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欧贸易争端化解,几家欢喜谁人愁?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07日   26 版)

    江苏省赣榆县经济开发区一家能源公司,工人在生产出口欧洲的太阳能光伏产品。

    □图片来源 CFP

    8月6日,欧盟委员会批准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正式开始实施,欧盟不再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同时,美国彭博社报道称,欧盟表示中国已承诺将展开磋商,结束对欧洲葡萄酒的反倾销调查。

    至此,这场历时一年之久、声势浩大的中欧贸易史上最大摩擦,终于以和解落幕。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赞中欧间的光伏贸易僵局被打破,香港《南华早报》则认为,中国光伏产品制造商的江山正面临洗牌。这场原本剑拔弩张的贸易摩擦被轻松化解,到底谁会是真正的受益者?

    “双反”大战耗时一年 和解告终

    从去年7月开始,中欧就打起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双反”大战。欧盟委员会在以德国SolarWorld企业为首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要求下,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今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更严苛的要求是,如果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妥协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这样的惩罚性关税一旦开征,几乎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将彻底断送在欧盟的市场前景。这对中国150多家光伏企业来说,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更关系着40万中国工人的就业。

    当时,中国针锋相对地启动了对欧洲多晶硅和葡萄酒的反倾销调查,双方形势看似剑拔弩张。

    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博弈,就在“缓冲期”即将走到最后关头的7月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5家行业组织宣布,中欧双方已就光伏产品出口达成“价格承诺”。

    所谓的“价格承诺”,就是指双方达成协议,中方承诺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价格不低于某个数字,同时将每年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数量限定在某个范围内。作为交换,欧盟不再对其采取反倾销措施,只不过一旦超出限额,该部分仍需缴纳47.6%的反倾销税,不签署“价格承诺”协议的中国企业,同样需要缴纳反倾销税。

    8月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接受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商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对那些参与该方案的中国企业免征临时反倾销税,中欧双方达成的承诺价格,有助于稳定欧洲光伏组件产业市场。

    8月4日,欧盟委员会再次表示,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达成的协议,得到了28个成员国的一致支持,欧盟就此正式批准相关协议。该协议于8月6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15年底。

    欧盟法律规定,为防止人为操控市场价格的行为,中欧双方都不会公布最低限价和出口年限额的具体数字。

    不过,一位欧盟贸易官员匿名告诉彭博社,该协议将覆盖约90家中国出口商,和约60%的欧盟太阳能电池板市场。中方参与谈判的消息人士则向新加坡《联合早报》透露,最低限价为每瓦0.56欧元,出口限额为每年10亿瓦特。

    化干戈为玉帛 中欧双方共赢

    达成“价格协议”的折中之策看似简单,却是在中欧双方至少两个月的谈判拉锯后,才最终达成。

    长时间拉锯战后,总算迎来了各方都较满意的结果。正如香港《文汇报》所说,这一举措不仅避免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硬着陆”,还让一场原本可能一触即发的贸易战,消饵于无形。

    为达成这一结果,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早在今年5月首访欧盟时,就在瑞士、德国等国积极斡旋,多次表达对此案的关切,以及中国政府的鲜明态度。6月初裁结果发布前夕,他还打电话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希望对方慎重考虑采取制裁性措施。

    澳大利亚“商业观察”网站则报道,为免冒犯中国领导人、失去世界第二号经济体的业务,以德国为首的大多数欧洲政府,也都各自表态游说、警告、反对,极力阻止事态恶化。毕竟,欧洲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对于欧盟,中国的贸易地位仅次于美国。

    彭博社对此评论,能在贸易保护一半时长的期限内,结束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限制,这不仅是中国的胜利,也是德国、英国和其他“利伯维尔场模式(编者注:即自由贸易模式,指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自由买卖,直接交易)”支持者的胜利。法国《回声报》的评论异曲同工:欧中之间的光伏贸易战似乎达成双赢结果。

    协议达成后,无论是中国、欧洲各国政府,还是环境保护主义者,甚至包括欧盟委员会,各方都松了一口气,纷纷表示满意。

    中国商务部认为双方展现了“灵活务实的态度”,德国经济部长菲利普·勒斯勒尔在柏林愉快地表示,“通过谈判找到解决方案远比冲突来得好,后者将对整体经济造成损害”。

    “没有人愿意竖起壁垒反对自由贸易。”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所长韦伯表示,“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令人欣慰。”

    尽管最低价格的限定“妨碍市场增长、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让德国议员、能源专家汉斯-乔塞夫·菲尔有些不满,他还是肯定阻止惩罚性关税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一来“欧洲将能继续发展太阳能发电”。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能源政策部门负责人史蒂芬·辛格则对协议达成举双手欢迎,因为“这个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有关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贸易战”。

    “我们允许对市场期望的一定干预,我们相信这将带来稳定的市场。”曾一心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的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特告诉彭博社,“如果欧洲光伏产业要继续出售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就必须具有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的能力。这是一个自由的市场。”

    中欧间的问题不止这一桩。今年5月,欧盟委员会曾表示,准备针对华为等中国电信网络厂商在欧盟可能存在的补贴和倾销行为展开调查,可能导致惩罚性关税。而光伏产业的成功经验,也许正可以提供借鉴。

    “我们发现的解决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德古赫特表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需要这样有建设性的方法。我们真诚地希望,光伏贸易摩擦中发现的解决方案,能为未来的讨论定下基调。”

    中欧企业相争 消费者得利

    早在此前,英国《金融时报》就曾撰文指出,征收反倾销税不仅会让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受损,结果导致的价格升高也会让欧洲人蒙受损失,尤其是那些购买光伏产品以获得更廉价、更环保能源的消费者。

    但从如今的结果看来,中国企业、欧洲企业和欧洲消费者似乎在协商后的平衡局面下各得其所,实现了各方利益诉求。

    对中国光伏企业加以限制的“价格承诺”协议“有效排除价格竞争”,让欧洲光伏产业在中国光伏企业咄咄紧逼的压力下,赢回一定的市场份额,且获得喘息之机。中国光伏企业虽然遭遇一定挫折,但至少在短期内避免了大的贸易争端,与反倾销税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相比,不失为差强人意的次优选择。

    对欧洲消费者而言,原本价格低廉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虽涨了价,比起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原本要求的每瓦0.8欧元已低了不少。更何况,在每年出口限额的制约下,“僧多粥少”的中国光伏企业会通过在产品质量、服务方面下工夫,来增强竞争优势,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当你可以花一样的价钱,购买来自一线厂家的产品时,为什么要买无名品牌甚至是濒临破产的公司的产品?”美国券商伯恩斯坦的高级分析师迈克尔·帕克向《南华早报》反问道,“10亿瓦特的供应份额将被分配给更大、更著名、更有实力的中国制造商。”

    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HS的首席光伏分析师斯特凡·德·哈恩则预计,在欧洲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中国出口商,将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屋顶安装等更细分的市场,或更依赖于国内、日本和印度市场。

    德古赫特曾提到,在与中国同行的磋商中,他一直牢记这样两个目标:既消除非法倾销对欧盟造成的损害,又保护欧洲用户和消费者从低价光伏产品中获益——现在看来,他的愿望可以算是基本实现了。

    不过,一片皆大欢喜的情境中,欧洲光伏产业却群情激奋,针对“价格承诺”协议传出了强烈的批评声浪。

    7月29日,代表欧洲太阳能设备安装商的“可支付太阳能联盟(AFASE)”,要求欧盟成员国不要接受欧中协议的条件,因为“此类抬价将让欧洲安装商难以负担”。

    据该联盟的消息,自6月实施11.8%的关税以来,欧盟光伏市场已明显崩坏,德国企业Soventix首席执行官普鲁格沙认为,价格的提升将加速过去几个月的负面发展。

    去年在布鲁塞尔提出反倾销申诉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也对此表达了愤怒之情,只不过方向完全不同。他们认为,这一降低最低限价的方案本质是“欧盟向中国妥协”,不仅违法,而且堪称政治丑闻。联盟主席米兰·尼茨克表示,可能就此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

    也许正如《金融时报》所评,该联盟不智地主动挑起这场争端,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分享到:

 

中欧贸易争端化解,几家欢喜谁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