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4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香港人眼中的撒切尔夫人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17日   28 版)

    4月9日,香港,英国驻香港领事馆内放置悼念簿和已故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照片。

    吊唁册上,有民众留言, 感谢撒切尔夫人对香港回归中国所做的贡献。

    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次日,她去世的消息就占据了世界各国主要媒体的封面。对中国媒体和读者来说,撒切尔夫人是女权主义的象征,是香港回归的高层参与者,更是中英关系的重要历史纽带。

    港媒称她为“20世纪的巨人”

    撒切尔夫人逝世的次日,香港《大公报》、《明报》、《南华早报》、《中文虎报》和《苹果日报》等都在头版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香港《明报》评点了这位“铁娘子”的政治成就,赞扬她“在位11年,历经香港回归的中英谈判、欧洲经济共同体统合等,是惟一三度连任,也是二战后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在20世纪的政治舞台举足轻重。”

    而香港《文汇报》更看重的,是撒切尔夫人留给世界的“无形资产”。文章称撒切尔夫人是“英国政坛的奇迹,代价是成为世人争议对象。然而,也许她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自力更生的精神”。

    还有一些港媒将目光集中在撒切尔夫人与香港回归的关系上。《南华早报》的头版文章称撒切尔夫人为“20世纪的巨人”。

    与此同时,《南华早报》网站还发起了一个网络投票,询问读者:“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不是太轻易地放弃了香港?”

    香港民主党主席刘慧卿对撒切尔夫人的“放手”表示不理解,“她面对邓小平也可以是铁娘子。她脑子里想着别的事,香港对她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事。”

    “她手中并没有很多张牌。”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大卫·曾说。香港民主党创始人李柱铭则说,“她所做的,就是让中国领导人落实政策细节。”

    香港《开放》杂志总编金钟在接受采访时说,“香港主权回归,治权没有回归。香港最后管制的权力是港人治港。所以今天香港的一国两制、香港的自由,都同撒切尔夫人在任英国首相期间,处理香港问题上的努力和贡献分不开。”

    香港《大公报》引用香港前保安局局长、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的话说,“在香港的问题上,虽然英国不想放弃香港主权,但撒切尔夫人最后接纳外交官的意见,以务实态度处理问题,而在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时,亦有听取港人意见。” 

    香港人记忆中的撒切尔夫人

    法新社称,香港对撒切尔夫人的回忆,主要围绕着她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扮演的角色。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在北京和邓小平讨论了香港未来。由于中国方面拒绝撒切尔夫人提出的“续约”要求,香港作为殖民地的日子画上了句号。

    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签署了将香港归还中国的《联合声明》。彭博社称,以从不妥协著称的“铁娘子”,在香港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在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的一次访问中,撒切尔夫人回顾了她的心理变化。“我希望可以维持英国对香港的治权。”她对英国广播电台(BBC)说,“但当这明显不可能之后,我看到了一个机会,通过邓小平先生的想法,保存香港的独到之处。”她指的是50年不变的“一国两制”政策。

    被撒切尔称为“香港朋友”的香港律师邓永锵告诉法新社,撒切尔承认她在1997年的仪式后飞离香港时,内心非常悲伤。“但她已经意识到‘英国人不应该再干预香港’,必须让中国人接手。”

    “她在采访中表达了后悔和失望。”他说,“当然,她是站在英国失去香港的立场说话,而不是因为回归后香港的状态而感到后悔。她非常关心香港。我经常见她,每次她都会问我香港最近怎么样。”

    “我记得很多有钱人不希望撒切尔夫人将香港交还给中国。但现在移交完成了,可以证明撒切尔夫人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邓永锵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他本打算在今年夏天再次拜访撒切尔夫人。他将撒切尔夫人描绘成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香港民主党创始人李柱铭回忆,1994年他曾和撒切尔夫人有过一次私人会面。“我的印象是,她的确关心着香港和它的未来。”李柱铭认为,撒切尔夫人和北京达成的协议“不太坏”。

    撒切尔夫人最后一次访问香港正是在1997年,她参加了香港主权的交接仪式。当时撒切尔夫人已不再担任首相,但1997年的交接有她历时15年的牵挂和心血,她受邀到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香港《明报》透露,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很想再来香港,但因为年事已高,不能坐10多个小时的飞机。

    “撒切尔夫人签署的声明,标志着香港开始过渡,在1997年回归祖国,并成功落实‘一国两制’,她因此而被铭记。”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发给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的悼念信中这样说。

    “撒切尔是谁啊,他老婆死了都要报道”

    撒切尔夫人曾是一代香港人心中的偶像。1984年,张德熙是香港一名年轻的黄金交易员,如今他已是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的理事长了。

    “那年,我们每天都在看电视,想要知道撒切尔是否面带微笑,谈话后是否和中国领导人握手。”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他告诉彭博社,“她对我们来说就像世界的中心。”

    对同时代的很多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是“铁娘子”在人民大会堂前跌的那一跤。

    撒切尔夫人去逝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4月9日表示撒切尔夫人是一位杰出政治家,生前曾为中英关系发展,特别是香港问题和平解决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在记者会上说,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分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英国首相卡梅伦致唁电,对撒切尔夫人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人表示真诚慰问。

    《中国日报》在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次日刊登了她去世的消息,文章中提到,“她是一名杰出女性,并且被许多中国的女孩和妇女崇拜。”

    在社交网络上,很多中国网友都在自发地哀悼撒切尔夫人。但也有人对于几近刷屏的“哀悼贴”表示无奈,有网友戏称,“铺天盖地满微博提到撒切尔夫人的都是各种总结贴、蜡烛贴、女权贴。通过网络,大家都补上了历史课。”

    当哀悼高潮过后,中国社交网络上流传着的信息有些“非主流”。一条讲述撒切尔夫人去逝后,英国憎恨撒切尔夫人的个人和群体集会、游行、咒骂“铁娘子”的微博,在新浪微博中被转发了近万次。

    这条微博是“英国民众大量下载一首歌曲庆祝撒切尔夫人去世,令该首歌曲打入BBC电台排行榜前列,也令BBC陷入两难,播放该首有歌词“女巫已死”的歌曲,对死者不敬,不播放会被指责政治审查,最后还是选择播放数秒。西方没有统一思想,大家彼此尊重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彼此包容。”

    中国网友认为,英国媒体和政府没有对这些言论进行屏蔽和禁止,体现了英国政府对规则的尊重。

    追悼“铁娘子”的同时,一些微博网友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认为很多哀悼、赞扬、表达崇拜的网友“甚至不知道撒切尔夫人的全名叫什么”,完全是“凑热闹”、“跟风”。

    网友“吴小默愿做你的扣肉扣住你的手”说,“如果你的微博好友里,有连昆汀·塔伦蒂诺都不知道是谁,今天却一直对《姜戈》不解放表示愤愤不平的人,不要惊讶,他们十几天前的微博应该在刷张国荣,几天前的微博应该在刷撒切尔夫人。”

    网友“Peng--泳”说:“刚才上百度看有关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新闻,看到一个网友写:撒切尔是谁啊,他老婆死了都要报道。”

分享到:

 

香港人眼中的撒切尔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