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3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俄关系如何“全方位”?

孙兴杰 国际关系史博士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27日   02 版)

    世界历史进入深刻变革的时代,无论“中国梦”还是俄罗斯的“强国梦”都需要大战略的配合。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大国似乎进入一段战略的迷茫期。大国以及大国之间处于调适阶段,只有当两个大国之间能够进行战略对接的时候,新型大国关系才可以变成现实。

    3月22~24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俄罗斯,不仅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总理梅德韦杰夫进行会谈,而且还参观了俄罗斯国防部。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确认与深化,两国元首签署了《联合声明》,中俄关系成为彼此优先外交关系,从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到人文交流,中俄关系的面已经铺开,但是深度有待加强。

    习近平首访俄罗斯也是对中俄关系的梳理与定位,从切实的结果来看,拖延多年的油气合作合同,终于尘埃落定。俄方提高对华油气的输出量,与中国天然气集团公司合作开发俄罗斯油田,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俄方油气公司提供20亿美元贷款。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油气进口国。

    两国的《联合声明》中指出,中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为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了典范。从更大的历史时空而言,中俄之间的全面互动水平的确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除冷战期间的短期蜜月外,中俄关系应该到了历史的高点。

    欧亚大陆上两个最大同时也是拥有强烈大国意识的国家,能够和平相处确非易事。两国元首都强调中俄关系发展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反过来说,中俄关系内嵌于世界的变迁之中。

    中俄关系首先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大国关系。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国势衰微,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国力呈现反向运转的态势。中国GDP改革之初只有苏联4成,而今已是俄罗斯的4倍。中俄国力的剧烈变动之后,是两国关系的均等化。

    如今,两国都面临增强国力的瓶颈,在走向全方位大国过程中,能够互相支撑。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军事与外交方面尚需加强;而俄罗斯依然是世界核大国与能源大国,但经济增长乏力。冷战结束之后,中俄都面临美国霸权的威胁,因此,在地缘政治上需要“抱团取暖”。除此以外,在领土、反导等方面,两国也有合作的空间。中国当然希望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俄方给予支持,而俄罗斯在欧洲反导问题上也需要中国表明立场。因此,在联合声明中就有了这样的表述:“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

    中俄两国都是有梦想的国家,普京给俄罗斯人的是“强国梦”,而习近平也提出了“中国梦”,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国意识深入两个国家的骨髓之中,因此,两国各有自己的周边发展战略。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倡导“欧亚经济联盟”,上任之初首访白俄罗斯,两国已是关税同盟国家。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在于恢复苏联时期的“势力范围”,普京将苏联解体视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灾难。而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稳定的周边,昔日俄罗斯曾是中国的安全负担,包括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到的近代中国遭受的内忧外患,俄罗斯也曾是其中的一患。在中亚地区,中俄面临协调上海合作组织内部领导权的问题,在远东地区,俄罗斯的资源与土地与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对接需要消除领土的不安全感。

    美国政治学者斯蒂芬·沃尔特认为,联盟在于制衡威胁,中俄之间虽没有联盟关系,但是制衡威胁却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东欧反导问题上,俄罗斯与美国一直纠结,两国元首在上任之后一直避而不见,在重要的国际场合以“缺席”立威。中美关系也因美国“亚太再平衡”而更加敏感多变,在此背景之下,中俄首脑在上任之后的互访就有了“制衡美国”的含义。当然,中俄两国并不会以“反美”为宗旨,而是希望在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中获得更有力的地位。比如在南海问题方面,美俄都在拉拢越南,这多少令中国感到不快。

    地缘政治的合作与关照是中俄关系的亮点,习近平希望政治合作能够延展至经济领域,推动两国合作从能源资源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金融等领域拓展,从商品出口向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转变。

    换言之,中俄关系需要经济合作的“压舱石”,以利益的纽带夯实中俄友好的基石。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882亿美元,力争在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这与中美之间5000亿美元的额度相比,差距比较远。中俄经济力量的差距还在拉大,国际能源价格见顶,俄罗斯重振经济后劲不足,人口不断减少,开发远东需要对中国开放。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外投资的诉求在增强,在投资、金融等领域,中俄还有相当的合作空间,在军工生产、研发方面也是如此。基于制衡外部威胁的政治信任,要延展至经济的深度合作还有待提升。

    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无论“中国梦”还是俄罗斯的“强国梦”都需要大战略的配合。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大国似乎进入一段战略的迷茫期。大国以及大国之间处于调适阶段,只有当两个大国之间能够进行战略对接的时候,新型大国关系才可以变成现实。中俄两国能够形成成熟而稳定的战略框架,并且彼此能够兼容之后,中俄关系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中俄之间构建起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才会成真。

分享到:

 

中俄关系如何“全方位”?
对的路当然要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