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凶现身奥地利,至今逍遥30余载
流亡作家马尔科夫:
宁为“自由”殉道,不被政治收买
○本报特约撰稿 章鲁生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17日
22
版)
|
1975年7月,马尔科夫和妻子安娜贝尔在伦敦。 |
对保加利亚当局的“不敬”言论,为该国流亡作家马尔科夫招来杀身之祸。尽管这起事件被后人广为铭记,实施刺杀行动的凶手却逍遥法外至今。
1979年9月7日,流亡英国的保加利亚作家格奥尔基·马尔科夫,在伦敦街头被神秘刺客用“雨伞枪”击中。被子弹中的毒素折磨3天后,时年50岁的马尔科夫不治身亡。
苏东国家的异见人士在光天化日下遇害,一时间成为极具轰动效应的新闻,“雨伞谋杀”的情节也被日后的许多西方文艺作品采用。前不久,涉嫌杀害马尔科夫的凶手——一名曾为该国情报机构服务的保加利亚前特工现身奥地利,重新唤起了外界对这桩历史悬案的关注。
光天化日下的政治谋杀
1979年9月7日晨,伦敦市中心的滑铁卢桥上,格奥尔基·马尔科夫行色匆匆。这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桥因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闻名遐迩,但马尔科夫无心观赏两岸的秀丽风光——他急着搭乘公交车,去英国广播公司(BBC)总部上班。
不满作品遭保加利亚当局“封杀”而流亡英国后,马尔科夫在BBC找到了一份工作,负责报道保加利亚事务。
上班高峰期的人流熙熙攘攘。突然,马尔科夫感到大腿后部一阵剧痛,他条件反射般转身,看到地上扔着一把黑色长柄尖头雨伞,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弯腰把伞捡起,用带有浓重外国口音的英语嘟哝了一句“对不起”,便飞快地消失在人海当中。
马尔科夫以为这不过是一次意外,起初没有在意。然而,到达办公室后,他感到被刺部位的疼痛明显加剧,卷起裤管一看,刚才被雨伞尖“扎”到的地方有一个诡异的红点。他隐约觉得情况不对劲,便把在滑铁卢桥上“遇袭”的前后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同事。
当夜,马尔科夫发起了高烧,体温达40摄氏度。他随即被紧急送往医院,医护人员费尽力气,却查不出确切病因。3天后的9月11日,这位正值壮年的作家便撒手人寰。
考虑到马尔科夫身份特殊,英国警方对遗体进行了详细检查,吃惊地发现:在被雨伞扎伤的部位,肌肉里有一粒针头大小的金属小球,直径仅1.52毫米,成分为90%的铂和10%的铱,球上还有两个直径0.35毫米的小孔。警方认为,小球可能是由“特种枪械”发射的。
进一步的化验显示,小球内含有高纯度的蓖麻毒素。这种毒素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0.2毫克即可致人于死命,而且没有特效解药。换言之,即便马尔科夫在第一时间被查出中了毒,也很难逃脱死神之手;他的遇刺,绝非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
“政治正确”逐渐成为文坛红星自由创作的障碍
格奥尔基·马尔科夫1929年3月1日出生于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一所技校担任化学老师,后来患上结核病,被迫在不同的医院之间奔波,其间开始尝试用写作打发时间,没想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19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摄氏度之夜》;1962年,他的小说《男人》获得保加利亚作协年度大奖。
冷战时期,在处处“拷贝”苏联体制的东欧诸国,由于肩负“规范意识形态”的使命,作协的地位在文化界无可匹敌。一旦被吸收进这个圈子,就等于成为社会精英,可保丰衣足食。
马尔科夫加盟作协后,进入一家待遇不错的出版社工作,分到了房子和小轿车,有了在特供商店购物的权利,还可时常出国旅游。只要递交一份写作提纲,他就能领到特别资金与补贴……与其他国家相比,保加利亚作协尤其慷慨,作家与当局的关系也很“和睦”。
不必为生计操心的马尔科夫,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20世纪60年代,他几乎每隔两三年便可完成一部为人称道的作品,如1966年发表的《我的双重肖像》、1968年的《华沙女人》等,还撰写了许多剧本,其中一些被拍成电视剧,收视率不错。
一时间,马尔科夫被誉为“保加利亚最有前途的新生代作家”,风光无限。
接受了作协提供的丰厚待遇,就得专心生产“政治正确”的文学作品——随着名气越来越大,马尔科夫发现,这条规矩逐渐成为自由创作的障碍。他的许多心血之作,因触犯政治禁忌而无法出版,新作《天花板》更是因“含有贬低列宁的内容”,而在印刷中途被叫停。
对“以物质换自由”说不
现实带来的挫败感,令马尔科夫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重新审视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他意识到,在一个政治权力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的体制下,作家不得不遵从当局的意愿,“报喜不报忧”,歌功颂德;长此以往,个人的思想无法得到释放,创造力也会萎缩。
作为思想活跃的群体,东欧诸国作家的意识形态转变,也与时代大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卵翼下的东欧各国纷纷涌现政治浪潮。6月17日,东柏林40万工人走上街头示威,紧接着,保加利亚的工人也行动起来……1956年和1968年,又发生了“波匈事件”和“布拉格之春”,酿成流血冲突,对苏东阵营造成巨大冲击。
祭出武力手段平息事态的同时,苏联及东欧各国政府调整策略,在经济建设上“讨好”百姓,适当压缩重工业的比例,同时扩大消费品生产,使商品供应丰富起来。到20世纪70年代,苏东诸国的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比较明显的提高,汽车、电视机等高档消费品呈现稳定增长。在保加利亚,职工工龄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得到国家转让的住宅产权。
可是,在提供更多福利的同时,东欧诸国的体制日趋僵化,对莫斯科的“旨意”唯唯诺诺,政治改革自然无从谈起。由于社会流动性低下,“单位”不仅是工作场所,还扮演着约束、限制个体自由发展的工具的角色。马尔科夫所属的保加利亚作协,便通过充裕的政府拨款,令每个想过舒服日子的作家必须牢牢依附于它,在创作方向上接受“统一差遣”。
对于当局“以物质换自由”的政策,苏东各国知识阶层率先站到了其对立面上。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文化界人士掀起了“持不同政见者运动”,并于随后数年间波及东欧各国,使大批知识分子受到“新思潮”洗礼,其中也包括马尔科夫。
“危险言论”招来杀身之祸
1969年,屡遭“封杀”而心灰意冷的马尔科夫,以探亲为名离开保加利亚,前往兄长定居的意大利。他本打算等政府将自己的作品解禁再回国,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改变了主意。尤其是在1971年9月,保当局拒绝延长其护照期限后,马尔科夫决定留在西方。
这样的选择很快招来了严厉的打压。1972年,马尔科夫被保加利亚作协除名,随后又以“叛国”罪名,受到保司法机构的缺席审判,被判处监禁六年零六个月。同年晚些时候,有家不能归的作家移居英国,随即被BBC召入麾下。
主持广播节目之余,马尔科夫继续撰写小说和剧本,在欧美的知名度与日俱增。随后几年间,他在反对保加利亚当局的道路上渐行渐远。1975年起,马尔科夫开始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出资创办的“自由欧洲电台”频频出场,评论保加利亚的文化和政治现象。
在一栏名为《失神的报告》的专题节目中,他对保加利亚政权及保共第一书记(后改称“总书记”)托多尔·日夫科夫进行了猛烈抨击,称日氏“在苏联操纵下独断专行,党同伐异,且生活腐化奢侈,到处修建别墅,大肆任人唯亲”。
“出位”的言论,让马尔科夫获得了“保加利亚的索尔仁尼琴”之称,保加利亚当局则怒火渐起——他的名字无法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他的作品从公共图书馆和书店里消失……而在该国情报机构的秘密纪录中,他被冠以“流亡者”称号,成为当权派的眼中钉。
马尔科夫的亲朋好友通过各方面渠道得知,他已被保加利亚强力部门列为“最危险的国家公敌之一”。大家不断提醒他:为了自身的安危,不要继续“针砭时弊”;对此,他予以部分接受——抛头露面少了,批评的声调却未见有丝毫减弱。
马尔科夫的坚持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去世时,他的小女儿只有3岁。在众多异见人士看来,马尔科夫是不屈的“殉道者”,他的墓碑上也铭刻上了“为了自由”的字样。
凶嫌为何至今无法归案?
东欧流亡作家在伦敦街头遇刺的消息,当时被西方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人们普遍相信,保加利亚情报机构是幕后主谋——神秘刺客有浓重的口音,而且,事发的9月7日正是保领导人日夫科夫的生日,在这一天将讨厌的批评者除掉,对他而言似乎是极佳的“礼物”。
然而许多年过去,凶手的确切身份始终无法被核实。直到苏东剧变后,保加利亚记者赫里斯托·赫里斯托夫通过长期努力,获得了与马尔科夫有关的97份解密档案,并在2009年9月7日马尔科夫遇刺30周年纪念日那天,向世人公布了部分调查结论。
赫里斯托夫指出,从1975年开始,保加利亚当局就打算“彻底解决”马尔科夫,先后两次试图毒死他,均未成功。后来,保情报机构派员前往莫斯科,向老大哥克格勃“取经”,并获得了后者提供的尖端刺杀工具。经过周密准备,生于意大利的丹麦人弗朗切斯科·古利诺(代号“皮卡迪利”)携带精心伪装的“雨伞枪”,飞赴伦敦执行“清除”任务。得手后,古利诺被授予两枚奖章,并在保情报机构服务至80年代末,此后便不知所踪。
事实证明,这起悬案并未被人遗忘。英国《每日邮报》根据新近掌握的线索称,弗朗切斯科·古利诺眼下住在奥地利小城维尔斯,现年66岁的他,对外以古董商人自称。
接受采访时,古利诺承认,马尔科夫遇刺时,他确实在伦敦,但绝口不提更多细节。此外,尽管大量证据显示他曾为保加利亚情报机构服务,古利诺坚决否认自己当过特工。
同赫里斯托夫一样,保加利亚记者安东尼·乔格里佛也对马尔科夫案进行了长期追踪。古利诺的逍遥法外,让他对英国政府颇有微词:“(英国当局)放任一名流亡者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被谋害,嫌犯至今逍遥法外。我想,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愿去缉捕凶手。”
对保加利亚当局的“不敬”言论,为该国流亡作家马尔科夫招来杀身之祸。尽管这起事件被后人广为铭记,实施刺杀行动的凶手却逍遥法外至今。
1979年9月7日,流亡英国的保加利亚作家格奥尔基·马尔科夫,在伦敦街头被神秘刺客用“雨伞枪”击中。被子弹中的毒素折磨3天后,时年50岁的马尔科夫不治身亡。
苏东国家的异见人士在光天化日下遇害,一时间成为极具轰动效应的新闻,“雨伞谋杀”的情节也被日后的许多西方文艺作品采用。前不久,涉嫌杀害马尔科夫的凶手——一名曾为该国情报机构服务的保加利亚前特工现身奥地利,重新唤起了外界对这桩历史悬案的关注。
光天化日下的政治谋杀
1979年9月7日晨,伦敦市中心的滑铁卢桥上,格奥尔基·马尔科夫行色匆匆。这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桥因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闻名遐迩,但马尔科夫无心观赏两岸的秀丽风光——他急着搭乘公交车,去英国广播公司(BBC)总部上班。
不满作品遭保加利亚当局“封杀”而流亡英国后,马尔科夫在BBC找到了一份工作,负责报道保加利亚事务。
上班高峰期的人流熙熙攘攘。突然,马尔科夫感到大腿后部一阵剧痛,他条件反射般转身,看到地上扔着一把黑色长柄尖头雨伞,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弯腰把伞捡起,用带有浓重外国口音的英语嘟哝了一句“对不起”,便飞快地消失在人海当中。
马尔科夫以为这不过是一次意外,起初没有在意。然而,到达办公室后,他感到被刺部位的疼痛明显加剧,卷起裤管一看,刚才被雨伞尖“扎”到的地方有一个诡异的红点。他隐约觉得情况不对劲,便把在滑铁卢桥上“遇袭”的前后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同事。
当夜,马尔科夫发起了高烧,体温达40摄氏度。他随即被紧急送往医院,医护人员费尽力气,却查不出确切病因。3天后的9月11日,这位正值壮年的作家便撒手人寰。
考虑到马尔科夫身份特殊,英国警方对遗体进行了详细检查,吃惊地发现:在被雨伞扎伤的部位,肌肉里有一粒针头大小的金属小球,直径仅1.52毫米,成分为90%的铂和10%的铱,球上还有两个直径0.35毫米的小孔。警方认为,小球可能是由“特种枪械”发射的。
进一步的化验显示,小球内含有高纯度的蓖麻毒素。这种毒素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0.2毫克即可致人于死命,而且没有特效解药。换言之,即便马尔科夫在第一时间被查出中了毒,也很难逃脱死神之手;他的遇刺,绝非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
“政治正确”逐渐成为文坛红星自由创作的障碍
格奥尔基·马尔科夫1929年3月1日出生于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一所技校担任化学老师,后来患上结核病,被迫在不同的医院之间奔波,其间开始尝试用写作打发时间,没想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19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摄氏度之夜》;1962年,他的小说《男人》获得保加利亚作协年度大奖。
冷战时期,在处处“拷贝”苏联体制的东欧诸国,由于肩负“规范意识形态”的使命,作协的地位在文化界无可匹敌。一旦被吸收进这个圈子,就等于成为社会精英,可保丰衣足食。
马尔科夫加盟作协后,进入一家待遇不错的出版社工作,分到了房子和小轿车,有了在特供商店购物的权利,还可时常出国旅游。只要递交一份写作提纲,他就能领到特别资金与补贴……与其他国家相比,保加利亚作协尤其慷慨,作家与当局的关系也很“和睦”。
不必为生计操心的马尔科夫,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20世纪60年代,他几乎每隔两三年便可完成一部为人称道的作品,如1966年发表的《我的双重肖像》、1968年的《华沙女人》等,还撰写了许多剧本,其中一些被拍成电视剧,收视率不错。
一时间,马尔科夫被誉为“保加利亚最有前途的新生代作家”,风光无限。
接受了作协提供的丰厚待遇,就得专心生产“政治正确”的文学作品——随着名气越来越大,马尔科夫发现,这条规矩逐渐成为自由创作的障碍。他的许多心血之作,因触犯政治禁忌而无法出版,新作《天花板》更是因“含有贬低列宁的内容”,而在印刷中途被叫停。
对“以物质换自由”说不
现实带来的挫败感,令马尔科夫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重新审视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他意识到,在一个政治权力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的体制下,作家不得不遵从当局的意愿,“报喜不报忧”,歌功颂德;长此以往,个人的思想无法得到释放,创造力也会萎缩。
作为思想活跃的群体,东欧诸国作家的意识形态转变,也与时代大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卵翼下的东欧各国纷纷涌现政治浪潮。6月17日,东柏林40万工人走上街头示威,紧接着,保加利亚的工人也行动起来……1956年和1968年,又发生了“波匈事件”和“布拉格之春”,酿成流血冲突,对苏东阵营造成巨大冲击。
祭出武力手段平息事态的同时,苏联及东欧各国政府调整策略,在经济建设上“讨好”百姓,适当压缩重工业的比例,同时扩大消费品生产,使商品供应丰富起来。到20世纪70年代,苏东诸国的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比较明显的提高,汽车、电视机等高档消费品呈现稳定增长。在保加利亚,职工工龄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得到国家转让的住宅产权。
可是,在提供更多福利的同时,东欧诸国的体制日趋僵化,对莫斯科的“旨意”唯唯诺诺,政治改革自然无从谈起。由于社会流动性低下,“单位”不仅是工作场所,还扮演着约束、限制个体自由发展的工具的角色。马尔科夫所属的保加利亚作协,便通过充裕的政府拨款,令每个想过舒服日子的作家必须牢牢依附于它,在创作方向上接受“统一差遣”。
对于当局“以物质换自由”的政策,苏东各国知识阶层率先站到了其对立面上。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文化界人士掀起了“持不同政见者运动”,并于随后数年间波及东欧各国,使大批知识分子受到“新思潮”洗礼,其中也包括马尔科夫。
“危险言论”招来杀身之祸
1969年,屡遭“封杀”而心灰意冷的马尔科夫,以探亲为名离开保加利亚,前往兄长定居的意大利。他本打算等政府将自己的作品解禁再回国,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改变了主意。尤其是在1971年9月,保当局拒绝延长其护照期限后,马尔科夫决定留在西方。
这样的选择很快招来了严厉的打压。1972年,马尔科夫被保加利亚作协除名,随后又以“叛国”罪名,受到保司法机构的缺席审判,被判处监禁六年零六个月。同年晚些时候,有家不能归的作家移居英国,随即被BBC召入麾下。
主持广播节目之余,马尔科夫继续撰写小说和剧本,在欧美的知名度与日俱增。随后几年间,他在反对保加利亚当局的道路上渐行渐远。1975年起,马尔科夫开始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出资创办的“自由欧洲电台”频频出场,评论保加利亚的文化和政治现象。
在一栏名为《失神的报告》的专题节目中,他对保加利亚政权及保共第一书记(后改称“总书记”)托多尔·日夫科夫进行了猛烈抨击,称日氏“在苏联操纵下独断专行,党同伐异,且生活腐化奢侈,到处修建别墅,大肆任人唯亲”。
“出位”的言论,让马尔科夫获得了“保加利亚的索尔仁尼琴”之称,保加利亚当局则怒火渐起——他的名字无法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他的作品从公共图书馆和书店里消失……而在该国情报机构的秘密纪录中,他被冠以“流亡者”称号,成为当权派的眼中钉。
马尔科夫的亲朋好友通过各方面渠道得知,他已被保加利亚强力部门列为“最危险的国家公敌之一”。大家不断提醒他:为了自身的安危,不要继续“针砭时弊”;对此,他予以部分接受——抛头露面少了,批评的声调却未见有丝毫减弱。
马尔科夫的坚持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去世时,他的小女儿只有3岁。在众多异见人士看来,马尔科夫是不屈的“殉道者”,他的墓碑上也铭刻上了“为了自由”的字样。
凶嫌为何至今无法归案?
东欧流亡作家在伦敦街头遇刺的消息,当时被西方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人们普遍相信,保加利亚情报机构是幕后主谋——神秘刺客有浓重的口音,而且,事发的9月7日正是保领导人日夫科夫的生日,在这一天将讨厌的批评者除掉,对他而言似乎是极佳的“礼物”。
然而许多年过去,凶手的确切身份始终无法被核实。直到苏东剧变后,保加利亚记者赫里斯托·赫里斯托夫通过长期努力,获得了与马尔科夫有关的97份解密档案,并在2009年9月7日马尔科夫遇刺30周年纪念日那天,向世人公布了部分调查结论。
赫里斯托夫指出,从1975年开始,保加利亚当局就打算“彻底解决”马尔科夫,先后两次试图毒死他,均未成功。后来,保情报机构派员前往莫斯科,向老大哥克格勃“取经”,并获得了后者提供的尖端刺杀工具。经过周密准备,生于意大利的丹麦人弗朗切斯科·古利诺(代号“皮卡迪利”)携带精心伪装的“雨伞枪”,飞赴伦敦执行“清除”任务。得手后,古利诺被授予两枚奖章,并在保情报机构服务至80年代末,此后便不知所踪。
事实证明,这起悬案并未被人遗忘。英国《每日邮报》根据新近掌握的线索称,弗朗切斯科·古利诺眼下住在奥地利小城维尔斯,现年66岁的他,对外以古董商人自称。
接受采访时,古利诺承认,马尔科夫遇刺时,他确实在伦敦,但绝口不提更多细节。此外,尽管大量证据显示他曾为保加利亚情报机构服务,古利诺坚决否认自己当过特工。
同赫里斯托夫一样,保加利亚记者安东尼·乔格里佛也对马尔科夫案进行了长期追踪。古利诺的逍遥法外,让他对英国政府颇有微词:“(英国当局)放任一名流亡者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被谋害,嫌犯至今逍遥法外。我想,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愿去缉捕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