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5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重组“全球化造车基因”:

东风与日产的花都实验

○本报记者 众石 《 青年参考 》( 2013年05月29日   48 版)

    10年前,广州花都区遍布庄稼地。后来成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的任勇和他的风神团队,在这个似乎偏离主战场的地方“落草为寇”。

    10年后,全球第四大车企雷诺-日产联盟里,生产规模和效率都排名第一的造车工厂在花都落户。东风日产跻身行业前五,累计产销400万辆,年产值近千亿。

    东风日产的团队中,有些人被戏称为“三无”:既非来自东风,亦非来自日产,甚至无专业背景。曾经卖电脑、手机和洗发水的他们会聚于此,开创汽车营销“跨界”融合的先声。

    表面上,东风日产在业内以“狼性”著称。他们造车、卖车,就像打一场“肉搏战”,不给对手喘息之机。

    实质上,经历了民企、日企、国企不同基因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东风日产把领先半步、快速反应、高效执行、客户至上的行动原则,变成了本能。

    “我们从不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比激情和斗志更重要的是策略和方法,愚勇只会害人害己。富有前瞻性的变革是制胜的基础。”任勇如是说。

    花都就像一个实验室。当全球化造车运动推进到中国,这个实验室里爆发了基因重组。从汽车工业的全球迁徙路线与中国工业化的历史演进征途中,各类“遗传信息”在此复制、传递、表达并修复,共同成就了“全球化造车基因”。

    三类性格

    东风日产承认自己有“三类性格”,或者说三种基因。伴随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他们对其中的优势和劣势,有了越发清晰的认识。

    其一,传承自东风母公司的性格。这是一家中国老工业企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艰苦奋斗、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老国企的党团工会组织主导着企业的精神世界,在关注员工全面成长以及强大的企业动员能力方面,有独特优势。

    其二,合资方日产公司的性格。以“技术日产”著称的日产公司,继承了日本汽车制造业精益求精的严谨作风和持续改善的战略诉求,这是其保持高品质制造能力的法宝。然而,过于刻板和对数据的过度依赖,有时会影响企业的行动效率。

    其三,风神的创业性格。风神公司在合资前,就以以小搏大著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了机会,通过差异化策略捕捉先机,实现超速增长。高度灵活性、强烈的市场感知能力、草根创业者的激情,构成了风神的性格特质。

    可以说,风神的创业文化作为精神主线,在东风日产文化基因中占据主流。

    这三种性格,被视为东风日产的“显性基因”。在很多案例中,这些基因相互碰撞、融合,影响着东风日产的企业行为。

    比如,风神汽车创立之初,面对的是“无产品、无资金、无生产基地、无品牌依托”的严峻形势,从这种资源匮乏的困局中找到解决方案,突围出来,正是靠那“不按规则办事”、灵活求变的“草莽”精神。

    不过,当创业者们回顾往事时,他们却由衷地感叹:在逆境中那种不服输、敢闯敢干的“劲头儿”,本身就包含老东风当年的理想主义和建功立业的信念,“凭借一个梦想,一股改变现状的野心”。

    不仅如此,强者必须学会兼收并蓄。东风日产党委书记周先鹏强调:“对好的、优秀的文化,比如说严谨的管理,日本人这种突出的执行力,只要是对我有用的、好的,能拿来的我就直接拿来。在你没有比他做得更好的时候,你还不如原封不动地去学,学完了再说。”

    这种“基因重组”的成果之一,就是2005年经过8个月的全员讨论,形成的公司“基本法”,被命名为《东风日产行动纲领》。

    此后,日本《读卖新闻》发现了一个“奇迹”,通过党组织和工会,发起征文、演讲比赛、讨论会等活动,《行动纲领》以最高效率和最优效果,及时传达到了公司上上下下每个员工。这种让日本媒体感慨不已的企业特质,恰恰又是老东风的基因在起作用。

    如果进一步探寻,还会发现东风日产的“隐性基因”。

    作为合资方的雷诺-日产联盟,本身就具有“全球化造车基因”。老总卡洛斯·戈恩是个巴西出生的法国人,本来就超越了高卢式的自以为是,经他改造的日产公司,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过去日本企业的文化束缚,并逐步变成一家全球性的文化融合公司。在东风日产的日方派驻员,一般都具有国际化工作背景,“跨国、跨界”的特色格外鲜明。

    2012年的春节联欢会上,东风日产公司总经理松元史明穿着得体的唐装,用流利的中文发表演讲:“我们不拼爹,我们不卖切糕。”全场欢声雷动。

    两种文化

    融合是东风日产企业文化的基调,那么,这种经过基因重组的“新文化”有那些表征?

    一群出身草莽的汽车人,“干事”,是他们的天性。在东风日产,这又凝结为简单有力的三个短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就是东风日产的“做事文化”。

    “想干事”。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创业者与其他人最本质的差别,就是这种“内在的主动性”,当别人安于四平八稳的生活、“等待慢慢变老”的时候,他们不甘寂寞、打破常规,去未知世界开创一片新的天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折腾当中”。

    “能干事”。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宣言,创业者不但想得到,更要做得到;不仅在思想上要超前,行动上更要做出成效。很多时候,许多创业者不是败于钱不够多、人手不够足、资源不够丰富,而是因为缺乏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审时度势、捕捉战机的能力。

    “干成事”。创业者要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就算是跌倒了,也能爬起来。东风日产注重自我反思,强调容错文化,相当于给员工一个自由发挥的“大舞台”:这里就是你跳舞的地方,这里就是你成就梦想的地方。

    能“干成事”的地方,人必须“心气儿顺”,这又引出了东风日产的“快乐文化”。

    有一段时间,公司管理层所在的楼层门禁系统升级,普通员工无法进入。“怎么能这样?”任勇知道后很生气,“任何员工,哪怕是扫地的,都有权随时进出这个门!”他立刻下令把全部门禁系统拆除。如今,在东风日产办公楼,上万张员工笑脸组成的“笑脸墙”蔚为壮观。

    通过扁平化的创新组织架构,东风日产的科员到总经理之间不超过五级。这正是东风日产一直保持让业界瞩目的市场反应速度、高水平的决策能力和高效率的执行效率的根本原因。

    一个周期律

    全球汽车产业的“进化”历程有一个大周期。德国最早研发出燃油引擎;美国开创了流水线生产;日本则在能源危机年代爆发技术革新,创立了日式管理文化。如今,全球造车运动的“主战场”转移到中国,对东风日产而言,行业“大周期”赶上了企业“小周期”。

    东风日产过去的十年可谓辉煌,可细细想来,如果不是拒绝了曾经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诱惑”,它恐怕很难走到今天。比如,花都创业成功后,地方政府盛情邀请他们去开发湛江港,搞工业地产。“如果我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能专注主业,恐怕也会马失前蹄”。

    失败和挫折会激发好胜者的斗志,成功和胜利反而会让企业因不堪诱惑而沉沦。对企业盛衰进行深入思考,并非“全球化造车基因”显现的功能。相反,这是东风日产团队经历激烈竞争之后,浓缩在企业性格深处的潜意识。

    2012年的高管论坛上,任勇援引黄炎培先生70年前的著名论断:“我活了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任勇强调:“这则对话具有非常深远的启示意义,过去的十年,算上风神十三年,是东风日产的创业期。面向未来十年,我们所处的市场正在经历新的周期变化,我们的干部奔波多年,也会遇到周期性的瓶颈,而我们的企业自身也在面临着发展的拐点。”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我们不能左右变化,只能走在变化的前面。”东风日产的未来十年,必将在剧烈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展开新的搏杀,他们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唱小调”。任勇延伸了德鲁克的话,“变化是生命的法则,我们所坚持不变的,就是我们一直在变”。

    主宰变化就是挑战“周期律”。在东风日产过往的许多策略中能看到这种努力。

    他们的高管论坛,总要重温企业行动纲领,发布“高管宣言”,要求由员工来监督管理层;他们强调“把企业做小”,追求大企业的规模、保持小企业的灵活,在企业思维中“拒绝长大”;他们不断进行“营销变阵”,推进地区轴、品牌轴、职能轴“三轴联动”的组织构架,变“自上而下的决策拉动”为“自下而上的顾客拉动”;他们要实现,“今后的战斗不是由司令部指挥,而是由前线指挥,司令部提供支持”,“让听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如任勇所言,“真正的创新是引领,是不甘于平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是自我否定、走出习惯了的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勇气。”

    这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凝结为企业信仰,将令东风日产为全球化造车运动做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东风与日产的花都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