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D和IMAX都很难满足观众的年代,一部情节普通、叙事平淡的黑白默片,凭什么受到世界影坛的热捧?
法国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执导的《艺术家》2012年12月28日在中国上映后,许多影迷分享了观影感受,并给出了满分10分的好评,“独特”、“别致”、“感动”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声色年代,向沉默致敬
在3D和IMAX都很难满足观众的年代,在观众被各色大片极力挑逗的声色娱人的年代,一部情节普通、叙事平淡的黑白默片,命运如何?
法国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执导的黑白默片《艺术家》受到世界电影人的热捧,横扫全球影坛112项大奖,包括第69届金球奖最佳音乐片/喜剧片及最佳男主角,第6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以及第8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服装设计奖,就连片中的小狗都荣获金球特别奖。
在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翼》之后,《艺术家》是惟一一部获此殊荣的默片,也是1961年的《公寓春光》之后第一部捧走小金人的黑白片。美国《时代》周刊将其评为2000年至今10部经典电影之一,与《指环王》、《阿凡达》等并列。
这部影片其实并不晦涩难懂。导演没有华丽的炫技和铺张,只是平实地讲故事。
故事设定在1927年,好莱坞从无声片向有声片过渡的时期。男主角乔治·瓦伦汀是默片时代的大明星,婚姻不幸,认识了迷恋他的演员佩蒂。乔治是个没落的巨星,漂亮的佩蒂却随着有声片的崛起平步青云。两人的命运和感情纠葛凝聚着时代的转变。
导演米歇尔曾坦言,拍摄《艺术家》的初衷是向伟大的黄金时代致敬。“因为有了黄金时代,我们才有充足的理由,对未来的电影有更多期待。”他希望,《艺术家》是第一部带人们重温默片时代的电影。
在这部影片中,经典好莱坞大片的影子随处可见,用《洛杉矶时报》的话说,它是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
男主角的造型,混合了来自《罗宾汉》和“拉丁情人”鲁道夫·瓦伦蒂诺的灵感;影片最初的年份,正是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诞生的年头;男主角的命运,与《日落大道》中的诺玛·戴思萌如出一辙;女主角的际遇,显然取材自《一个明星的诞生》。
影片开头,就是一段向1920年的默片《佐罗的标记》致敬的戏中戏,吧台幻影灵感来自《失去的周末》,女主角星途顺遂类似希区柯克的《戒指》,鸿毛落地发出铿锵之声,则借鉴了默片《下坡》的表现手法。就连男主角准备自杀时的配乐,都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希区柯克的名片《迷魂记》中的音乐。
似曾相识的声音和画面,让很多资深影迷找到了旧梦重温的感觉。《纽约客》杂志称其为“默片迷的宝库”,法国《十字报》评价它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充满灵感和热情”。
打动人心的,正是朴素外表下略带伤感却轻松温暖的小情怀
“剔除了声音和色彩,《艺术家》也许只是移动的画面,但很少有如此感人的画面。”英国影评家罗比·科林对这部影片赞不绝口,“它是如此美轮美奂、暖人肺腑和令人陶醉。”
在这部情节略显平淡的默片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正是朴素的外表下略带伤感却轻松温暖的小情怀。正如网友“Ishtar花轮”所说,不可战胜的是记忆。
在大制作、高科技横行影坛的当下,《艺术家》用最朴素、最纯粹的手法,将这种名为“怀旧”的小情怀诠释得淋漓尽致,恰好戳中了观众不轻易表露的内心深处。
在烂番茄网站上,影评家对《艺术家》的好评率是98%,8.8分。而观众的好评率则是89%,4.2分。
“远离最新的电影技术,转而拥抱辉煌的‘复古’,这部电影做到了不可能的事,达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微妙平衡,完全忠实于旧时代的面貌和精神,却创造了富有现代精神的诙谐和乐趣。”《洛杉矶时报》不吝笔墨地称赞这部影片,甚至称其为“这个时代的奇迹”。
在美国评论家詹姆斯·拉迪纳里看来,《艺术家》是2011年最令人惊喜和愉快的电影。《纽约客》则称赞其并非一部“浮夸”的“杰作”,“贴心、有趣、平易近人”。
《艺术家》2012年12月28日在中国上映后,许多影迷分享了观影感受,并给出了满分10分的好评,“独特”、“别致”、“感动”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作为一部无声电影,音乐在《艺术家》中担起了重任。全片使用了24段配乐,每段音乐的风格、节奏和相互衔接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米歇尔用音乐让《艺术家》鲜活起来,让这部黑白影片的颜色仿佛瞬间鲜艳,”《洛杉矶时报》评论道,“电影只有100分钟,旋律却可以感动我们一生。”
男主角让·杜雅尔丹的表演也是影片的亮点。美国《大西洋月刊》直言“《艺术家》的成功要归功于杜雅尔丹不可抗拒的微笑”,英国电影杂志《Empire》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惊呼“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表情,他简直是乔治·瓦伦汀的化身”。美国影评家丹尼尔·佩里则说,如果奥斯卡有“最佳微笑奖”,杜雅尔丹一定当之无愧。
曲高和寡,难以迎合大众趣味
尽管有着“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大噱头,回望《艺术家》的征奥之路,却是一段充满了窘况的艰辛旅程。
2011年在法国本土上映之初,《艺术家》票房惨淡。由于宣传不力,加上导演改变了银幕的比例,导致很多观众以为放映出了事故,愤而离场,要求退票。“这很滑稽,在法语中没有‘默片’这个词,我们只能称其为‘哑剧’,”导演米歇尔告诉英国《每日电讯》报,“于是在一开始,人们不停地问,‘这是一部讲述聋哑人的电影吗’?”
25岁的英国影迷尼古拉·希勒在利物浦剧场经历了类似的波折。他被引座员询问是否知道这是一部默片,原因是有人抱怨此片“没有声音、屏幕太小”。
在美国,《艺术家》虽然一连赚了几个学院派大奖,但观众似乎并不买账。影片获金球奖之后在近700家影院放映,票房却低得匪夷所思。荷兰等国家迟迟未安排《艺术家》上映,直到其获奥斯卡奖提名。
2012年末来到中国后,头顶无数光环的《艺术家》遭遇了意料之中的冷遇。在众多贺岁档大片的挤压下,这部原本就不受观众青睐的文艺片,并没有因手捧小金人而获得更多空间。12月28日首映当日,《艺术家》票房不足百万元。
对导演米歇尔来说,既然用了“黑白默片”的噱头,就要面对票房失利的风险。虽然制作精致、独具情怀,但多少有些曲高和寡,文艺范儿十足,却缺了些大众趣味,完全没有余力跟一片痴缠笑闹的贺岁片叫板。
不过,《艺术家》的辉煌与失落,和默片这种艺术形态的优劣无关。有人愿意在空旷的观影大厅里揣着一段柔肠五味杂陈,笑中带泪,就有人选择在隔壁剧场拥挤的人群中笑到捶胸顿足,抽筋打滚。
对艺术来说,没有什么形式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