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大都会博物馆为“中国花园”办特展

在美国遇到古代中国

本报记者 黄昉苨 《 青年参考 》( 2012年12月26日   30 版)

    园林版《牡丹亭》男主演兼导演张军 图片来源 CFP

    园林版《牡丹亭》剧照

    庭院、古画、昆曲,这些很“中国”的元素一起勾勒出地地道道的古代中国意境。

    这是一场在纽约上演的中国梦,现场观众也许无法真正欣赏昆曲的精妙,但至少,他们能享受一场原汁原味的中国式视听盛宴。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古代中国意境。在粉墙黛瓦、窗明几净的书斋前,一条由太湖石辟出的曲径通向园林深处,流水潺潺的花园里,满头珠翠的杜丽娘在亭中沉睡,柳梦梅的呼唤依稀萦绕在周围。

    不止有鸟语、水声与虫鸣伴随着清丽婉转的唱腔,在这一方园林的周边,还陈列着诸多精美绝伦的珍贵艺术品,包括巨幅全景式图卷《九成宫图》、《兰亭集序卷》等60余件画作。在凌乱摆放着服装道具的展柜中,安然躺着一幅古画。

    在这里,人们体会到的,也许是500年前中国文人的精致生活。只不过,庭院之外,也有层层叠叠的古埃及纸莎草画和木乃伊。这不是在苏州,不是在北京,而是在纽约。

    这一切,都只是大都会博物馆特展《中国花园:亭阁,书斋,隐退之地》的一部分。

    “纽约通往苏州的大门”

    昆曲《牡丹亭》的曲调在大都会博物馆二楼玻璃天窗下的苏式园林“艾斯特庭院”中响起时,这部剧的音乐总监谭盾说,这才是他梦想被点燃的那一刻。为了这一刻,他与这部剧的男主演兼导演张军,已经尝试了好几年。

    对扮演柳梦梅的张军而言,在园林中唱响的昆曲是一种对传统的回归:“前辈们都说,你去看一下园林,它在那边静止地呈现时,园林其实是可以用来听的,而昆曲从远处飘来的时候,你发觉昆曲不仅仅可以听,而且是可以用来看的。”

    而对大都会博物馆而言,“这是通往明代世界的入口,也是纽约通往苏州的大门”。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负责人何慕文如是说。

    在这位东方艺术史的研究者眼中,此情此景就像欣赏一幅中国古画。打开一幅手卷,在看到画面之前,人们先见到的,是被称为“隔水”的卷面,要循着画面初展位置上的小桥走入画中,才能见到画家笔下的风景。在何慕文看来,园林版《牡丹亭》的音乐总监谭盾以声音再现了这种感受,借这小小的庭园与音乐,将观众引领到另一个时间与空间的美景中,那是属于古代中国的世界。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这场以古代园林展现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特展中,经由谭盾、黄豆豆等艺术家重新设计的这一版《牡丹亭》会成为高潮。

    每一场《牡丹亭》只能容纳50位观众。这场11月30日开始的演出,所有门票在今年1月就已售罄。

    很难说现场观众对昆曲《牡丹亭》的了解有多少。这部1598年由汤显祖创作的戏剧,常常被人拿来与同时代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所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比,两者都讲述了一段生死不能分隔的爱情故事。这一回,美国《纽约时报》在介绍这个故事的时候说:“《牡丹亭》发生在生气勃勃的宋代,涵盖了社会、宫廷与军事题材,以长度和史诗般的广度而言,更接近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戒指》。”

    在大都会博物馆中,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们只表演了很少一部分《牡丹亭》,约70分钟的选段大抵勾勒出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生生死死随人愿的爱情经历,故事开始于杜丽娘游园,结束在她回生见到柳梦梅的那一刻。

    曲终意未尽,美国观众随着这数折昆曲,游览了16世纪的中国梦境。

    “这就是他们以前在园林中,而不是在舞台上表演昆曲的原因”

    这是一场在纽约上演的中国梦,现场观众也许无法真正欣赏昆曲的精妙,但至少,他们能享受一场原汁原味的中国式视听盛宴。谭盾以简洁的配乐——竹笛、古琴和一些打击乐器,加上取自园林的鸟语、流水与虫鸣,来烘托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园林与昆曲从来都是相伴而生,但融合的机会并不多。在“文革”前,上海戏曲学校的昆曲班曾邀请园林艺术家陈从周为学员讲中国园林,一时被人当成笑谈。但陈从周相信,真有见地的艺术家才能理解园林与昆曲本就相通,只有脑海中有了园林的境界,演员才能演绎出昆曲的感情与生命。

    “中国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有节奏,宜细赏,人游其间的那种悠闲情绪,是一首诗,一幅画,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走马看花,到此一游,而是宜坐,宜行,宜看,宜想。昆曲呢?亦正为此,一唱三叹,曲终而味未尽。”

    陈从周相信,昆曲的水磨腔,如此婉约含蓄,如此不同于草台戏的高腔,就注定了它该在园林中的亭阁水榭上表演。

    而昆曲之于谭盾,也有着特别的意义。他曾这样回忆自己创作生涯中某一瞬间的顿悟:“当一阵大风刮过,鸟鸣和水声重新回到耳边时,我激动不已,心想,‘天啊,这就是昆曲’,这就是他们以前在园林中而不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原因。”这种顿悟被他融入到大都会博物馆的这个苏州庭院中,来自中国的声音成为他创作的书法。演出时背景中的鸟声虫鸣,是谭盾在苏州网师园中录下的;以流水声开启的演出中,自然的声音始终在园林中游走,杜丽娘也是循着声音在天地阴阳间寻找柳梦梅的。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当舞台上的曲境与园林环境融合为一的时候,神秘遥远的古中国,高墙园林内醉心于世间之美的文人世界,也就触手可及了。

    在纽约还原古代中国文人的生活并非易事,但大都会博物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今国外自从‘明轩’建成后,掀起了中国园林热,我想很可能昆曲热,不久便也会到来的。”1981年,昆曲爱好者陈从周写下这样的语句。那时他未必能想到“明轩”日后与昆曲的缘分。

    他口中的“明轩”,是大都会博物馆“艾斯特庭院”中的主体建筑,在园林版《牡丹亭》开场时,杜丽娘便从这里步下湖石铺就的台阶,感叹园林中的春色。

    这一庭院,正是32年前陈从周从苏州“移植”到纽约的。1980年,他带着26位苏州工匠,以及从江南运来的太湖石、青砖与黑瓦,以苏州网师园的一角为蓝本,在大都会博物馆中建造了一个类似的苏州庭院。

    “我们非常为这个明轩和园林自豪,”美国人何慕文说,“这个地方可谓别有洞天,就像忽然到了中国,而且是明代的中国。”

    也正是因为有了“艾斯特庭院”,当他在媒体上读到谭盾与张军创作的园林版《牡丹亭》之后,萌生出将它搬到纽约的想法。

    “中国的艺术都还活着,它们依然有生命”

    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古代书画收藏世界闻名。在以《牡丹亭》为核心内容的特展《中国花园:亭阁,书斋,隐退之地》中,这些画作也都被陈列出来。这一展览历经2012年夏秋冬三季,一直到2013年年初。

    这是何慕文第一次想到“园林”也能成为展览的主题。在那些珍贵的古画中,人们可以看见古代文人在园林与山水间聚会、谈诗论酒。花园隔绝了外界的嘈杂,也反映了主人的性格与品位。对策展者何慕文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见中国古代文人寄情山水和希冀退隐的精神追求”。

    这一次展览被《纽约时报》的艺术评论家称为“重新找回的世外桃源”。位于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官网上,有一篇文章建议学生们,如果想在欣赏美妙艺术品的同时享受非凡的视觉体验,不妨去欣赏这一展览,感受在古老中国延续千年、不断互相影响的园林与绘画。

    这篇文章的作者明白,在中国画中,与前方精美的楼阁同样重要的,还有远方云雾缭绕的群山。他提醒读者,应当在这些美妙的艺术品前站得久一些,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其中之一是看看这文明的深远,沉浸在悠长的历史中,人们花上几个世纪的时间认真而缓慢地改进画作,以使之与哲学相融合”。他说,他能从一些画作中感受到某种“平静的威严”。

    但也有中国媒体评价说,一些画作并非文人们期望或现实中的园林场景,“只是比较浅表地反映了皇家宫殿的奢华”。譬如15世纪宫廷画家谢环的《杏园雅集图》,画的是官员在花园聚会的场景,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花园。

    无论如何,这些画作、庭院与回归园林的昆曲,已是大都会博物馆尽全力勾勒出来的古代中国,正如何慕文所说:“我们之所以想做这个展出,是希望让世界上所有人看到,中国古代的园林和现在的生活仍有关系,以往我们看到的园林只是建筑,但现在,大家会知道,中国的艺术都还活着,它们依然有生命。”

分享到:

 

在美国遇到古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