劲。两周后,相关部门找到了奎塔,并将她带回了基尔市。据被“解救”的奎塔透露,在到达的第二天,新监护人就告诉她,可以和他们同睡一张床,而睡觉时,她的新母亲是赤裸身体的。

    互联网成为领养儿童的“地下市场”

    在美国,互联网上存在一个领养孩子的地下市场,当父母后悔领养孩子时,就会通过网络为他们寻找“下家”,原本温馨的领养也因此变了味。在这个“无法无天”的市场里,孩子被视为个人资产,所谓的父母要做的,就是把他们从孤儿院领到美国。

    雅虎社区和脸谱网都有“求收养”的网页,在没有经过政府审查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在上面发布认养广告,将孩子的照片和信息借由网络传递给陌生人。这种私自将儿童转手的行径被称为“私人认养”。

    路透社的记者在浏览了8个类似的网页后,发现了不少内容大致相同的广告。“这是个英俊的男孩,出生于2000年10月,我们一年前从印度领养了里克,他很听话并且讨人喜欢。”另一则广告由一位内布拉斯加州的女士的发布,她希望有人领养家中11岁、来自危地马拉的儿子,广告上写着,“说来惭愧,但我们真的不喜欢他。”

    据路透社统计,雅虎的留言板在5年时间内,共发布5029条认养消息,平均每周都有一个孩子希望通过广告找到新的家庭。被转出的孩子年龄集中在6岁到14岁,最小的只有10个月大,且大部分来自国外,如俄罗斯、中国、埃塞俄比亚和乌克兰等国家。

    看到路透社的报道后,雅虎网迅速采取行动,在几个小时内就停掉了已存在6年的收养留言板。雅虎发言人表示,“网友在版块中进行的活动违反了公司的服务条例,公司随后还将关闭具有相似内容的留言板。”

    不同于雅虎清理网站的反应,脸谱网表示不会采取行动,网站上具有类似功能的论坛——“爱的小站”依然活跃。对此,脸谱网发言人称,“网页的存在表明互联网是社会的反映,人们使用网络进行各种通信,并处理各种问题,不可避免地就会涉及某些非常复杂的问题,私人认养便是其中之一。”

    领养儿童在美国经历“天堂地狱”

    跨国收养的儿童是最容易被养父母抛弃的,在雅虎论坛上被转出的儿童中,至少有70%是国外出生的。部分被收养后又被转出的孩子,会在新家遭遇严重的虐待。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不久前采访了一位中国女孩,她的经历代表了不少跨国领养儿童在美国的心路历程。

    诺拉·盖特利来自中国广东,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被父母抛弃。她13岁时,一对美国夫妇拿着史努比娃娃和项链出现在了她面前,几周后,诺拉跟随他们来到了佛罗里达州开始新的人生,她说,“我当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据诺拉回忆,刚到美国时,她觉得“一切都那么完美,这就是梦想中的生活”,但一年后,她和养父母的关系产生裂痕,由于和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相处并不和谐,她被养父母送到了田纳西州特伦顿的新家。

    诺拉的生活也因此从天堂跌到地狱,开始了她口中“噩梦般的”日子。收养了17个孩子的黛布拉夫妇强迫诺拉在后院给自己挖坟墓,彻夜跪在地上用牙刷擦洗地板。新母亲告诉她,“我不在乎你的死活,没人会知道你在这里。”诺拉对NBC记者说,她真的花了3个小时挖了一个足够容纳自己的大坑。

    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再次成了牺牲品,他们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来到美国,但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另一种不幸。加拿大皇家渥太华健康护理集团的儿童性虐待专家迈克尔·濑户感慨道,“这些孩子没有亲生父母的照顾,他们从国外来,有的人甚至不会说英语。我们正在谈论的是极易受到剥削的群体。”

    执法不严危害领养儿童权益

    放弃收养在美国“出奇地”容易。通常情况下,合法收养必须经由法院处理,新父母的情况也需要进行审查。但还是有办法简化程序,通过一份“授权文件”声明孩子由另一位成年人照顾,他们就可以迅速地被送往新家庭了。

    这种灵活的“转出”方式,起初是为了替孩子着想。例如,在养父母遇到困难时,可以将他们托付给值得信赖的亲戚。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养父母开始寻找完全陌生的人来接替他们照顾孩子。通过授权书,新的监护人可以在孩子的学校登记,也能获得政府的福利。

    虽然,美国也有潜在的协议保护被领养儿童。法律规定在美国的50个州中,若想将儿童从一个州转移到另外一个州的新家庭,家长有责任通知两个州的监管机构,以便政府对新父母进行资格审查。

    但相关法规在美国的执行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轻责”的现象。据悉,美国的每个州都出台了不同的法规,来保障领养儿童的权益。但这些法律的应用并不广泛,部分原因是执法机关的不明确。此外,对于侵犯儿童的罪行,一些州的处罚力度不大,通常判予轻罪。

    饱受摧残的中国女孩诺拉被一个偶然间来探访的护士救了出来,黛布拉虐待收养儿童的行径也就此曝光。田纳西州儿童服务部确定,在她收养的17个孩子中,有7个不合法。但最终被指控犯下14项虐待儿童罪和一项贩卖人口罪的黛布拉,只被判处了6个月的监禁。对奎塔做出奇怪行为的伊森夫妇则根本没被追究责任。

分享到:

 

美国养父母网上“转手”领养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