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书评

中国经济的前世今生

○作者 张光茫 《 青年参考 》( 2013年01月16日   33 版)

    经过在世界银行的历练,林毅夫对中国经济的观察不再局限于当下和未来,而是从整个国家走过的历史轨迹中寻找其盛衰成败的脉络。

    从中国走向世界,作为世界银行成立60多年来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获得了“站在世界经济学界顶峰的机会”。在海外工作的过去4年里,他经历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在他的眼中,中国和世界又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解读中国经济》中,思维严谨的林毅夫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新农村建设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为什么19世纪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到现代则落后于欧美?”林毅夫通过对“李约瑟之谜”的解答,探寻中国近代由盛转衰的原因。书中写到,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源,“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实验等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当下有很多人信奉“最小政府”学说,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林毅夫认为,这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市场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书中提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小政府’并非最优选择。”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政府有能力、有必要发挥适当的作用:收集和提供信息、协调、对企业进行外部补偿。另一方面,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政府怎样才能保持合理的“度”?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墨守成规与矫枉过正都不是理想之道,终归要根据自身实际、形势所需而对理论加以修正。

    林毅夫代表一种相对新兴的现象,他既是自信的中国学者,也是全球货币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他看好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内继续稳定增长,这一观点引起媒体热议。林毅夫表示,自己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判断,是指有如此的增长潜力,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这样的客观事实。潜力能否变成事实,还需要中国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消除缺陷,改革完善各种经济、社会和制度,为稳定、健康、快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林毅夫为国家的成功感到骄傲,同时坦承它的不足。他在书中提出,由于处在改革探索阶段,双轨制的存在,使中国经济得到可观的发展,也催生了诸如金融结构不合理、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和对外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他认为,解决的办法依然在于持续深入地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并强调,政府发挥好因势利导的作用,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书中内容并不局限于经济,而是全方位地观察中国的发展,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制度、粮食自给自足等,林毅夫都有细致的评述。常言道,好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好的历史学家,很多经济问题需要放到历史进程中去思考。由此,本书对于普通人了解中国经济的前世今生,具备很强的启发意义。

分享到:

 

博弈论下的1959年中国农业危机
中国经济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