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让种族平等从理想走进现实

“向华盛顿进军”:延续50年的美国梦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28日   22 版)

    50年前的8月28日,25万民众齐聚华盛顿。

    50年前的”向华盛顿进军”是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潮,先行者们对种族平等理念的追求,对今日的美国依然意义深远。

    当地时间8月28日下午3点,钟声缭绕在美国的乡村与城镇上空,整个国家用隆重的方式纪念50年前的同一时刻。彼时,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掀起了“向华盛顿进军”的高潮。50年前,这项旨在争取少数族裔平等权利的运动,令25万美国人汇聚在林肯纪念堂前,推动了1964年《民权法案》和1965年《投票权法案》的问世。50年后,美国首位非裔总统奥巴马已经稳坐白宫5年。

    从24日开始,纪念“向华盛顿进军”的活动陆续展开,当年参加过游行的人扶儿携孙重游故地,在他们心中,半个世纪前的梦想从未褪色。

    在反歧视的旗帜下集合

    今年73岁的约翰·刘易斯,是“向华盛顿进军”10位组织者中惟一在世的。时隔半个世纪,一枚邮票将他带回了当年的情景:不同肤色的人群组成移动的海洋,缓缓向林肯纪念堂涌去,象征独立与自由的华盛顿纪念碑矗立在游行队伍身后。人们手持标语,口号声此起彼伏,呼唤平等的工作机会和更公正的社会。

    在“向华盛顿进军”50周年之际,联邦邮政特别发行了这枚邮票,纪念这场载入史册的民权运动,刘易斯获邀为邮票揭幕。“这是充满力量的画面。你看着它,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游行者对美国做出的贡献,”一位邮政部门的负责人表示。

    1963年8月28日,人们驾着私家车、乘公共汽车、火车甚至步行来到华盛顿市中心。尽管非裔人士占多数,现场也能看到白人、犹太人、拉丁裔和美洲原住民的身影。 

    欧文·乌曼当时住在新泽西州。他随着人群来到林肯纪念堂前,登台演讲者一个接着一个,多数人的讲话都已被他遗忘,最后出场的马丁·路德·金的话语却让他铭记终生。“当他重复‘我有一个梦想’时,人们都被吸引了,被他雷鸣般的气势和言语中天然的力量折服。”

    时至今日,这场游行和金的演讲被视为美国民主实践的巅峰时刻。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齐聚一堂,和平地向政府请愿——因为“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所以,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在回家路上,欧文知道自己亲历了一个特殊的时刻,但他并未意识到这个时刻对美国的深远影响。

    上世纪60年代初,《黑人隔离法》在美国南方各州盛行,非裔人士被定义为次等公民,不仅要在公车、餐馆中给白人让座,还不能进入白人的学校、教堂、居住区,全美有21个州不允许黑白通婚。此外,非裔群体的选举权在一些地区常常受到暴力阻挠,他们争取合法权益的示威时有发生,始终没有引起政府和主流社会注意。

    欧文从小在新泽西中部的小城长大,在他的家乡,人们可以公然表达种族歧视而不受处罚,非裔美国人无法在他的家乡买房或租房。欧文对《今日美国》报回忆,“当地报纸报道了我去参加游行的消息后,我就成为了种族仇恨攻击的对象。” 

    “向华盛顿进军”改变了这一切。不到12个月后,具有历史意义的1964年《民权法案》通过了,禁止了基于种族、宗教和性别的歧视。一年后,《投票权法案》也获得通过,禁止了由于歧视而对选举制造障碍。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后不久,时任总统约翰逊签署了禁止居住歧视的民权条款。

    “你们应该支持这项运动,不能总是坐在篱笆上观看。”

    威斯康星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威廉·琼斯,在新著《向华盛顿进军:工作、自由以及被遗忘的民权历史》中讲述了菲利普·伦道夫的经历,后者是“向华盛顿进军”的发起人之一,时年74岁。早在1941年,他就组织示威,抗议非裔在工作中受到的歧视。他创建的美国黑人劳工协会在1963年1月再次发起抗议,吸引了其他民权和劳工组织的注意。

    那年春天,伦道夫等10位劳工和宗教组织领袖齐聚纽约,开始筹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权运动。国家黑人女性委员会也支持了这次运动,可是,伦道夫和其他男性领导者一度拒绝让该组织的主席多罗西·海特加入组委会,称男性足以代表女性。组委会中,6位是黑皮肤,4位是白皮肤。

    艾里克·克鲁伯格当时18岁,是美国内政部的一名实习生。他向上司请假,说要参加游行,对方一脸惊讶,“怎么回事?难道你支持黑鬼?”艾里克吞吞吐吐地承认。上司用微妙的眼神把他打量了一遍,才说,“去吧,你不会因此丢掉工作的。”艾里克成了参与游行的7.5万名白人中的一员。

    1963年的全国民调显示,3/4的白人受访者认为,“非裔人士有同样的权利使用公园、餐馆和宾馆”,当然,这不意味着所有白人都会积极参与民权运动。

    游行的组织者曾表示,“向华盛顿进军”的目的之一就是动员“摇摆的白人中间派”,“告诉他们‘你们应该支持这项运动,不能总是坐在篱笆上观看。’”

    游行者主张,非裔人士应获得平等的住房、教育和投票权,在组织者开列的“清单”中,还包含呼吁政府为失业者提供“有尊严和有意义的工作”的内容,并要求提高最低薪资,使“所有的美国人维持体面的生活”。

    对很多示威者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是政府出台公平就业法案,使公共部门、私人企业主和工会废除歧视性的工作合约。它在《民权法案》中得以实现。

    预想中的骚乱没发生

    然而,根据当年的档案,超过半数的美国公众将金和他的同伴视为“麻烦制造者”。白宫内,肯尼迪总统和他的兄弟担心在次年的大选中失去南部各州的选票,希望金和其他组织者延迟、推后……最好取消这次活动。把持联邦调查局多年的埃德加·胡佛更是个顽固的种族主义者,总试图给民权领袖扣上“共产主义颠覆分子”的帽子。从事后披露的史料看,在8月28日之前,即便是金和其他组织者,也担心这次游行有演变为骚乱的危险。

    “当时,走上街头抗议需要几分胆量”,菲尔·夏尼曼是名业余摄影师,他告诉《华盛顿邮报》,很多人都担心游行变成骚乱。一些人甚至担心白人女性会被强奸,政府设施会受到袭击。

    28日当天,游行人群两侧,全副武装的警察严阵以待。五角大楼调集了两万名士兵,防止游行向不可控制的方向转变,这些士兵因为人们非比寻常的热情而紧张得脸色苍白。商铺关门,禁止售酒,急诊室的医护人员取消休假……连监狱都被事先腾空,用来关押闹事的游行者。

    这些防范措施通通没派上用场,游行在热烈的气氛里开始,在和平的氛围中结束。菲尔揣着相机进入了人群,本来想拍摄暴乱的镜头,却受到感染加入了游行队伍。“我从一个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我自己都没意识到是在什么时候加入的。”

    英国《卫报》资深记者克兰西·希格亲历了50年前的盛况,“在游行中,陌生人成为终生的朋友,因为我们感到了自己的美和力量。在那个炎热而晴朗的日子里,天主教徒、贵格会教徒、无神论者、黑人、白人、工会成员、社会活动家都涌入了华盛顿,我们感到这个日子太重要了,我们应该出现在那里。”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是大家共同的回忆,同时,每个参与游行的人也都有独特的纪念。在我的印象中,那就像一次盛大的野餐,人们穿着最漂亮的衣服,表现出最佳的礼仪,在金呼唤的‘相亲相爱的团体’中亲密握手。”

    家住蒙特利尔的奈特·威廉姆斯参加游行时只有31岁,他将“向华盛顿进军”和金的演讲称为“美妙的时刻”,让他“回家的时候精神特别振奋。”回忆起50年前的一幕幕,这位耄耋老人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微笑。

    仍然走在圆梦的路上

    时光荏苒,2013年8月24日,近10万人又一次聚集华盛顿,从林肯纪念堂步行到马丁·路德·金纪念碑。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众议员阿尔·夏普顿和金的儿子。然而,夏普顿拒绝将这次活动称为“庆典”,“我们庆祝这个日子,会让人认为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但我不这样认为。”

    另一些当年参加过游行的人,选择沿公交路线从乔治敦大学法学院出发,途径劳工部和司法部,最后到达林肯纪念堂前。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纪念“现代民权运动之母”罗莎·帕克斯,1955年,这位黑人女性因为拒绝在公交车上给白人让座被捕,被视为反种族歧视的先驱。

    半个世纪过去了,非裔美国人在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领域的地位日益提升,很多人跻身中产阶级,甚至站在了社会金字塔的上层。然而,非裔社区的总体情况依然低于平均水平,失业、负债、临时解雇等问题发生在黑人身上的机率高于白人。

    美国“人民进步组织”主席劳伦斯·汉姆称,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50年后,美国各种族间的隔阂反而更深了。“白人和黑人的贫富差距比1968年时还要大。”

    “有人认为我们有了一位黑人总统,非裔美国人受到的歧视就不存在了,”51岁的黛比·泰勒对《观察家》杂志网站表示,她从弗吉尼亚州赶来参加纪念活动。“但我认为这使一切更加糟糕了,人们有了不思进取的借口,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倒退了50年。”

    50年前,还是少女的安妮·约翰逊跟随人潮,在懵懂中前进。今天,她早早带着折叠椅和三明治到现场等候,希望抢到一个观看演讲的好位置。她说,1963年,金从美国的“公正银行”中许诺了一张“支票”,承诺为所有非裔美国人带来“充分的自由和社会的公正”。时至今日,她仍然等待有人来把这张支票兑现。

分享到:

 

“向华盛顿进军”:延续50年的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