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古老海战武器与现代化潜艇联手

中国海军布“水雷阵”

本报特约撰稿 毕晓普 《 青年参考 》( 2013年01月23日   18 版)

    南海舰队某型潜艇入水  (□来源 中国海军网)

    中国海军某水雷仓库开展技术保障训练(□来源 中国军网)

    1月21日,中国官方媒体《中国海军网》披露了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在远航期间演练布雷封锁航道的消息。水雷是一种古老的海战武器,通过将其与不断壮大的潜艇部队结合,境外观察家认为,中国海军将获得一种能遏阻强大之敌进犯的有效手段。

    “中国真想挑战美国的海上霸权吗?至少在台湾海峡、东海乃至南海这种‘局部水域’,中国海军面对美国同行时正变得‘信心十足’。”台湾《亚太防务》杂志最近刊发文章称,中国正把潜艇与古老的水雷相结合,对试图突破其海防体系的美国海军构成“不对称威胁”。

    作为传统的大陆国家,中国不曾拥有远洋海军,这种状况直到近十年来才出现变化,特别是在水下战争的舞台上。根据美国《纽约时报》去年的一篇报道,中国在2002至2012年间共有43艘国产潜艇下水,同期还从俄罗斯引进了8艘“基洛”级柴电动力潜艇,2006年即交付完毕。然而,外界不甚关注这些潜艇对“动态水雷战”的潜在意义。

    精通汉语和日语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安德鲁·埃里克森,在查阅了上千篇关于水雷战的中文著作后,得出概括性结论:“中国海军的武器库包含了一些世界上最致命的水雷武器,北京正处在水雷战技术和概念发展的前沿。”归根结底,美国海军感兴趣的问题不外乎两个:第一,中国的水雷威力如何?第二,中国如何理解潜艇与水雷战之间的联系?

    “穷人”的反潜利器

    当前,中国海军在其现代化进程上快速推进,这不仅表现在潜艇方面,防空,情报、监视、侦查(ISR)和两栖作战能力也进步明显。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仍处于滞后状态。《亚太防务》杂志由此推论:水雷战可以充当一种切实可行的“穷人反潜战”手段——在拥有更完备的反潜力量前,这种方法至少提供了权宜之计。   

    由于缺乏实战经验,中国的海上作战指导教材都在反复回顾并分析国外的战例。从公开资料可见,中国的海军分析家们多次提到利用水雷战阻碍敌军,并且达成较高作战效费比的可能性:“……这些武器(水雷)能够非常迅速地攻击核动力潜艇,以至于潜艇上的反制措施来不及反应,也适用于高效杀伤单壳体构造的美国潜艇”。

    水雷的作战部署可以依托多种平台(包括非军用船舶)实施。对所有平台的优缺点做出系统分析后,不难得出结论——利用潜艇执行布雷任务是非常理想的,特别是远距离攻击性布雷任务。中国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敌方空军和海军给潜艇带来的限制相对较小,因此渗透到敌后布设水雷更加容易一些”;(潜艇)这种平台“可以达到最高质量的秘密行动和奇袭的可能……一艘位于海港外10到15公里,水下深度约40米的潜艇,将有能力发射一枚高效的自航(主动)式水雷,杀入海港……”

    中国水雷款式繁多

    据非官方统计,中国拥有大约5万到10万枚水雷,由“接触式、磁力式、声控式、水压式、混合反应式、遥控式、火箭上浮式和自航式等30多种”组成。据信,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队列装了沉-1、沉-2、沉-3和沉-6式感应水雷,“适合在海港出入口的外部区域采用”;T-5式自航水雷,“适合在港口通道和港口周边采用”;苏联产的PMK-1式和中国自己发展的矛-5式火箭上浮式水雷,则“适合在海港外最远15公里的范围内使用”。

    中国的遥控式水雷,例如EM53式沉底感应型水雷,被认为可以通过声音信号编码使其暂时沉默,以便友好船只安全通过,然后重新恢复作战能力。遥控式水雷多数时候被用于防御性布雷,不过也可以在攻势行动中使用。

    中国还拥有大量潜艇搭载的主动式水雷。中国国内称其为“自航式水雷”,这些水雷以鱼雷为本体,只是将弹头(战斗部)进行了替换,可以自主潜入其他平台无法进入的海区。当自航式水雷到达设定好的目的地(如港口中心区域)时,鱼雷的发动机自动关闭,弹头则沉入海底。此时,水雷的引信被激活,与普通的沉底式水雷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早在1981年就开始发展火箭上浮式水雷,并在1989年生产出第一枚原型。火箭上浮式水雷通常是固定的,当探测到过往船只时,它们就会像携带有效载荷的浮航鱼雷或者携带高爆弹头的火箭一样发射出去进行攻击,对敌方潜艇威胁甚大。《亚太防务》提到,“所谓‘定向火箭上浮式水雷’是一种具备精确控制、制导和主动攻击能力的高技术水雷……攻击速度可以达到最高80米/秒”。例如,中国的EM52型水雷,就是由可操纵火箭推进的,有分析称,这种水雷的有效作战深度至少在200米。

    水雷战训练已成常态

    近年来,中国的水雷战演习广泛涉及空中、水面包括民用平台。中国海军认为,利用潜艇布设水雷是“潜艇战的最基本要求”,水雷布设成为加强中国潜艇战备训练的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在这些演习中,潜艇成员随水文条件和天气条件变化因地制宜,展开种类更多、更贴近实战的演习。中国海军的官方传声筒——《人民海军》对它们作了详细报道。

    这些公开报道显示,中国海军将潜艇输送水雷,看作是未来封锁作战行动的关键组成部分。自2002年以来,水雷布设已成为中国海军潜艇的常见战斗方式之一。因此,解放军海军官兵正训练如何操作潜艇装载大量水雷。不同的训练科目包括“在深水区域隐匿并布设水雷”,对港口目标进行水雷布设也是强调的重点。

    中国海军正努力提高其潜艇官兵的素质,当中自然包括他们对水雷战的熟练程度。中国官方媒体曾表彰314号潜艇的指挥官马立新,称其率领一支潜艇分队进行“战术革新”,研究并发展了十多种新的作战方法,“包括如何执行封锁和运用常规潜艇布设水雷”。报道称,在一场演习中,这名指挥官负责指挥部队规避“敌”反潜飞机与潜艇,并穿越一片雷区,其目标是在附近区域布设水雷。他利用自己对当地环境的熟悉,采用噪音最小的航行速度,躲避“敌”水面、水下和岸基监视手段,按时完成了水雷布设任务。

    第一岛链处处是战场

    在潜在的冲突“剧本”中,中国海军的水雷战行动将会是什么样子?《亚太防务》指出,在一场由中国南海上的敌对行为(或者被卷入到朝鲜半岛战争)而引发的冲突中,水雷被大范围部署是有可能的。但是,在中国国内的分析家们口中,当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最有可能的作战计划依然与台湾地区的微妙地位有关。 

    测量靠近台湾地区的水文资料,就能发现,台北部和南部水域(与岛内最大港口临近)一样,海水之浅足以为所有种类水雷的运用创造环境。尽管台岛东部沿岸的深度较大,通过联合部署方法(空中、水面、潜艇和民用船只),中国大陆方面的水雷战行动还是能够有效地封锁全岛。这一行动如与解放军海军的潜艇部队保持一致,效果将更明显。同时,中国自己的分析家评估认为,面对这种威胁,台湾地区的扫雷措施是非常不足的。    

    以上作战思路只代表了中国在台海可能采取的攻击性水雷战行动的一小部分。实际上,中国国内对这方面战法的研究早有明确结论:通过“在敌人基地港口附近的航道部署水雷……限制敌人潜艇进入海洋的能力”,这样,水雷就成为攻击敌人潜艇的理想工具。

    具体而言,“在大量研究基础上,解放军相信(美国的)核潜艇是非常安静的,很难探测,因此必须对其加以限制……”根据这种分析,这一考虑已经成为中国对自航式水雷展开研究的主要推动力,其最有可能的做法将是“在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每一处重要水道都部署自航式水雷,从而形成联合封锁线,阻碍美国核潜艇进入中国周边海域”。

    外媒吁美军认真应对

    随着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在恐怖主义、能源供应等关键问题上的相似利益,北京与华盛顿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低。然而,太平洋地区的特殊性质,再加上中国在水面和空中威胁能力上的不断扩大,迫使美国进一步增加不可预见的军事费用。

    美国潜艇拥有非常高的生存能力,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一艘遭到水雷“非致命杀伤”的受损潜艇,对于作战决策者来说,其效果几乎等同于被摧毁。此外,就像美国《水下战争》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到的那样,“潜艇并不能采用在水面舰艇上安装的水雷清扫工具。”

    包括前述安德鲁·埃里克森在内的专家相信,虽然中国的海军发展蓝图还有不透明的地方,水雷战明显已成为该计划的构成部分。水雷战可能扮演中国不断进化的反潜战理论的中心内容,这会对美国海军产生多重影响:首先,中国水雷的威胁肯定会进一步扩大,美军的训练和作战理论必须做出相应调整,特别是潜艇的水雷探测和处理能力应该得到大力推动;其次,美国海军应该积极参与到本国的水雷战威慑战略中,在中美之间建立水雷战的“恐怖平衡”;最后,美国潜艇在针对性部署中,必须准备随时面对新的危险。

分享到:

 

中国海军布“水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