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3年,美国人埃弗里辨识出了DNA。1953年,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和美国科学家沃森合作,绘制出了DNA的双螺旋线结构图。1985年,英国莱斯特大学的杰弗里斯教授等人,率先研究出根据DNA识别身份的方法。转眼到了1988年,DNA鉴定开始正式应用在司法方面。在1994年7月29日,法国法律规定了使用基因标记的条件。
◇针对基因组进行的广泛比较研究显示,生物越复杂,其携带的“垃圾DNA”就越多——这些没有编码的、看似无用的DNA,却是高等生物进化出复杂机体的帮手。自从第一个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被破译以来,科学家一直想知道,为什么生物的大多数DNA并没有形成有用的基因。而关于“垃圾DNA”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些“垃圾区域”中可能包含有重要的调节机制,控制基础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发育进程,帮助生物进化出更复杂的机体。与简单的真核生物相比,复杂生物的更多基因不会轻易发生突变,它们拥有更精细的基因调节模式。
◇目前,鉴定亲子关系最为人熟知的方法就是DNA分型鉴定。用人的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等等,都可以进行亲子鉴定。每个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一般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如果检测到某个DNA位点的等位基因一个与母亲相同,另一个就应与父亲相同,否则就存在疑问了。如果只是一两个位点不同,应该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但不同位点如果达到3个以上,就可以排除亲子关系了。
◇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的,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它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中国和日本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2006年5月,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1号染色体包含的基因数量是最多的(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共有超过2.23亿个碱基对),破译难度也最大。对它的测序工作花了科学家10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