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平宁半岛最棒的户外工作
和意大利牛仔一起放牧
○作者 [英] 尼克·哈斯兰 ○编译 书畅
《
青年参考
》(
2013年07月24日
42
版)
|
对付暴躁的牛群,牛仔们自有策略。 |
|
手持绳钩的牛仔们整装待发 |
|
马雷玛公园里散布着沟渠和湿地 |
在草原、山峦与大海间驰骋,不分季节地与牛群和骏马耳鬓厮磨——亚平宁半岛上最后一群牛仔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挑战,也令男子汉的豪情得以自由挥洒。
一想到可能要在马背上待一整天,我就有点心动过速的感觉。至于意大利朋友先前的忠告,听起来就跟谜语一般:“要想成为好的牛仔,你必须学会用眼睛去偷,随时间流失而学。”此君颇富哲理地补充说,通过近距离接触动物,可以理解和预知它们的行为。“对于那些特别喜欢动物的人来说,这份工作很辛苦,也很危险,但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朝阳升起时策马启程
旅馆位于半山坡上,住客能听到夜莺歌唱。我在黎明时分就起了床,驱车行驶在薄雾笼罩的山路上,向马雷玛自然公园(Maremma Natural Park)进发。这个公园很大,紧贴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平原、山脉、沙丘俱全,还散落着几座中世纪的瞭望塔。最关键的是,意大利最大的国营农场“阿珍达农场”(Azienda Regionale Agricola di Alberese)就位于公园中央,那里的牲口按传统方式饲养——由骑着骏马的托斯卡纳牛仔放牧。
听朋友说牛仔允许游客同行,我当即决定试试。用手机跟他们简单沟通了一下,居然就搞定了。对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我必须是个好骑手,以便跟上他们的节奏。哦,对了,还有一个不算条件的条件,那就是太阳刚露头就必须到农场报名,因为阿珍达正经是个干活儿的地方,不是为观光客特设。
这些牛仔颇有美国西部片的范儿:坚强有力的面孔,扁扁的宽边软帽,骑手帽则绑在马鞍上。打过招呼,他们告诉我,为我准备的马儿“考迪尔”训练有素,能对骑手的肢体语言做出回应,单手握缰绳即可。40多岁的斯台法诺·帕文健壮结实,自得地说:“这样,你就能腾出另一只手来拿绳钩,有了它,相当于多长了一条胳膊,你很快会见识到的。”
早上7点刚过,我们已开始策马在阿珍达农场里巡视,这是牛仔们每天的头一项工作。阿莱索·莫罗尼是个挺有意思的家伙,此刻,他正探出身体,弯腰用绳钩打开沉重的栅栏门,一边如数家珍地跟我讲:“我们有500多头牛,其中100头母牛生了小牛犊,或者即将生产。另外,还有20多头公牛和60匹马。我们对牲口实施‘一对一服务’,甚至知道每一头牛的名号,要理解和熟悉这么多动物的性格和脾气,可是不能偷懒的。”
新生代牛仔学历不低
灰色的马雷玛纳牛个头硕大,号称欧洲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雄性更加魁梧,体重近一吨,又大又尖的角威猛异常。众目睽睽之下,领头的公牛十分警觉,我们每走一步,它都要抬头瞧一眼。不过,按照阿莱桑德罗·桑丁的说法,最危险的倒不是公牛,而是身边有小牛犊的母牛,一旦觉得你要伤害它们的孩子,它们就会发动袭击,常常让生人措手不及。
3位牛仔吆喝着驱动座驾,围着牛群小跑起来,逐渐把它们聚拢在一起;帕文非常熟练地把一头小牛带离大部队,后者前天晚上才来到这个世界,残余的脐带依稀可见。帕文灵巧地用绳钩绑住它的后腿,然后紧紧抓住绳子,莫罗尼见状飞快地跳下马背,把一个标签固定在牛犊的耳朵上。也许是不习惯,也许是感到疼痛,小牛发出哞哞的抗议声。而在另一边,桑丁早已把它的妈妈牢牢牵住,以防母牛冲过去制造麻烦。我呢?骑在“考迪尔”背上,离开3名牛仔大约10头牛的距离,不错眼珠地盯着这场好戏,但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
意大利牛仔“buttero”一词源自希腊和拉丁语,他们从事的是亚平宁半岛上最古老的户外工作之一,自伊特鲁里亚(意大利古国名)时代就在天地间追奔逐北,如今只剩下我面前这一群。身处狂风暴雨中与脾性乖戾的牲口打交道,在他们看来就像吃饭睡觉般寻常。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是,每位牛仔的马夹口袋里都装着小笔记本,莫罗尼也不例外,他把标签固定好,掏出小本把那头小牛犊的号码记下,我不禁赞叹,新生代的牛仔不仅胆大,而且心细。
休息的当口,莫罗尼指着远处的山峰拉开了话匣子:“我以前是锡耶纳大学的一名研究员,天天在实验室里与各种设备打交道,为了来阿珍达农场放牛,把一切都放弃了。不论冬天或者夏天,不论炎热或者酷寒,我丝毫不觉得辛苦。每天都不一样,都会有独特的体验。如果你决定长期从事牛仔工作,必定会对这样的生活充满激情。”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大家好似乘着风,轻快地掠过一块块田地,有的达1公里宽,先是查看牛群,而后查看马匹。牛仔们与各自的坐骑融为一体,看上去是那样悠闲、淡定,我加快速度,试图赶上牛仔们的节奏,很快,肌肉便开始不习惯了,隐隐作痛起来。
自信来自对拍档的信任
马雷玛公园原本是沼泽地。上世纪20年代,人们把水排干,开垦出万顷良田。不过,农场中的沟渠依然不少,跨越这些障碍时,里面的水不时没到马肚子。这儿不仅水多,淤泥也相当深,身处如此泥泞不堪的地方,不要说吉普车,就连全地形越野车也无法通行。然而,我们的坐骑都敏捷得令人吃惊,在草甸与泥潭间游走好似如履平地,一口气来到翁布罗内(Ombrone)河口才停下脚步。莫罗尼翻身下马,拿出工具,开始修理松动的铁丝网。
沙滩上有几棵残树,经过风吹雨淋,树桩已经发白。莫罗尼忙完手头的活计,凑过来解释道,马雷玛的地形不一般,而且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去年11月的雨季期间,翁布罗内河决口,洪水泛滥,牧场的积水深达1米,牛仔们奋力把几匹母马救到山丘上。
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仍心有余悸:“我们逆着激流行走了1公里多,有时水都到了马鞍。马儿从不愿意把蹄子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洪水完全是墨黑的,夹杂着树枝和各种异物,那种状况通常只会在噩梦里出现,可我们还是设法救出了马匹。这也说明,牛仔与他们的拍档之间存在信任。”倾听着松林间的阵阵蝉鸣,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当时的情景。
眼看日过中天,不知不觉地,我已在马背上待了差不多5个小时,奔走了几十公里。一路小跑回到牧场,我感谢牛仔们的悉心照顾。莫罗尼爽快地夸奖道:“骑得不错,欢迎再来!”我挥了挥手,径直走向汽车,只希望他们不会注意到,我的脚步已变得蹒跚。
在归途中的阿尔比雷兹村(Alberese),我在路边小店买了些马雷玛纳牛肉,加上一瓶当地人自酿的葡萄酒,权当是晚饭前的加餐。路边的几处温泉则纯属意外之喜,早在伊特鲁里亚时代,这些温泉就被百姓用于放松身心,水气氤氲,无比诱人。
在树荫下飞快地换好衣服,我将身躯浸入温水,大半天累积的疼痛和酸胀立即得到缓解。仰望万里无云的蓝天,回想起和牛仔们并肩驰骋的一幕幕,这一天真是过得太充实了。
□英国《金融时报》
在草原、山峦与大海间驰骋,不分季节地与牛群和骏马耳鬓厮磨——亚平宁半岛上最后一群牛仔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挑战,也令男子汉的豪情得以自由挥洒。
一想到可能要在马背上待一整天,我就有点心动过速的感觉。至于意大利朋友先前的忠告,听起来就跟谜语一般:“要想成为好的牛仔,你必须学会用眼睛去偷,随时间流失而学。”此君颇富哲理地补充说,通过近距离接触动物,可以理解和预知它们的行为。“对于那些特别喜欢动物的人来说,这份工作很辛苦,也很危险,但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朝阳升起时策马启程
旅馆位于半山坡上,住客能听到夜莺歌唱。我在黎明时分就起了床,驱车行驶在薄雾笼罩的山路上,向马雷玛自然公园(Maremma Natural Park)进发。这个公园很大,紧贴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平原、山脉、沙丘俱全,还散落着几座中世纪的瞭望塔。最关键的是,意大利最大的国营农场“阿珍达农场”(Azienda Regionale Agricola di Alberese)就位于公园中央,那里的牲口按传统方式饲养——由骑着骏马的托斯卡纳牛仔放牧。
听朋友说牛仔允许游客同行,我当即决定试试。用手机跟他们简单沟通了一下,居然就搞定了。对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我必须是个好骑手,以便跟上他们的节奏。哦,对了,还有一个不算条件的条件,那就是太阳刚露头就必须到农场报名,因为阿珍达正经是个干活儿的地方,不是为观光客特设。
这些牛仔颇有美国西部片的范儿:坚强有力的面孔,扁扁的宽边软帽,骑手帽则绑在马鞍上。打过招呼,他们告诉我,为我准备的马儿“考迪尔”训练有素,能对骑手的肢体语言做出回应,单手握缰绳即可。40多岁的斯台法诺·帕文健壮结实,自得地说:“这样,你就能腾出另一只手来拿绳钩,有了它,相当于多长了一条胳膊,你很快会见识到的。”
早上7点刚过,我们已开始策马在阿珍达农场里巡视,这是牛仔们每天的头一项工作。阿莱索·莫罗尼是个挺有意思的家伙,此刻,他正探出身体,弯腰用绳钩打开沉重的栅栏门,一边如数家珍地跟我讲:“我们有500多头牛,其中100头母牛生了小牛犊,或者即将生产。另外,还有20多头公牛和60匹马。我们对牲口实施‘一对一服务’,甚至知道每一头牛的名号,要理解和熟悉这么多动物的性格和脾气,可是不能偷懒的。”
新生代牛仔学历不低
灰色的马雷玛纳牛个头硕大,号称欧洲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雄性更加魁梧,体重近一吨,又大又尖的角威猛异常。众目睽睽之下,领头的公牛十分警觉,我们每走一步,它都要抬头瞧一眼。不过,按照阿莱桑德罗·桑丁的说法,最危险的倒不是公牛,而是身边有小牛犊的母牛,一旦觉得你要伤害它们的孩子,它们就会发动袭击,常常让生人措手不及。
3位牛仔吆喝着驱动座驾,围着牛群小跑起来,逐渐把它们聚拢在一起;帕文非常熟练地把一头小牛带离大部队,后者前天晚上才来到这个世界,残余的脐带依稀可见。帕文灵巧地用绳钩绑住它的后腿,然后紧紧抓住绳子,莫罗尼见状飞快地跳下马背,把一个标签固定在牛犊的耳朵上。也许是不习惯,也许是感到疼痛,小牛发出哞哞的抗议声。而在另一边,桑丁早已把它的妈妈牢牢牵住,以防母牛冲过去制造麻烦。我呢?骑在“考迪尔”背上,离开3名牛仔大约10头牛的距离,不错眼珠地盯着这场好戏,但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
意大利牛仔“buttero”一词源自希腊和拉丁语,他们从事的是亚平宁半岛上最古老的户外工作之一,自伊特鲁里亚(意大利古国名)时代就在天地间追奔逐北,如今只剩下我面前这一群。身处狂风暴雨中与脾性乖戾的牲口打交道,在他们看来就像吃饭睡觉般寻常。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是,每位牛仔的马夹口袋里都装着小笔记本,莫罗尼也不例外,他把标签固定好,掏出小本把那头小牛犊的号码记下,我不禁赞叹,新生代的牛仔不仅胆大,而且心细。
休息的当口,莫罗尼指着远处的山峰拉开了话匣子:“我以前是锡耶纳大学的一名研究员,天天在实验室里与各种设备打交道,为了来阿珍达农场放牛,把一切都放弃了。不论冬天或者夏天,不论炎热或者酷寒,我丝毫不觉得辛苦。每天都不一样,都会有独特的体验。如果你决定长期从事牛仔工作,必定会对这样的生活充满激情。”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大家好似乘着风,轻快地掠过一块块田地,有的达1公里宽,先是查看牛群,而后查看马匹。牛仔们与各自的坐骑融为一体,看上去是那样悠闲、淡定,我加快速度,试图赶上牛仔们的节奏,很快,肌肉便开始不习惯了,隐隐作痛起来。
自信来自对拍档的信任
马雷玛公园原本是沼泽地。上世纪20年代,人们把水排干,开垦出万顷良田。不过,农场中的沟渠依然不少,跨越这些障碍时,里面的水不时没到马肚子。这儿不仅水多,淤泥也相当深,身处如此泥泞不堪的地方,不要说吉普车,就连全地形越野车也无法通行。然而,我们的坐骑都敏捷得令人吃惊,在草甸与泥潭间游走好似如履平地,一口气来到翁布罗内(Ombrone)河口才停下脚步。莫罗尼翻身下马,拿出工具,开始修理松动的铁丝网。
沙滩上有几棵残树,经过风吹雨淋,树桩已经发白。莫罗尼忙完手头的活计,凑过来解释道,马雷玛的地形不一般,而且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去年11月的雨季期间,翁布罗内河决口,洪水泛滥,牧场的积水深达1米,牛仔们奋力把几匹母马救到山丘上。
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仍心有余悸:“我们逆着激流行走了1公里多,有时水都到了马鞍。马儿从不愿意把蹄子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洪水完全是墨黑的,夹杂着树枝和各种异物,那种状况通常只会在噩梦里出现,可我们还是设法救出了马匹。这也说明,牛仔与他们的拍档之间存在信任。”倾听着松林间的阵阵蝉鸣,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当时的情景。
眼看日过中天,不知不觉地,我已在马背上待了差不多5个小时,奔走了几十公里。一路小跑回到牧场,我感谢牛仔们的悉心照顾。莫罗尼爽快地夸奖道:“骑得不错,欢迎再来!”我挥了挥手,径直走向汽车,只希望他们不会注意到,我的脚步已变得蹒跚。
在归途中的阿尔比雷兹村(Alberese),我在路边小店买了些马雷玛纳牛肉,加上一瓶当地人自酿的葡萄酒,权当是晚饭前的加餐。路边的几处温泉则纯属意外之喜,早在伊特鲁里亚时代,这些温泉就被百姓用于放松身心,水气氤氲,无比诱人。
在树荫下飞快地换好衣服,我将身躯浸入温水,大半天累积的疼痛和酸胀立即得到缓解。仰望万里无云的蓝天,回想起和牛仔们并肩驰骋的一幕幕,这一天真是过得太充实了。
□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