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国际社会看伊朗大选——

“新总统”能否带来“新伊朗”

○本报记者 庄庆鸿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19日   07 版)

    6月16日,当地民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庆祝鲁哈尼当选。西方世界对他的当选虽不至于如此兴奋,却也普遍持欢迎态度,认为他有助于改善伊朗同西方的关系。

    西方媒体普遍对鲁哈尼持欢迎态度。

    德国《明镜周刊》6月17日报道,伊朗新总统鲁哈尼的当选,预示着伊朗有望在核问题上与西方达成共识,结束长达8年的对峙,西方国家应把握好这一机会。

    显然,在西方媒体看来,伊朗正迎来一个可能改变对外关系的新契机。

    “如果从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局势出发,鲁哈尼也许是最理想人选。所有竞选者中,他最有希望打破伊朗核问题僵局。”鲁哈尼15日胜选当天,美国《华盛顿邮报》就毫不掩饰地说。

    西方:伊朗迎来“与以往不同的未来”

    “这场选举带来一个新机遇,那些宣扬民主和自由对话的国家,应带着敬意与伊朗人民对话,承认伊朗的权利,那样才能得到伊朗的适当回应。”鲁哈尼6月15日说。

    就在半个月前,总统候选人名单的出炉还让人慨叹,新总统可能会是强硬保守派当家。这使得一些西方国家提前发出了指责之声。

    还没等大选结果出来,美国就已提前表明了对伊朗大选的不满。《澳大利亚人报》报道,美国的伊核谈判首席代表谢尔曼在6月初的一场听证会上批评说:“这场大选对伊朗人民来说是不平等、不公正、缺乏代表性的,他们的政府和领导人本该做得更好。”

    而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也毫不示弱。在投下自己的神圣一票后,他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表示:“最近我听说,美国有人声称,将不接受伊朗的这次选举。伊朗对此不予理睬。”

    如今,温和保守派鲁哈尼的上台,在西方世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6月15日当晚,英国就向鲁哈尼发出了祝贺。英国外交部敦促他为伊朗带来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未来”,而非新一轮的僵局和争执。“希望鲁哈尼当选后,能有效打消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野心的担忧,为伊朗开创更有建设性、更广泛的外交关系,为伊朗人民提升政治权力和人权环境。”英国外交部发言人说。

    美国的措辞也显得温和了许多。白宫发言人卡尼说:“我们期待伊朗政府将听取伊朗人民的意志,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这个温和的神职人员上台,把伊朗推到了非凡的政治转型边缘。”英国《观察家报》这样评价,“他的成功大大鼓舞了改革者们。在内贾德8年的铁腕统治下,改革派曾一度绝望。”

    “强硬派仍控制着伊朗政治的关键环节,但中间派和改革派已证明,即使牌面很差,他们仍可凭借民众的支持翻盘。”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美国伊朗人大会”主席崔塔·帕西说。

    “节制和正义,而非极端主义”的路线

    温和保守派的上台,意味着伊朗未来会有怎样的外交政策导向?

    美联社评价说,鲁哈尼勾勒出的政治路线,证明他走的是一条“中庸”路线。在当选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鲁哈尼表示,他将欢迎西方国家,缓和紧张局势。“我们必须加强伊朗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互信。”

    但他同时确认,绝不会支持停止伊朗的铀浓缩计划。这是伊朗与世界强国之间谈判的关键障碍,这位新总统显然不准备以一己之力把它搬开。

    这位前核谈判代表,说着西方熟悉的外交语言:“伊朗没做任何该被制裁的事,我们一直在国际框架内行动。如果说西方制裁伊朗带来了任何好处,那就是对以色列有利,别人都有失无得。”

    由于在核谈判中的引领作用,鲁哈尼从2003年以来就被伊朗和中东媒体称为“外交强人”,这一绰号展现出对鲁哈尼外交才能的肯定。

    今天,鲁哈尼终以总统的身份承诺——将“逐步安抚西方对伊朗核问题的担忧”。“第一步,伊朗将表现出更大的透明度。对此,我们已准备好,且将证明伊朗的行动完全在国际框架内。”“第二步是促进相互信任。而西方国家的第一步是停止施加新的制裁,然后逐步减少现有的制裁。”

    “我们将遵循节制和正义的路线,而非极端主义。”鲁哈尼说。

    有记者问及“伊朗政府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间的联盟”,但鲁哈尼回避了这一问题:“我们反对外国干涉。我们希望通过地区和世界各国的合作,一同努力结束内战,恢复叙利亚的稳定与安宁。”

    实际上,在伊朗核计划、和西方关系等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伊朗总统并未被授予决定权。决定权依然掌握在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和强大的伊朗军方手中。但目前,军方已对鲁哈尼展现出欢迎态度。

    而且,美联社评论说,“新总统还可善用他作为神职人员、温和派的影响力,努力动摇现有政策。”

    他的当选,无形中提升了伊朗的国际形象

    西方媒体认为,作为温和保守派的鲁哈尼,在政治上主张开放和重建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很可能是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一剂良药”。

    《观察家报》称,他被一些欧美外交官员描述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外交家和政治家”。

    与鲁哈尼有过接触的前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形容他“热情友好,吸引人,比履历表上显示的能干得多”。“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他打交道不容易,但还是能进行平等的对话。”

    斯特劳认为,鲁哈尼获得高票“证明伊朗人迫切渴望摆脱过去自我封闭的做法,希望与西方建立更有建设性的关系。”“对目前的伊朗和国际局势来说,鲁哈尼当选是一个重要、可喜的结果,我一直为此祈祷。”斯特劳说。

    但在大选期间,美国政府再次加强对伊朗的压力,宣布对伊朗的货币和汽车产业实施新的制裁。新措施可能进一步削弱伊朗货币里亚尔的竞争力,在过去一年里,里亚尔已贬值近一半。新制裁将加剧伊朗的通货膨胀,导致更多的失业。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限制,已使伊朗基本日用品和食品的价格飙升,并造成伊朗青年大量失业。

    但鲁哈尼的出现,已无形中提升了这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他还没推动任何实质的经济措施,当选当天,里亚尔兑美元的汇率就至少回升了6%。

    他在电视上发表讲话:“从现在开始的新阶段,将给伊朗带来理性和克制,也将带来和平、稳定和希望。”

    “鲁哈尼可能不是理想的改革派候选人,他的总统任期也让他不太可能彻底改变伊朗。但他的胜利可说是一个强烈信号,代表伊朗人对现状的不满。”一位推特网民评论。

    “大选结果表明,伊朗人已极度渴求变革。”穆萨维扬说。1997~2005年,他曾在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鲁哈尼的副手。

    对新总统的国际姿态,美联社的期待更为笃定:“作为伊朗主要的国际特使,我们几乎可以肯定,鲁哈尼会呈现出一个崭新姿态,区别于他好斗的前任内贾德。”

分享到:

 

“新总统”能否带来“新伊朗”
核问题上,鲁哈尼更对西方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