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道德”泄密,到成为“丑闻”的主角,再到参与“革命”——
这些年,媒体如何把自己“变”成新闻主角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27日
07
版)
|
2011年7月10日,英语国家发行量最大的百年畅销“小报”《世界新闻报》出版了最后一期。该报因深陷窃听电话丑闻,媒体大亨默多克之子决定“断腕求生”,让其停刊。 |
新闻媒体历来有“第四权力”的美誉。然而,发现新闻、报道消息的媒体,偶尔也会“反客为主”,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
近些年国际社会多次刮起的“媒体飓风”,似乎让人们对媒体的身份与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
泄密
如何获取信息,考验着编辑记者的门路;如何释放信息,则验证着新闻从业者的眼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韩国首尔广播电台(SBS)盗播奥运会开幕式的例子,就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前车之鉴。
根据奥委会安排,奥运会开幕式彩排当天允许转播商到现场试机位,但所有媒体都遵循着不成文的规定——不在开幕式前泄露相关细节。
可是,韩国SBS电视台为了“抢占奥运先机”,不仅播放了一段2分9秒的视频,还由主持人进行了详细解说。对这起刻意泄密事件,韩国多数媒体都感到惭愧,指责SBS“丢人”,而中国网友甚至呼吁取消SBS的转播权。
当然,泄密也有泄得成功、获得喝彩的例子。
2010年7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和德国《明镜》周刊,同日刊登新闻,报道“维基解密”网站公布的9.2万份美国关于阿富汗战争的军事机密文件。
10月,“维基解密”又公布了超过39万份伊拉克战争的美军文件。就在美国政府和军方暴怒之时,11月28日,“维基解密”又一次“泄密”,泄露了25万份美国驻外使馆发给国务院的秘密文传电报,其中不仅涉及美国对中东、伊朗、朝鲜等地的政策底线,还有外交官对各国元首“坦率”的评价。
一系列“泄密”无疑给美国外交带来了麻烦。美国驻罗马使节伊丽莎白·迪波的外交电文,矛头直指当时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他无能、难成事、效率低”,“晚上经常不睡、喜欢狂欢聚会”。文件中还质疑了老贝同普京之间的亲密关系。而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则批示美驻意、驻俄外交官密切注意二人往来。
德国《明镜》周刊也报道了德国外交官在2008年的电报中向外交部“吐槽”默克尔的事,电报称她是“不敢冒险、少见创造性的人”。
美国官员认为,由于“维基解密”的泄密,很多国家减少了与美国政府的来往。这个事件甚至被美媒称为美国外交史上的“9·11”。《卫报》则称,“维基解密”带来了全球性的外交危机。
而为“维基”提供“养料”的情报分析员布莱德利·曼宁,在2011年10月被起诉。他曾在伊拉克服役,并亲眼目睹了美军“简单粗暴”的思路和做法,对军方故意袭击平民的做法不以为然,因此萌生了“主持正义”的念头。
《卫报》报道,曼宁最先接触的是《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但都没受到重视,于是才接触了“维基解密”网站。而他的初衷是“人们应了解战争真相”。
丑闻
2011年7月10日,168岁的国际报界元老《世界新闻报》,哀怨地出版了它的最后一期报纸——这是它为窃听丑闻付出的代价。
7月4日,英国《卫报》曝出,《世界新闻报》曾于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干扰警方破案。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新闻报》跨越新闻底线的做法,立马受到英国政界、民众和媒体同行的鄙视。
随着《卫报》打开“潘多拉之盒”,更多有关《世界新闻报》及其所属的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被接连曝光。甚至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因与该集团总裁默多克的密切关系,而受牵连。
据《每日电讯》报道,2005年11月,《世界新闻报》刊登了一则威廉王子受伤的新闻。这让王室倍觉奇怪,因为此事只有少数“王室圈内人”知晓。与此同时,一些王室的助理人员发现,手机的语音信箱出现异常,一些从未听过的留言被标记为“已听”并保存在语音信箱中。
警察立刻介入调查,并经过9个月的“潜伏”将窃听王室成员私人电话的克里夫·古德曼抓了个现行。而他,正是《世界新闻报》的“王室新闻”记者。
“协同作案”的还有一名私家侦探,也为这家报纸效劳,他们二人获取了监听对象手机语音信箱的密码。最终,两人分别被判处4个月和6个月监禁,该报主编库尔森辞职,但他在声称事先并不知情后,摇身一变成了卡梅伦政府的新闻官。
从2006年到2011年7月东窗事发,共有超过10宗起诉《世界新闻报》监听电话的事件发生。
2011年7月11日,据《每日电讯》报道,新闻集团旗下的另两家报纸《太阳报》和《泰晤士报》的工作人员“窃听英国前首相布朗”的行为,已超过10年之久。他们不仅非法进入布朗的语音信箱、入侵布朗会计的电脑、窃取布朗的银行账户信息,甚至获得了布朗及其家人的医院就诊记录。事发后,布朗强烈指责这两家媒体是“罪犯”,对这种“不道德的犯罪行为”十分“震惊”。
美国《赫芬顿邮报》称,英国警方仅在一位受雇于新闻集团的私家侦探家中,就找到了800多人的被监听信息,其中包括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中受害者家属的信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进一步称,约有4000人是新闻监听的直接受害者。
英国首相卡梅伦说,新闻集团的做法“让人反感”,并表示对涉案人员严惩不贷。
《纽约时报》认为,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信息,是伦敦小报的一向作风。八卦新闻能够终结政客的职业生涯,因此媒体借此掌握了可以影响政客的能力。而读者窥探他人生活的欲望,才是媒体铤而走险的动力。
审查
据法新社报道,缅甸政府宣布从2012年8月20日开始,废除了已实施50年的媒体审查制度,印刷媒体全面解禁,而电影还将继续接受审查。
对媒体审查,通常会受到反抗;相应地,解除对媒体的审查和限制,通常被看作开明和进步之举。
泰国《曼谷时报》报道说,缅甸联邦政府今年初召开的内阁会议同意解散“媒体审查与注册局”。而缅甸最后一任新闻审查长丁瑞,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过去的工作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也与现实不协调,”在丁瑞的办公室里,几乎每面墙上都挂着政府的宣传标语。“我们无法回避改变,”他说,“整个国家都希望改变。”
不过也有观察者认为,缅甸走向新闻自由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据新闻网站“亚洲通讯员”报道,在2011年到2012年的世界新闻自由度排名中,缅甸在179个国家中排名第169。
窥探
2011年起,对英国王室成员的偷拍之风,似乎越刮越盛。
先是凯特王妃和威廉王子度假时的上半身真空照,被意大利小报登在了封面上;随后是哈利王子在拉斯维加斯狂欢时一丝不挂的裸照;紧接着是凯特王妃的怀孕大肚照;还有澳大利亚广播电台人员为窥探王妃怀孕信息,而假冒王室致电医院并引发医护人员自杀的事件。
于是,媒体窥探他人隐私的“功能”,一次又一次被打上了问号。
2012年12月5日下午,澳大利亚2 Day FM电台的主播克雷格和克里斯汀冒充英女王和查尔斯王子,致电伦敦爱德华七世医院的护士、46岁杰西塔·萨尔达尼亚,询问凯特王妃的病情。后者事无巨细的汇报,让两位主播欣喜若狂,并在社交网站上大肆宣扬,王妃怀孕的消息由此不胫而走。
8日,受到愚弄的萨尔达尼亚,留下遗书后自缢身亡,成了丧生在媒体无形刀锋下的又一幽魂,而英国民众和媒体也再次感受到了媒体窥探的“杀人力量”。
同样在2012年,凯特王妃和哈利王子的“裸照门”接连出炉,虽然英国媒体承诺不刊登这些照片,但在意大利、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八卦杂志和网站中,英国王室成员“春光乍泻”的照片卖出了天价。
曾因躲避“狗仔队”而出车祸身亡的英国王妃戴安娜,是受媒体“窥探”的代表。以“裸照门”为契机,“媒体是否应尊重公众人物的隐私”再次成了街头巷议的热题。
革命
新兴的社交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中,“脸谱”网、“黑莓”手机这些新兴媒体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成了组织“革命力量”的工具。根据美国网站“PolicyMic”的报道,一位埃及抗议者说,“我们用‘脸谱’组织抗议活动,用‘推特’相互协调,用youtube把这一切告诉世界”。
迪拜政府学院发布的“阿拉伯世界社交媒体报告”称,“在阿拉伯地区,多数抗议活动都最先在‘脸谱’上出现动议”。
而“半岛电视台”网站认为,在“阿拉伯之春”过去两年后,技术革命和新媒体仍主导着埃及的社会革命。这篇报道认为,正是因为埃及的传统媒体往往存在偏见,社交媒体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并掀起社会革命。
而境外媒体在报道“阿拉伯之春”时,也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作为重要的消息来源。
美国《外交政策》认为,社交媒体在推翻政权的过程中作用明显,但在重建政权的进程中就不那么灵光了。虽然社交媒体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但它“正越来越多地影响政治”是不争的事实。在很多网民口中,“阿拉伯之春”被亲切地称为“推特革命”和“脸谱革命”。
新闻媒体历来有“第四权力”的美誉。然而,发现新闻、报道消息的媒体,偶尔也会“反客为主”,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
近些年国际社会多次刮起的“媒体飓风”,似乎让人们对媒体的身份与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
泄密
如何获取信息,考验着编辑记者的门路;如何释放信息,则验证着新闻从业者的眼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韩国首尔广播电台(SBS)盗播奥运会开幕式的例子,就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前车之鉴。
根据奥委会安排,奥运会开幕式彩排当天允许转播商到现场试机位,但所有媒体都遵循着不成文的规定——不在开幕式前泄露相关细节。
可是,韩国SBS电视台为了“抢占奥运先机”,不仅播放了一段2分9秒的视频,还由主持人进行了详细解说。对这起刻意泄密事件,韩国多数媒体都感到惭愧,指责SBS“丢人”,而中国网友甚至呼吁取消SBS的转播权。
当然,泄密也有泄得成功、获得喝彩的例子。
2010年7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和德国《明镜》周刊,同日刊登新闻,报道“维基解密”网站公布的9.2万份美国关于阿富汗战争的军事机密文件。
10月,“维基解密”又公布了超过39万份伊拉克战争的美军文件。就在美国政府和军方暴怒之时,11月28日,“维基解密”又一次“泄密”,泄露了25万份美国驻外使馆发给国务院的秘密文传电报,其中不仅涉及美国对中东、伊朗、朝鲜等地的政策底线,还有外交官对各国元首“坦率”的评价。
一系列“泄密”无疑给美国外交带来了麻烦。美国驻罗马使节伊丽莎白·迪波的外交电文,矛头直指当时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他无能、难成事、效率低”,“晚上经常不睡、喜欢狂欢聚会”。文件中还质疑了老贝同普京之间的亲密关系。而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则批示美驻意、驻俄外交官密切注意二人往来。
德国《明镜》周刊也报道了德国外交官在2008年的电报中向外交部“吐槽”默克尔的事,电报称她是“不敢冒险、少见创造性的人”。
美国官员认为,由于“维基解密”的泄密,很多国家减少了与美国政府的来往。这个事件甚至被美媒称为美国外交史上的“9·11”。《卫报》则称,“维基解密”带来了全球性的外交危机。
而为“维基”提供“养料”的情报分析员布莱德利·曼宁,在2011年10月被起诉。他曾在伊拉克服役,并亲眼目睹了美军“简单粗暴”的思路和做法,对军方故意袭击平民的做法不以为然,因此萌生了“主持正义”的念头。
《卫报》报道,曼宁最先接触的是《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但都没受到重视,于是才接触了“维基解密”网站。而他的初衷是“人们应了解战争真相”。
丑闻
2011年7月10日,168岁的国际报界元老《世界新闻报》,哀怨地出版了它的最后一期报纸——这是它为窃听丑闻付出的代价。
7月4日,英国《卫报》曝出,《世界新闻报》曾于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干扰警方破案。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新闻报》跨越新闻底线的做法,立马受到英国政界、民众和媒体同行的鄙视。
随着《卫报》打开“潘多拉之盒”,更多有关《世界新闻报》及其所属的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被接连曝光。甚至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因与该集团总裁默多克的密切关系,而受牵连。
据《每日电讯》报道,2005年11月,《世界新闻报》刊登了一则威廉王子受伤的新闻。这让王室倍觉奇怪,因为此事只有少数“王室圈内人”知晓。与此同时,一些王室的助理人员发现,手机的语音信箱出现异常,一些从未听过的留言被标记为“已听”并保存在语音信箱中。
警察立刻介入调查,并经过9个月的“潜伏”将窃听王室成员私人电话的克里夫·古德曼抓了个现行。而他,正是《世界新闻报》的“王室新闻”记者。
“协同作案”的还有一名私家侦探,也为这家报纸效劳,他们二人获取了监听对象手机语音信箱的密码。最终,两人分别被判处4个月和6个月监禁,该报主编库尔森辞职,但他在声称事先并不知情后,摇身一变成了卡梅伦政府的新闻官。
从2006年到2011年7月东窗事发,共有超过10宗起诉《世界新闻报》监听电话的事件发生。
2011年7月11日,据《每日电讯》报道,新闻集团旗下的另两家报纸《太阳报》和《泰晤士报》的工作人员“窃听英国前首相布朗”的行为,已超过10年之久。他们不仅非法进入布朗的语音信箱、入侵布朗会计的电脑、窃取布朗的银行账户信息,甚至获得了布朗及其家人的医院就诊记录。事发后,布朗强烈指责这两家媒体是“罪犯”,对这种“不道德的犯罪行为”十分“震惊”。
美国《赫芬顿邮报》称,英国警方仅在一位受雇于新闻集团的私家侦探家中,就找到了800多人的被监听信息,其中包括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中受害者家属的信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进一步称,约有4000人是新闻监听的直接受害者。
英国首相卡梅伦说,新闻集团的做法“让人反感”,并表示对涉案人员严惩不贷。
《纽约时报》认为,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信息,是伦敦小报的一向作风。八卦新闻能够终结政客的职业生涯,因此媒体借此掌握了可以影响政客的能力。而读者窥探他人生活的欲望,才是媒体铤而走险的动力。
审查
据法新社报道,缅甸政府宣布从2012年8月20日开始,废除了已实施50年的媒体审查制度,印刷媒体全面解禁,而电影还将继续接受审查。
对媒体审查,通常会受到反抗;相应地,解除对媒体的审查和限制,通常被看作开明和进步之举。
泰国《曼谷时报》报道说,缅甸联邦政府今年初召开的内阁会议同意解散“媒体审查与注册局”。而缅甸最后一任新闻审查长丁瑞,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过去的工作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也与现实不协调,”在丁瑞的办公室里,几乎每面墙上都挂着政府的宣传标语。“我们无法回避改变,”他说,“整个国家都希望改变。”
不过也有观察者认为,缅甸走向新闻自由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据新闻网站“亚洲通讯员”报道,在2011年到2012年的世界新闻自由度排名中,缅甸在179个国家中排名第169。
窥探
2011年起,对英国王室成员的偷拍之风,似乎越刮越盛。
先是凯特王妃和威廉王子度假时的上半身真空照,被意大利小报登在了封面上;随后是哈利王子在拉斯维加斯狂欢时一丝不挂的裸照;紧接着是凯特王妃的怀孕大肚照;还有澳大利亚广播电台人员为窥探王妃怀孕信息,而假冒王室致电医院并引发医护人员自杀的事件。
于是,媒体窥探他人隐私的“功能”,一次又一次被打上了问号。
2012年12月5日下午,澳大利亚2 Day FM电台的主播克雷格和克里斯汀冒充英女王和查尔斯王子,致电伦敦爱德华七世医院的护士、46岁杰西塔·萨尔达尼亚,询问凯特王妃的病情。后者事无巨细的汇报,让两位主播欣喜若狂,并在社交网站上大肆宣扬,王妃怀孕的消息由此不胫而走。
8日,受到愚弄的萨尔达尼亚,留下遗书后自缢身亡,成了丧生在媒体无形刀锋下的又一幽魂,而英国民众和媒体也再次感受到了媒体窥探的“杀人力量”。
同样在2012年,凯特王妃和哈利王子的“裸照门”接连出炉,虽然英国媒体承诺不刊登这些照片,但在意大利、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八卦杂志和网站中,英国王室成员“春光乍泻”的照片卖出了天价。
曾因躲避“狗仔队”而出车祸身亡的英国王妃戴安娜,是受媒体“窥探”的代表。以“裸照门”为契机,“媒体是否应尊重公众人物的隐私”再次成了街头巷议的热题。
革命
新兴的社交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中,“脸谱”网、“黑莓”手机这些新兴媒体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成了组织“革命力量”的工具。根据美国网站“PolicyMic”的报道,一位埃及抗议者说,“我们用‘脸谱’组织抗议活动,用‘推特’相互协调,用youtube把这一切告诉世界”。
迪拜政府学院发布的“阿拉伯世界社交媒体报告”称,“在阿拉伯地区,多数抗议活动都最先在‘脸谱’上出现动议”。
而“半岛电视台”网站认为,在“阿拉伯之春”过去两年后,技术革命和新媒体仍主导着埃及的社会革命。这篇报道认为,正是因为埃及的传统媒体往往存在偏见,社交媒体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并掀起社会革命。
而境外媒体在报道“阿拉伯之春”时,也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作为重要的消息来源。
美国《外交政策》认为,社交媒体在推翻政权的过程中作用明显,但在重建政权的进程中就不那么灵光了。虽然社交媒体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但它“正越来越多地影响政治”是不争的事实。在很多网民口中,“阿拉伯之春”被亲切地称为“推特革命”和“脸谱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