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泰国和印尼不可能结成“合围中国”同盟;即使越南,也不会明目张胆地支持日本——

安倍首访东南亚带回了什么?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1月23日   07 版)

    1月18日,安倍到访印尼,在会见完印尼总统苏西诺后,安倍在记者会上发表了所谓“亚洲外交五项原则”,呼吁与东盟国家一道“维护海洋权益”。

    1月17日,泰国曼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左)与泰国总理英拉出席发布会。

    1月18日,突如其来的阿尔及利亚人质事件,打乱了正在东南亚进行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出访计划。(编者注:1月16日,日本日挥公司的78名员工在阿遭绑架,其中17人为日籍。截至1月22日,7名日本人质确认遇害,另有3人生死未明。)

    措不及防的安倍,临时决定取消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演讲计划,乘专机匆匆回国,为“再当首相”后的首次出访画上了一个潦草的句号。

    日本拉拢东南亚国家,能否如愿建立“亚洲民主安全菱形”,构筑“对华包围圈”,也成了中日两国乃至东南亚各国的舆论焦点。

    首访越南、泰国、印尼3国,安倍到底带回了什么?

    安倍东南亚“绕中国外交”匆匆收尾

    首相的位子还没有坐热,安倍晋三就迫不及待地想在外交领域取得成果,一来对国内民众有个交待,二来也将所谓的“安倍政策”付诸实施。

    按照惯例,美国或中国是日本首相上任后的首访目的地,但美国因奥巴马连任总统不久,事务繁多、无暇接待,拒绝了安倍访问,中日之间则因钓鱼岛问题而关系紧张。于是,安倍便将目光转向了东南亚,希望在这一“快速发展的地区”提高日本的经济、外交影响力。

    按计划,安倍1月16日到访越南首都河内,与越南总理阮晋勇、国家主席张晋创会谈;17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与总理英拉会面;18日在雅加达与印尼总统苏西洛会谈。

    不到4天的时间访问3个国家,行程本就仓促紧张,而阿尔及利亚人质事件的发生,又使安倍不得不取消原定计划中的演讲,提前1天结束访问,匆匆“冲回家”救场。

    据《曼谷邮报》的消息,离开东京前,安倍曾表示,亚太地区的战略环境正经历“动态变化”,在此变化中,“与东盟各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共同致力于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

    一位泰国官员透露,日本希望泰国在东盟中扮演重要角色,短期内协调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并致力于解决中国南海地区有争议的主权问题。在会见越南、印尼领导人时,安倍则强调双方应在安全问题和政治领域,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今年1月上旬,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出访缅甸,外相岸田文雄访问菲律宾、文莱、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显然,以东南家国家为主,开展“绕中国外交”,构筑“对华包围圈”,安倍的意图已十分明显。

    对此,《日本时报》评论称,“尽管访美请求遭拒绝,安倍将首次海外访问的地点放在3个东南亚国家,显然是为了对抗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自信心和影响力。”

    “在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势力带来的挑战面前,加强与他们(东盟)的合作至关重要。”日本《朝日新闻》在一篇社论中说,不过,它对访问的成果并不抱什么希望,“东盟成员国对中国的立场各有差异,日本任何被认为是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举动,都可能在东盟国家中造成裂痕。”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安倍收获外贸“备胎”

    《华尔街日报》报道,去年12月27日,安倍在一个全球评论网站发表题为《亚洲的民主安全菱形》的文章,表达他对东亚国家安全的看法。

    “我构想出一种战略,由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国的夏威夷组成一个菱形,以保卫从印度洋地区到西太平洋地区的公海。我已准备好向这个安全菱形最大限度地贡献日本的力量。”安倍在文中写道,“南海似乎正成为‘北京湖’,为中国解放军海军基地发射导弹、核弹提供了一个足够深的海域。很快,解放军的新建航母将足以威吓中国的邻居。”

    这一“菱形”想法正是基于安倍对中国在东亚水域进行军事扩张的怀疑和警惕。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这篇文章充分显示出,安倍是信奉“基于对抗的强硬政策”的鹰派人物,而非站在促进友谊的妥协立场,这也解释了他为何要加强日本的防卫能力。

    他此次出访东南亚,正是邀请各国加入这一“菱形”,以共同应对“中国威胁”。

    但正如《朝日新闻》所评,对中国这一区域大国和东盟主要贸易伙伴,东南亚国家不会轻易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表态,以避免惹恼中国。

    泰国和印尼不可能以牺牲与中国的关系为代价,来发展对日关系,更不可能结成所谓“合围中国”的同盟。即使是同样与中国有着领土争端的越南,在心照不宣之余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支持日本,否则很可能让中越关系陷入新的低点。

    1月18日,安倍结束访问后,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在纪念中越建交63周年招待会上特别站出来辟谣,称越南人不会忘记与日本的不愉快历史,联合日本“合围中国”之说十分“荒唐”。

    印尼《雅加达邮报》则批评说,日本此举是在“冒着损害与邻国关系的危险,以民族主义的说辞转移民众注意力”。

    泰国媒体则不约而同地将报道中心集中在安倍此次可能带来的双方经贸合作上。

    在与安倍的会谈中,泰国总理英拉对日本希望泰国在东盟“扮演主要角色”的提法避而不谈,反而热情提及双边贸易自由化和日本对泰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希望日本允许更多的泰国农产品出口至日本。《曼谷邮报》称,安倍此行“旨在与充满活力的东盟经济体加强联系,以重振该国萧条的经济”。

    对安倍来说,虽主要目的未能达成,但也在别处有所收获。中日关系的恶化导致去年日本对华出口下滑8%,而东盟被视为弥补这一损失的关键区域。

    日本在印尼、泰国和越南已拥有大规模投资和强劲的贸易。“美国之声”认为,安倍此访,除了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推动区域外交外,也是为了经济合作。

    “这基本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政策,日本只想带走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并在这里销售日本的制成品。”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斯托里告诉“美国之声”,“当然,因为日本投资对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很重要,所以这些担忧被人为夸大了。”

    安倍一心依靠美国,靠不靠谱?

    安倍虽然满心欢喜地去了东南亚,但到访的三国并未就配合日本的外交政策作出任何实际承诺。日本想要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归根到底,还是靠美国的支持。

    18日,安倍原计划在访问东南亚的最后一站公布他所谓的“安倍主义”,虽然最终未能完成演讲,但他还是如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他的“外交新战略——日本东南亚外交新五项原则”。

    “安倍主义”特别强调法治在海洋安保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日本愿与东南亚一起全力维护海洋权利和航行自由,欢迎美国重视亚太地区的政策,积极推进日本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以及日本与东盟共同发展,守护亚洲多样文化,促进年轻一代交流等。

    《华尔街日报》在日本政府的网站上找到了对这一外交政策的详细阐述。其中不难看出,安倍对加强美日双边关系,有着强烈的意愿,“美国和日本顺理成章地应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

    就连此次东南亚之行,也不难看出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子。在与各国领导人会谈时,安倍都不忘把美国拉进双边关系中,处处强调加强美日同盟的方针。英国《卫报》注意到,安倍再三重申与华盛顿搞好关系的决心,并决心与美国一起保护“人民的生命、日本的领土和它美丽的海洋。”

    一手掌握亚太地区战和“开关”的美国,同样表示了对安倍的支持和纵容。不过,《赫芬顿邮报》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随着中国军力的增加,美国将不得不冒更大的风险来保护日本,而美国人自己也同样面临经济困境。他们会质问日本,为什么总是要求美国保卫日本,而不是相反?”

分享到:

 

安倍首访东南亚带回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