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让法德两国走上和解之路的《爱丽舍条约》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为了“庆生”,法国总统奥朗德专门飞抵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起出席了纪念活动;法国总理埃罗也带领内阁部长和400多位法国议员,浩浩荡荡分乘两架飞机赶赴柏林,与德方共同举行了一次法德联合议会和联合政府内阁会议。
为了迎接法国总统的到访,德国首都几乎变成了半个法国城市——法国国旗和德国国旗一同飘扬在城市上空,电台中播放着法国“香颂”,就连法国大餐一时间都成了德国人最爱的美食。
其实从1月初起,两国的庆祝活动就已展开。为表友谊,不仅法国《世界报》和德国《南德意志报》联合出了报纸,两国的邮政部门还共同推出纪念邮票,而两国的铁路部门还设计了专门往返于两国间的“爱丽舍纪念车”的车票。
在这个属于法、德的日子里,两国的情谊被大书特书。英国《卫报》就把法德关系称为“莱茵河情事”,而把《爱丽舍条约》签订50周年的日子称作两国的“金婚纪念日”。
走过50年,法、德关系越来越“铁”
从1870年到二战爆发,法、德两国曾至少有过3次大规模战争。当年谁曾想到,两个宿敌会成为亲密伙伴。
1963年1月22日,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巴黎签署《爱丽舍条约》,标志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法两国走向全面和解。这一条约前瞻性地规划出了两国长久和平相处的很多具体架构,如:两国元首会晤机制;在重大外交、国防事务上,两国在做出决定前要知会对方;建立两国青年交流机制等。
随着法德关系的日渐亲密,从2010 年起,两国部长甚至能参加对方的内阁会议。法国国民议会、参议院以及德国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都成立了德法友好小组。
走过了50年风雨的法德关系,到今天依旧这么“铁”,离不开两国历届领导人的努力。从德国总理施密特和法国总统德斯坦,到德国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再到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前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再到默克尔和奥朗德,都把法德合作看成是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50年来,凡涉及欧盟内部的事务,法德两国往往先达成一致,然后再促成其他成员国接受和落实双方拟好的行动计划,法德因此被称为欧盟的“发动机”。
在庆祝《爱丽舍条约》签订50周年的访问中,默克尔和奥朗德表现得格外友好,他们甚至向媒体透露,两人在交谈中已抛弃了敬语,而直接用只在熟人和朋友间才使用的人称进行交流。
当然,这是在公开场合,《经济学人》透露,私下里没翻译时,两人的沟通还是要靠英语才能完成。默克尔说,“这可能是我们保守得最好的秘密,那就是我们之间真的有化学反应。”
法、德再“团结”,毕竟是两个国家
看来,法德两国真的要“好成一个人”了。目前,有大约6%的法国人会说德语,掌握法语的德国人比例也已高达14%。
而且,法德这两个“在历史上相互伤害过”的老对头,今日却能成功做到“共编历史教科书”,让青年一代接受相同的历史教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共编的教科书立足于反映真实历史,意在“埋葬仇恨”。
不过,尽管法德关系越走越近,但在重大问题上,两国也不是没有分歧。比如,在欧债危机问题上,德国高喊“欧元区国家要改革”,法国则只是口头应付,没有行动支持。而在外交和军事上,法国出兵利比亚和马里时,德国都拒绝出兵配合。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德国纪录片导演维姆·文德斯精妙地如此评价法德间的关系:“他们之间有时有点冷漠,但这并不令人吃惊,结婚50年后都这样。”
奥朗德在《爱丽舍条约》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强调,法德目前的关系特别紧密,比法国和其他任何伙伴和盟友的关系,都更紧密。而且,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他有信心这种关系未来会变得更好。
法、德越亲近,英国越疏离
为纪念《爱丽舍条约》签署50周年,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和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联合发表了文章:“纪念条约50周年有历史意义,尤其是对德法之外的国家有着象征意义,起到了灯塔般的作用。”
这个“德法之外的国家”到底指谁?在1963 年《爱丽舍条约》正式签订时,处于东德波恩的议员们就犀利地提出:“这个条约的代价是否是对英国的疏离?”尽管当时的西德总理阿登纳认为,这一担心多余,但德国议会仍坚持在条约序言中加进了一句“关于欧洲未来的决定,不能没有英国的参与”。
在法德“灯塔”的照耀下,一向有“光荣孤立”传统的英国,显得有些凄凉。而多年来,英国和法、德及欧洲大陆的关系,也一直若即若离。
英国没加入欧元区,并逐渐淡出“欧盟三架马车”的核心角色。欧元区与欧盟的特殊关系,使主导欧元区的法、德成了欧盟真正的核心,两国“相依为命”、越发亲近。对英国,法、德则采取了“重视但不亲近”的态度。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德国其实很看重与英国的关系,但德国人对英国的喜爱还不足以令其付出与法国分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