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2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懒得早起的鸟儿也能找虫吃

有时,拖拖拉拉是好事

○作者 [美] 约翰·提尔内 ○译者 董晨晨 《 青年参考 》( 2013年02月20日   33 版)

    拖延症是社会发展造成的副产品。做事拖拖拉拉并非不可容忍的罪过,只要掌握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合理规划工作日程,拖延可以被转化为促进效率提升的能量。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总是在别人忙着规划未来的时候拖了又拖,久久无法列出自己的计划?几年来,我一直在构思一篇文章,题为《拖延令人乐观的那一面》,却从未动笔。

    你是不是也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迟迟没开始做?或者说,心怀愧疚,谴责自己为怎么总是消灭不了拖延症?好吧,已经有一些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可以让你松口气,虽然在学术称谓上存在分歧,但他们都认识到,“拖延”这种行为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把重要的写到任务表下方

    去年,斯坦福大学的约翰·佩里在新著《拖延的艺术》中,把积极的拖延定义为“有组织的拖延”。相信我,他绝对是这方面的行家,这本书不过92页,却是在他首次提出这一术语的17年后才写成。

    佩里博士也曾经秉承传统观点,相信拖拖拉拉是懒惰的借口。1995年的某天,他迟迟没给学生批卷子,而是削铅笔,伺弄花草,还和学生们打了几场球。他由此突然意识到,拖延者并未荒废时间,很少有人拖延只是为了发呆,所以完全没必要为这种行为自责。

    人们普遍认为,爱拖延的人应该少立志,集中精力完成手头之事。在《拖延的艺术》一书中,佩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提高生产力的秘诀在于多立志,但要加以巧妙统筹。

    首先,请你在自己的“任务清单”顶端空出两行,留给看似重要,实则并不很重要,看似有时间限制,实则限制不是很严格的工作。然后,把真正重要的任务写在这两行下面。佩里指出:“做任务表下方的事,就可以跳过最上面的条目。只要把表的结构组织好,拖拉者也能成为有用之人,甚至像我这样,被冠以能者多劳的名号。”

    佩里坦承,很多先行者的言论赋予他灵感,其中以美国作家罗伯特·本奇利带来的启发最多。1930年,后者曾在一篇文章逾期未交的情况下,仔细阅读了科学期刊,还亲手制作了一个书架,从而一口气把后两件原本不怎么想做的事情搞定了。

    按照佩里的解释,“我之所以精力过人,效率超常,诀窍其实很简单。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解释为:只要无需立刻动手,谁都可以完成远超定额的工作量。”

    拖延症其实是种“现代病”

    佩里发现的上述现象和规律,被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称作“有成效的拖延”。在2011年出版的《拖延心理学II》当中,斯蒂尔列举了几十种应对拖延的技巧,“有成效的拖延”是他最爱的战术。

    斯蒂尔博士曾亲口告诉我:“对大多数人来说,拖延可以被打压,但很难被彻底打倒。”以他自己为例,有篇关于拖延的学术论文历时十年才完成。“最令我得心应手的,就是同时设定两个任务,想拖延其中一个任务,不知不觉就把另一个给完成了。”

    斯蒂尔强调,这种策略是有心理学理论支撑的:“如果有更糟的任务分配给我们,我们通常会为了绕开它,高效完成看似不那么糟的另一项工作。”17世纪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自制秘诀,便是“犹如以兽猎兽般,用情感对抗情感,让一种情感占上风。”

    斯蒂尔调查了全球逾2.4万人,95%的受访者承认至少偶尔会犯拖延的毛病。四分之一的人说自己的拖延症持续很久。这个比例较20世纪70年代的统计数据高出了四倍。

    喜欢拖延的人数为何大幅增长?斯蒂尔认为,主要原因是工作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工作变得越来越有弹性,自由选择的余地不断扩大,不去做一些事也无伤大雅。如今,雇员每天平均拖延四分之一的时间,学生拖延三分之一。比起女性,年轻男士更容易拖拉成瘾。

    那么,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依靠拖延获得了生产力?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结论。斯蒂尔的反对者称,就算拖延让你受益,躲避任务时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会或多或少影响你的发挥。

    欺骗自我的本领亦不可少

    退一步讲,倘若你真打算马上向拖延症宣战,不妨借鉴一下雷蒙德·钱德勒的经验。这位侦探小说家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进行四个小时的写作,以下两条原则给他提供了动力:

    其一,确定自己不是非写不可;

    其二,不能干写作以外的事情。

    钱德勒是这样解释的:“和在课堂上一样,如果你命令学生遵守纪律,他们为了不让自己无聊,多少会学点东西的。”

    即使是约翰·佩里这种擅长把拖延转变为一门艺术的大师也承认,“只要开始”这条经典的建议,通常还是容易见效的。当然,这与佩里在上文中提出的理论存在些许矛盾。他在《拖延的艺术》中写道:“有组织的拖延需要结合一点自我欺骗”,因为那项位于任务表最顶端的任务,无论从重要性还是紧迫性上讲都需要被粉饰。好在,喜欢拖延的人通常具备很强大的自我欺骗能力,就像那些喜欢把表调快五分钟的家伙,虽然事实上什么也没改变。

    如果活用了佩里的方法,相信你就不必再为“今日事今日毕”这句话百般纠结了;你无需为每天必须完成什么而苦恼,取而代之的是——为每天不用做什么而高兴。

    最后,别忘了佩里还有一条补充性规则:如果某个任务明天可能消失,今天索性就别做了。

分享到:

 

有时,拖拖拉拉是好事
中共八大党章为何未提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