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火山大道”焕发第二春
厄瓜多尔:铁轨上巡游安第斯山
○作者 [英] 阿马尔·格罗弗 ○编译 刘雅芳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19日
42
版)
列车小心翼翼地驶过“魔鬼之鼻”
圣奥古斯汀卡洛庄园里成群的美洲鸵
在瓜莫特镇,人们就在路轨近旁穿梭。
颜色鲜艳的“巡游列车”驶过火山脚下
在厄瓜多尔,一条拥有百年历史的铁路正焕发第二春。从首都基多启程,穿越安第斯山脉,奔向太平洋之滨,旅客们用怀旧色彩十足的方式体验沿途的风土人情。
将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单调沉闷的市区抛在身后,列车哐啷哐啷地一路南行,驶上了色彩斑斓的“火山大道(Avenue of the Volcanoes)”。这条路是为纪念德国探险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修建的,之所以被冠以“火山”之名,是因为它穿越了安第斯山的地质活跃带。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只见海拔5897米的科多帕希(Cotopaxi)山白雪盖顶,仿佛向红色的车厢张开怀抱。
我搭乘的这列火车叫Tren Crucero,意为“巡游列车”。它脚下的轨道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连接着基多和太平洋沿岸的商业中心瓜亚基尔。回溯到19世纪末,这条铁路的修建可谓难比登天,令负责施工的美国人哈曼兄弟费尽心血。哥儿俩一个是经验丰富的筑路工,一个是西点培养的工程师。全长278英里的铁路于1908年投入运营后,他们载誉无数;对当时的厄瓜多尔来说,铁路则成为现代化的象征,让两个城市间的旅行变得快捷方便。
火车需要持续的资金和后勤支持。横穿安第斯山脉的公路状况改善后,铁路运输逐步退居二线。20世纪70年代中期,背包客依然喜欢坐在火车顶部,饱览沿途胜景——譬如著名的“魔鬼之鼻”(Devil’s Nose),在那里,铁路犹如在深邃的峡谷中飞行。然而,当时的政府没有看到其中的商业价值,加上意外频发,“车顶冒险”不得不拉上帷幕。
2008年,借这条铁路通车100周年的契机,厄瓜多尔政府宣布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修复计划。自那以后,这条可敬的铁路及其古老的沿途车站陆续获得了约2.8亿美元的投资,当地媒体将“火山大道”的重生称赞为“一个新的民族自豪”。
“左边是火山,右边还是火山”
我之前数次乘火车旅行,不过,厄瓜多尔的创举据说是拉美地区的独一份。列车驶近市镇街道、居民住宅和公园时,许多人停下来注视着我们,欢呼着挥手致意,由此可见,这个项目在公众中的支持度很高。每趟“巡游列车”有4节车箱,载客54人;比较特殊的是,旅客们并不被要求留在车上睡觉、吃饭,而是被允许在途中的宾馆饭店休息。
火车慢慢驶入一道葱郁的山谷,玉米地、马铃薯地和蚕豆地间点缀着桉树和松树。导游玛丽亚·加塞斯拉开话匣子,向我们介绍起厄瓜多尔的地形地貌。就像洪堡于19世纪第一个10年初,在探险过程中记载的一样,“左边是火山,右边还是火山”。
我早就知道,基多人对皮钦查(Pichincha)火山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后者像幽灵一样漂浮在首都上空,上一次“发飙”是在1999年,令整座城市被数英寸厚的火山灰覆盖。但如今,人们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科多帕希山上,尽管从1904年以来都很安静,有人自称发现了它逐步复苏的征兆。说起来,科多帕希这个名字是盖丘亚人和玛雅人文字的结合,意为“月之颈”,象征着一种极其罕见的天象:月亮短暂地在火山口正上方“歇脚”。
抵达埃尔博利彻(El Boliche)站,我才意识到,这里的海拔高度已达3500米。接下来,我们每天将在火车上待3至5小时,停车时则到附近乡野做短途旅行。云雾在铁轨两边翻滚,涌向火山脚下。目力所及的山坡上有处庇护所,徒步旅行者可以从那里前往顶峰。
附近的圣奥古斯汀卡洛庄园 (Hacienda San Agustin de Callo)号称厄瓜多尔最古老的饭店。始建于15世纪的它原本是印加帝国贵族的行宫,炭灰色的石墙十分牢固,每块石头都切割得非常完美,且没有用灰泥粘合,骄傲地展示着印加人巧夺天工的建筑技术。随着殖民者到来,庄园先是成为女子修道院,后经进一步扩建,变身为豪华酒店。
庄园目前的主人米扬·普拉扎,是厄瓜多尔一位前总统的亲戚。从庄园的窗子里往外一看,科多帕希山就在近旁,大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担忧。普拉扎女士似乎洞悉了我们的想法,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印加人之所以敢把行宫建在火山口附近,是因为他们明白,从火山口中喷出的灰烬会落入任何一面的山谷沟壑,这儿却是惟一的制高点。”
玫瑰之乡与采冰老者
次日,汽笛长啸,火车的行驶路线逐渐转向与安第斯山脉平行。加塞斯设法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不断变化的植被上。说来有趣,这趟行程要穿过7个截然不同的气候带。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比较干燥,能够看到胡椒树和胡桃树,还有龙舌兰和蒲苇,更让旅客们激动的是,到处都盛开着厄瓜多尔最重要的出口作物之一——玫瑰。
在拉塔昆加(Latacunga)附近的一处玫瑰园,经理罗伯特·奈瓦多表示,全国有近600个玫瑰园,每年出口约68万吨玫瑰。“诸多条件让厄瓜多尔特别适合种植玫瑰,从海拔高度到光照,再到气温,最棒的是,即便在海拔3300米的地方,也不会出现霜冻。”
漫步在花房间,只见工人们忙着把花加以捆扎包装。一名领班告诉我们,俄罗斯客户更喜欢长颈玫瑰,比如“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英国人对颜色不太在意,而是更注重花朵的芳香。有人问他,有没有送过妻子玫瑰?对方轻轻一笑:“从来没有。”
下午晚些时候,火车驶过此行中最可爱的一段路程。我喝了几杯玛奇朵咖啡,便早早去观光车厢占好位置,坐在半露天的观景台上,任夕阳抚摸面颊,微风吹动须发。
山坡一侧,头戴毛毡帽的妇女在被果园隔开的田间忙碌,牛儿懒洋洋地咀嚼着草料,不时抬头瞧瞧驶过的列车,几间小木屋散落在无垠的旷野中。又穿过一道狭长的山谷,铁路转了个弯奔向乌尔韦纳(Urbina),后者海拔3609米,是“火山大道”上最高的车站。
在那里,我们遇见了巴尔塔扎·乌斯查,他是一位吃苦耐劳的盖丘亚印第安人,年已69岁,人称最后的冰商。每周两次,他牵着驴爬到雪线以上的山坡取冰,再运到附近的市场上出售。这种天然冰比任何冷藏库里的人造冰都纯净,品质更高。采冰工作辛苦至极且回报很少,他却干了半个多世纪,我们都对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感佩不已。
在悬崖峭壁间风驰电掣
如果说乌斯查老人代表着一种高尚但渐渐流失的安第斯传统,瓜莫特(Guamote)的集市则显示盖丘亚人的社区仍然充满活力。熙熙攘攘的货摊和饭馆紧贴着路轨搭建——车站及附属广场修复后,那里的街道就被生意人所充斥,他们出售工具、炊具、水果、布匹、粮食、牲口等,一切都那么喜庆,也充满了乡土气息,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真实。
火车司机和机械师来到车厢里,我们被告知,“魔鬼之鼻”离此不远。尽管这个著名景点只有500米跨度,却要列车近乎垂直地下降两公里才能看到。加塞斯如数家珍地讲起无奇不有的路段名称,包括“金块路”,让人想起20世纪初淘金者们在荒原上的传奇故事。
进行了最后一次机械检查,火车笔直地向令人惊恐的峡谷裂缝冲去。车厢盘旋着,飞也似地跨过了昌昌河(Chanchan River),有几分钟简直是在悬崖峭壁上跳来蹦去。坡度很陡不说,还有几处铁轨沿“Z”字形突然向原来的方向返驶,在山坡上千回百折。
不知过了多久,列车总算有惊无险地在充满水汽的平原上“着陆”,香蕉和可可种植园占满了视野。极目远眺,似乎可以看到波光闪烁的太平洋,目的地瓜亚基尔已然不远。
这是我在厄瓜多尔最难忘的经历。即便从基多自驾前往瓜亚基尔只需一天,乘火车巡游的优点依然不言而喻:更闲适,可以让你更充分地体验一路上的万种风情。
□英国《金融时报》
在厄瓜多尔,一条拥有百年历史的铁路正焕发第二春。从首都基多启程,穿越安第斯山脉,奔向太平洋之滨,旅客们用怀旧色彩十足的方式体验沿途的风土人情。
将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单调沉闷的市区抛在身后,列车哐啷哐啷地一路南行,驶上了色彩斑斓的“火山大道(Avenue of the Volcanoes)”。这条路是为纪念德国探险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修建的,之所以被冠以“火山”之名,是因为它穿越了安第斯山的地质活跃带。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只见海拔5897米的科多帕希(Cotopaxi)山白雪盖顶,仿佛向红色的车厢张开怀抱。
我搭乘的这列火车叫Tren Crucero,意为“巡游列车”。它脚下的轨道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连接着基多和太平洋沿岸的商业中心瓜亚基尔。回溯到19世纪末,这条铁路的修建可谓难比登天,令负责施工的美国人哈曼兄弟费尽心血。哥儿俩一个是经验丰富的筑路工,一个是西点培养的工程师。全长278英里的铁路于1908年投入运营后,他们载誉无数;对当时的厄瓜多尔来说,铁路则成为现代化的象征,让两个城市间的旅行变得快捷方便。
火车需要持续的资金和后勤支持。横穿安第斯山脉的公路状况改善后,铁路运输逐步退居二线。20世纪70年代中期,背包客依然喜欢坐在火车顶部,饱览沿途胜景——譬如著名的“魔鬼之鼻”(Devil’s Nose),在那里,铁路犹如在深邃的峡谷中飞行。然而,当时的政府没有看到其中的商业价值,加上意外频发,“车顶冒险”不得不拉上帷幕。
2008年,借这条铁路通车100周年的契机,厄瓜多尔政府宣布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修复计划。自那以后,这条可敬的铁路及其古老的沿途车站陆续获得了约2.8亿美元的投资,当地媒体将“火山大道”的重生称赞为“一个新的民族自豪”。
“左边是火山,右边还是火山”
我之前数次乘火车旅行,不过,厄瓜多尔的创举据说是拉美地区的独一份。列车驶近市镇街道、居民住宅和公园时,许多人停下来注视着我们,欢呼着挥手致意,由此可见,这个项目在公众中的支持度很高。每趟“巡游列车”有4节车箱,载客54人;比较特殊的是,旅客们并不被要求留在车上睡觉、吃饭,而是被允许在途中的宾馆饭店休息。
火车慢慢驶入一道葱郁的山谷,玉米地、马铃薯地和蚕豆地间点缀着桉树和松树。导游玛丽亚·加塞斯拉开话匣子,向我们介绍起厄瓜多尔的地形地貌。就像洪堡于19世纪第一个10年初,在探险过程中记载的一样,“左边是火山,右边还是火山”。
我早就知道,基多人对皮钦查(Pichincha)火山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后者像幽灵一样漂浮在首都上空,上一次“发飙”是在1999年,令整座城市被数英寸厚的火山灰覆盖。但如今,人们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科多帕希山上,尽管从1904年以来都很安静,有人自称发现了它逐步复苏的征兆。说起来,科多帕希这个名字是盖丘亚人和玛雅人文字的结合,意为“月之颈”,象征着一种极其罕见的天象:月亮短暂地在火山口正上方“歇脚”。
抵达埃尔博利彻(El Boliche)站,我才意识到,这里的海拔高度已达3500米。接下来,我们每天将在火车上待3至5小时,停车时则到附近乡野做短途旅行。云雾在铁轨两边翻滚,涌向火山脚下。目力所及的山坡上有处庇护所,徒步旅行者可以从那里前往顶峰。
附近的圣奥古斯汀卡洛庄园 (Hacienda San Agustin de Callo)号称厄瓜多尔最古老的饭店。始建于15世纪的它原本是印加帝国贵族的行宫,炭灰色的石墙十分牢固,每块石头都切割得非常完美,且没有用灰泥粘合,骄傲地展示着印加人巧夺天工的建筑技术。随着殖民者到来,庄园先是成为女子修道院,后经进一步扩建,变身为豪华酒店。
庄园目前的主人米扬·普拉扎,是厄瓜多尔一位前总统的亲戚。从庄园的窗子里往外一看,科多帕希山就在近旁,大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担忧。普拉扎女士似乎洞悉了我们的想法,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印加人之所以敢把行宫建在火山口附近,是因为他们明白,从火山口中喷出的灰烬会落入任何一面的山谷沟壑,这儿却是惟一的制高点。”
玫瑰之乡与采冰老者
次日,汽笛长啸,火车的行驶路线逐渐转向与安第斯山脉平行。加塞斯设法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不断变化的植被上。说来有趣,这趟行程要穿过7个截然不同的气候带。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比较干燥,能够看到胡椒树和胡桃树,还有龙舌兰和蒲苇,更让旅客们激动的是,到处都盛开着厄瓜多尔最重要的出口作物之一——玫瑰。
在拉塔昆加(Latacunga)附近的一处玫瑰园,经理罗伯特·奈瓦多表示,全国有近600个玫瑰园,每年出口约68万吨玫瑰。“诸多条件让厄瓜多尔特别适合种植玫瑰,从海拔高度到光照,再到气温,最棒的是,即便在海拔3300米的地方,也不会出现霜冻。”
漫步在花房间,只见工人们忙着把花加以捆扎包装。一名领班告诉我们,俄罗斯客户更喜欢长颈玫瑰,比如“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英国人对颜色不太在意,而是更注重花朵的芳香。有人问他,有没有送过妻子玫瑰?对方轻轻一笑:“从来没有。”
下午晚些时候,火车驶过此行中最可爱的一段路程。我喝了几杯玛奇朵咖啡,便早早去观光车厢占好位置,坐在半露天的观景台上,任夕阳抚摸面颊,微风吹动须发。
山坡一侧,头戴毛毡帽的妇女在被果园隔开的田间忙碌,牛儿懒洋洋地咀嚼着草料,不时抬头瞧瞧驶过的列车,几间小木屋散落在无垠的旷野中。又穿过一道狭长的山谷,铁路转了个弯奔向乌尔韦纳(Urbina),后者海拔3609米,是“火山大道”上最高的车站。
在那里,我们遇见了巴尔塔扎·乌斯查,他是一位吃苦耐劳的盖丘亚印第安人,年已69岁,人称最后的冰商。每周两次,他牵着驴爬到雪线以上的山坡取冰,再运到附近的市场上出售。这种天然冰比任何冷藏库里的人造冰都纯净,品质更高。采冰工作辛苦至极且回报很少,他却干了半个多世纪,我们都对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感佩不已。
在悬崖峭壁间风驰电掣
如果说乌斯查老人代表着一种高尚但渐渐流失的安第斯传统,瓜莫特(Guamote)的集市则显示盖丘亚人的社区仍然充满活力。熙熙攘攘的货摊和饭馆紧贴着路轨搭建——车站及附属广场修复后,那里的街道就被生意人所充斥,他们出售工具、炊具、水果、布匹、粮食、牲口等,一切都那么喜庆,也充满了乡土气息,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真实。
火车司机和机械师来到车厢里,我们被告知,“魔鬼之鼻”离此不远。尽管这个著名景点只有500米跨度,却要列车近乎垂直地下降两公里才能看到。加塞斯如数家珍地讲起无奇不有的路段名称,包括“金块路”,让人想起20世纪初淘金者们在荒原上的传奇故事。
进行了最后一次机械检查,火车笔直地向令人惊恐的峡谷裂缝冲去。车厢盘旋着,飞也似地跨过了昌昌河(Chanchan River),有几分钟简直是在悬崖峭壁上跳来蹦去。坡度很陡不说,还有几处铁轨沿“Z”字形突然向原来的方向返驶,在山坡上千回百折。
不知过了多久,列车总算有惊无险地在充满水汽的平原上“着陆”,香蕉和可可种植园占满了视野。极目远眺,似乎可以看到波光闪烁的太平洋,目的地瓜亚基尔已然不远。
这是我在厄瓜多尔最难忘的经历。即便从基多自驾前往瓜亚基尔只需一天,乘火车巡游的优点依然不言而喻:更闲适,可以让你更充分地体验一路上的万种风情。
□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