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沙特“巫术战争”:信主不信巫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28日   17 版)

    在沙特,施行巫术是重罪,很多罪犯被处以极刑。

    沙特宗教警察

    2010年4月,人权组织在沙特驻黎巴嫩大使馆外,抗议处死巫师。

    沙特阿拉伯正在进行一场“巫术战争”。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沙特,有一些人相信巫术。根据伊斯兰教教义,巫术是非法之徒借助精灵的某种力量,通过咒语等对他人身心施加影响,使其生病、丧命、被操控的行为。因此,在沙特,施行巫术是与强奸、谋杀、抢劫等并列的重罪。

    为了打击巫术,沙特专门组建了“反巫术组织”。

    “有些巫师可以在超自然生物的帮助下,骑着扫把飞来飞去”

    “一阵嘈杂声中,沙特阿拉伯‘扬善惩恶委员会’的宗教警察们闯了进去,却发现她光着身子……”

    这一幕发生在沙特西部城市麦地那郊区。

    2006年,在打击巫术的一次例行突击搜查中,“令人色变”的宗教警察们闯入一个目标女性的房间,面前的裸体女子让他们尴尬不已。他们只好停止行动,命令女子穿好衣服。不过,这个女子没有去穿衣服,而是从窗户逃走。

    沙特《奥卡兹新闻报》写道,她“像一只鸟儿似的飞走了”。

    警察们随后展开了搜捕。正当他们遍寻不着时,要找的人却“从天而降”。

    原来,这个女子没有跑远,而是躲在邻居的屋顶上,屋顶垮塌,她掉到一张床边。床上,邻居家的孩子正在呼呼大睡。

    被一块毡子裹住身体后,这个女子被逮捕。她房间里的一些东西,包括香、驱邪物、关于魔法的碟片等,成了她施行巫术的物证。

    对于躲上房顶这一细节,一位伊斯兰教的高级神职人员在接受阿拉伯电视台采访时并未提出异议,因为“有些巫师可以在超自然生物的帮助下,骑着扫把飞来飞去”。但他为此类事情发生在麦地那这座神圣的城市痛心——埋有先知穆罕默德遗体的麦地那是仅次于其出生地麦加的神圣之地。

    沙特对巫师和巫术实行严刑峻法

    对巫师和巫术行为,沙特一直实行严刑峻法。

    2007年,埃及药剂师穆斯塔法·伊布拉西姆因为“施行魔法和巫术”,以及犯有“通奸、亵渎《古兰经》”等罪行,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被斩首。在沙特,单单“施行魔法和巫术”一项罪名就能换来死刑判决。

    伊布拉西姆最初引起宗教警察的注意是因为,他在沙特北部城市阿尔阿尔一座清真寺做礼拜时,将《古兰经》随手放在卫生间里。后来,他被控用符咒破坏了他人的婚姻。

    宗教警察从伊布拉西姆的住处搜出“关于黑魔法的书籍、一根带有‘召唤魔鬼’符咒的蜡烛和秽不可闻的药草”。至此,伊布拉西姆难逃一死。

    今年5月,两名被控用巫术陷害主人的女仆,被判鞭打1000下、入狱10年。此前数周,沙特报纸对一名印度尼西亚女仆的巫术进行了细致描述,称她用符咒让自己的雇主一家“经常昏厥、癫痫发作”。这名男性雇主在接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新闻网站采访时表示,他控告这名印尼女仆并非想要伤害她,“只是希望她能停止对我的家人和其他人的伤害”。

    2005年,苏丹男子穆斯塔法·法基与“扬善惩恶委员会”的卧底宗教警察结识,对方要求法基编一个咒语,使他的父亲离开第二任妻子。法基接受了这项报酬约一万元人民币的任务,随后被捕。

    被捕后,法基承认从事巫师这一职业,于2011年9月20日被公开斩首。

    “扬善惩恶委员会”早在现代沙特建立之前的20世纪20年代就已建立,目的是督导全社会认真执行伊斯兰教教义确定的道德规范。后来,该委员会发展成相当于政府部门的机构,宗教警察队伍日益扩大。这些身穿白色阿拉伯长袍的警察的管辖范围极广,打击巫术就是其中之一。

    在沙特打工的外国人容易“被巫师”

    2009年5月,沙特成立了专门打击巫术的“反巫术组织”。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称,这标志着沙特“对打击巫术的痴迷达到了新的高度”。

    据报道,“反巫术组织”的主要工作是调查那些被怀疑是巫师的人,一旦有确凿证据就将其绳之以法。除此之外,该组织还教人们识别巫术,破解巫师的咒语。沙特要求每一位公民,发现有人施行巫术立即报警。

    “反巫术组织”负责人谢赫·阿德尔·法奇在接受《沙特大公报》采访时透露,2009年,沙特人口最多的麦加省至少有118人因施行巫术或“以一种不敬的方式使用《古兰经》”被捕。

    一些国际人权组织表示,这样的做法有“滥捕”之嫌。

    针对外界的“滥捕”指责,法奇解释说,他们不会在接到举报后就实施抓捕,会对被举报者进行详细调查,“搜集到足够的确凿证据后才实行抓捕”。

    “反巫术组织”需要什么样的证据?面对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者抛出的这个问题,法奇给出了答案:“如果嫌疑人买了一只具有某种特征的动物,比如说他买了一只羊,杀掉羊后把羊血涂在自己身上,就可能是在从事巫术活动。”

    截至2011年,“反巫术组织”在沙特各地成立了9个分支机构,处理了586起和巫术有关的案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国际组织“人权观察”派驻约旦的研究员亚当·库格表示,在这些案件中,嫌犯大多是来自非洲、亚洲一些国家的打工者。这些来沙特“淘金”的异乡人一旦与雇主发生争执,就可能被控从事巫术活动。

    “如果他们和雇主发生争执——比如雇主没能按协议支付工资,或工作条件恶劣——而对簿公堂,很有可能被反诉。通常情况下,雇主会控告他们施行巫术或魔法。”库格说,打工者多来自落后且巫术盛行的地区,某些生活习惯会被雇主说成是巫术。一般来说,这些外国人的阿拉伯语都不怎么流利,在法庭上往往不能自如地为自己辩护,“他们有时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什么给了巫术“生存空间”?

    沙特严厉打击巫术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伊斯兰教禁止一切形式的巫术。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教派。现在在沙特占主导地位的瓦哈比教派,形成于18世纪沙特王国创建时期。该教派主张复兴伊斯兰社会,保持伊斯兰教早期的朴素本色,反对多神崇拜和异端邪说。

    美国历史学家、《阿拉伯国家现代史》一书的作者弗拉基米尔·鲍里索维奇·卢特斯基说,阿拉伯半岛早期四分五裂,大大小小的部落割据,每个部落甚至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信仰,巫术大行其道。后来,政教合一的沙特王朝建立,瓦哈比教派在沙特拥有“立国教宗”的地位。

    在瓦哈比教派看来,只有真主安拉才知晓幽冥之事,其他任何人都茫然不知。巫术是非法之徒借助精灵的某种力量,通过咒语等对他人身心施加影响,使其生病、丧命、被操控的行为。因此,在沙特,施行巫术是与强奸、谋杀、抢劫等并列的重罪。巫师更是政府明令禁止的职业。风靡全球的小说《哈利·波特》,因“谈论巫术与魔法”在沙特被禁止发行。

    卢特斯基认为,世俗传统的影响力难以想象,沙特毁掉巫师坟墓、禁止用巫术算命的做法,并没有彻底消灭巫术,巫术和魔法仍有“市场”。在乡村和偏远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低,再加上生活环境封闭,很容易相信精灵鬼怪的存在,给一些巫师用巫术骗取钱财提供了机会。

分享到:

 

沙特“巫术战争”:信主不信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