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中美民众对校园惨案的反思不同

本报记者 黄昉苨 《 青年参考 》( 2012年12月26日   28 版)

    河南光山县一年三起学生伤亡事件 图片来源 CFP

    《洛杉矶时报》注意到,关于这两起校园惨案,太平洋两岸的这两个国家都发表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评论。中国草根评论员们表扬了本国严格的枪支管控法律。

    12月14日,在中国和美国,都有丧心病狂之人向着最无辜的人群实施了暴力:一个是中国河南省光山县的闵拥军,他持刀闯入一所小学,砍伤了23名儿童;另一个是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市的亚当·兰扎,他的武器是半自动步枪与半自动手枪,经过10分钟的横冲直撞,他杀害了20名小学生与6名成年人。

    美国校园惨案一时间成为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各大报刊网站头条,而中国校园惨案也被英美媒体一再提及:相似的案情与不同的结局,引发了媒体更多的讨论与反思。

    “在中国,校园惨案的受害者活下来了”

    一开始,很多媒体意识到的是两个案件中最明显的差异:同样的校园惨案,中国孩子得以生还,因为作案者能找到的武器,只是一把菜刀;美国教师和学童则难逃厄运,因为他们面对的凶手,带着半自动武器。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话说:“每个国家都有疯子,但闵先生能使唤的只有一把刀,所以,没有受害者死亡。”

    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芭芭拉·德米克所写报道的标题就是《在中国,校园惨案的受害者活下来了》。《经济学人》试图以数据来说明美国枪支泛滥的严重性:“美国谋杀率比英国高4倍,且比德国要高6倍,只有傻瓜或者反美的偏执狂才会相信,美国人的杀气要比英国人严重4倍,并且还假装这一数据与那3亿把流落在美国市面上的枪支毫无瓜葛——平均每个成年人都不止拥有一把枪。”

    而《赫芬顿邮报》网站12月17日刊登的一篇来自法学教授的博客说,除了索马里和刚果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失败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能普遍获得军用级半自动攻击性武器的国家——由此造成的恶果是,那些极个别有暴力幻想倾向的人,也可以获得这些武器,让他们的幻想变成悲惨现实。

    “这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能令一些美国人更倾向于中国式严厉规章的情境。”美国著名网络杂志《沙龙》在一篇博客中提出了这样尖锐的问题:“如果不能阻止对无辜平民的谋杀,则言论自由与政治民主的好处在哪里?”

    这位作者形容,美国枪支持有者多半居住于人口稠密的市镇,随时能点燃这一火药桶。

    这位曾为《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的作者表示,中国人常惊讶于枪支在美国如此轻易就能被买到。两年前,在一张美国零售商沃尔玛出售枪支的图片下,有中国读者留下了惊讶评论:“枪支在美国还可以这么卖,他们的政府不怕社会问题吗?现在在上海,就是去超市里买个菜刀,都要锁在玻璃柜里卖呀。”

    “也许,许多中国人还在羡慕美国人享有的持枪权……许多中国人敬佩的,是美国允许法律与政策,随着人民意愿而改变。尽管这不常发生,过程也很曲折。但至少,在美国,历经纽顿惨案后,还是有这样的可能性,去修正一个更理智的枪械管理条例吧。”

    “中国读者会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了!”

    《洛杉矶时报》注意到,关于这两起校园惨案,太平洋两岸的这两个国家都发表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评论。中国草根评论员们表扬了本国严格的枪支管控法律。

    “如果不是枪支管控,河南那件事的后果就不会是仅仅22人受伤了。”一名新浪网友这样说;新浪网上的另一名网友则感叹,看来真的非常有必要控制枪支。

    美国“环球邮报”新闻网站的驻华记者,看到一位来自北京西城区的网友写道,“他们应该向我们学习,严格管控枪支。”

    《纽约客》驻华记者欧逸文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事实”:由于腐败、不透明,加上特殊利益造成的后果,深受困扰的中国政府要付出很多,才能改善自己在民众眼中的形象,但这次美国人帮他们博得了好印象。

    “中国读者看着这两起案件,很多人会得出如下结论:人类是世界上最暴力的动物,而借助枪支管控,中国在这方面做的是相当不错了!”

    不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注意到,在最新披露的关于河南光山县校园惨案的资料中,面对手持菜刀的凶徒,附近的成年人惟一能与之对抗的武器,就是大扫把。

    美国Policymic新闻网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作为东亚地区小型武器出口增长最快速的国家之一,中国对美国持枪权的批评是不对的。过去几年,已有多个公共暴力事件在中国校园内发生,很多类似袭击者都有心理或是精神问题,但中国公共卫生系统却没能给予他们适当治疗。该文称,中国应思考如何保护该国教师与学生,以及怎样对待那些精神病患者。

    芭芭拉·德米克还注意到另一个微博用户的发言,“我敢保证,如果中国现在人人都能持枪的话,贪官数量至少比现在少一半,强拆也不会有。”

    对于部分中国网友在评论中表现出的对持枪权的羡慕,“环球邮报”网站在另一篇报道中,形容为“令人惊讶”。如今在大学任教的前《华尔街日报》记者也在《沙龙》博客中提供了来自一名网友的观点,那是在那张沃尔玛买枪照片下的另一个回复:“如果美国当前执掌权力的政府,没有顺应民众愿望,最多4年,他们必将下台。哪怕是最糟糕的时候,也会有弹劾程序。现在已没有了舞刀弄枪的必要,真的不值得。”

    两国处理方式大不同

    此外,英文媒体还发现,面对纽敦市校园惨案,中国网民为美国人送上了源源不断的慰问。整个周末,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网络上发布了小蜡烛的表情图案,并对20名儿童被杀害的悲剧,表达了衷心同情。

    在美国对枪支管理的讨论进行得越发热烈之际,也有一些媒体注意到,中国媒体与网友似乎更热衷于讨论美国官员的处事方式。

    在康涅狄格州校园惨案发生后,美国总统强忍泪水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一位博客作者写道,中国有网友对此发出疑问:在面对河南那些受伤的孩子时,我们的官员掉眼泪了吗?为什么每当这些事情发生,他们总是装聋作哑?

    更多的对比,来自对信息披露的不同。中国网友发现,他们很快对美国凶手的个人背景、成长历程等了解得一清二楚,但对河南那起悲剧的了解却少得可怜。国家媒体报道的重点是美国校园惨案,而缺少对河南案件的报道,受伤孩童的姓名没有公布,也没有官员出来做解释。

    “在美国枪击案的同一天,在河南的学校里有22个孩子被砍伤,可主流媒体对此几乎静音,中国儿童的生命对他们而言就没有价值吗?”路透社记者在众多类似微博用户评论中,挑出了这样一条。

    尽管后来光山县政府也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袭击事件的新信息,但《华尔街日报》注意到,中国社交网络的用户还是认为,相比纽顿政府,光山县表现很差。一位新浪微博用户在新华社记者的微博下留言说,“中美都会发生校园惨案,但人家是怎么处理的,我们是怎么处理的?这点大家都知道,不用我说了。”

    还有网友写道:“孩子,下辈子别再投胎做中国人了。”但《华尔街日报》记者对此的看法是,“纵观上下文,中国网民似乎也不觉得投胎去美国会更好。”

分享到:

 

外媒:中美民众对校园惨案的反思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