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5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安倍“对华包围圈”能否实现?

○村山宏 日本经济新闻编委 《 青年参考 》( 2013年05月15日   03 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先后访问了俄罗斯和蒙古,与台湾签署了渔业协定,并邀请缅甸在野党领导人昂山素季访日。

    从中国角度来看,日本正在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构建对华包围圈。但在经济领域,日本、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已经形成松散的一体化经济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综合考量政治和经济的地缘政治的构想,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效用?

    日本意在“牵制中国”

    在4月底访俄时,安倍与普京就重启北方领土谈判达成共识。不少观点认为,日本之所以积极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为了牵制积极开展海洋战略的中国。日本4月与台湾签署的渔业协定也被认为防止了两岸在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问题上进行合作。此外,通过邀请缅甸在野党领导人昂山素季访日,凸显了缅甸的民主化,将缅甸作为取代中国的新投资目的地,推动日本企业进驻。

    围绕领土问题,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存在对立。安倍已经在1月先后访问了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3国。韩国《中央日报》指出,安倍的外交举措意在“包围中国”。而中国媒体在安倍访问蒙古时也分析称:日本是要在中国和蒙古之间打入一个楔子,来牵制俄罗斯和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安全合作和架构。

    虽然不清楚安倍在多大程度上考虑了对华包围圈,但犹如与安倍外交相呼应一样,在经济领域,日本国内也出现了认为应摆脱过度依赖中国的呼声。不过,认为这种从地缘政治出发的观点“不切实际”的批评,在日本经济界也时有所闻。因为企业一般以市场为媒介,进入最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亚洲市场,而根据政治意图进军海外的想法非常淡薄。政治版图和经济版图有所不同。

    下面比较一下日本在汽车和电子这两大领域与亚洲的关系。在汽车领域,丰田、日产和本田等在泰国拥有工厂,日资零部件厂商也聚集在附近。从泰国向印度尼西亚等周边东南亚各国出口汽车相关产品非常盛行。以泰国为开端,最近日资汽车零部件厂商开始进入老挝和柬埔寨,在东南亚形成了广泛的日资汽车经济区。即使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减弱,日本的汽车产业也能在东南亚找到出路。

    电子产业南下困难

    日本的电子产业则难以如此。因为作为家电核心零部件的半导体的生产,由韩国三星电子和台湾积电公司掌握。利用韩国和台湾的半导体与面板等核心零部件,台湾的鸿海和韩国的三星在中国大陆组装成电子产品。而日本企业则向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出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制造设备,并以此为主要业务。目前即使想迅速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如果韩国和台湾企业不采取行动,电子经济圈就无法南下。

    如果中日两国在电子产业扎根的东北亚发生摩擦,电子产业所受的伤害很有可能超过汽车产业。考虑到电子产业的经济相互依存,中日双方都难以进行地缘政治上的封锁,这就是现实。那么,是否应该将地缘政治视为上世纪的遗物呢?

    经济和政治本来就是在相互碰撞中前进的。由于中国人工费上涨,三星在越南建立了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台湾的鸿海也在越南建立了基地。经济依存度高于日本的韩国和台湾,已经开始改变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台湾去年对大陆直接投资额比上一年下降2成,而对东南亚投资则增长8成。

    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从2位数左右的高速增长放缓至7%左右。仅凭增长市场的魅力来吸引周边国家和地区将越来越困难。如果韩台电子产业的投资目标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倒有可能建立超过中国的电子经济圈。如果中国改变被称为“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不仅是日本,韩国、台湾乃至印度都有可能变为敌人。这样情况下,以地缘政治的观点为基础的经济版图就可能改变。

    经济版图是企业自发建立的,地缘政治版图则是自上而下形成的。2个版图在相互作用的同时发生改变,这一点不应忘记。

    □摘自日经中文网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分享到:

 

时间或许是南海的一剂良药
“钱”景
安倍“对华包围圈”能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