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这座城市好似东西方混血儿

重返卡萨布兰卡

○作者 [加拿大] 奥利维亚·斯特恩 ○编译 森堡 《 青年参考 》( 2012年12月19日   42 版)

    远眺哈桑二世大清真寺

    “里克酒吧”因《卡萨布兰卡》而成名

    商贩们在挂毯之间闲谈

    卡萨布兰卡的传统建筑内部装潢颇为华丽

    同名电影上映70年后,卡萨布兰卡浪漫依旧。

    “恍若走进了菲茨杰拉德(译注: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美国文学家)的作品当中”,出租车停下那一刻,这样的念头就钻进了我的头脑。我和母亲下榻的公爵大饭店是摩洛哥最新的酒店之一,整幢建筑却延续了上世纪30年代的风格,每间套房都以文化名人命名。

    顺着弯曲的、铺有深红色地毯的楼梯,侍者将我们引入弗里茨·朗(译注:德国导演,代表作《大都会》)房间。屋子里布置有老电影风格的三角架落地灯,墙壁漆成深沉的灰色。侍者将行李放好,突然转过身,郑重其事地说:“夫人,您眼里有摩洛哥的天空与光亮。”母亲的眼角似乎有些湿润,将手放在胸前:“先生,我来自卡萨布兰卡,摩洛哥一直在我心中。”

    “摩洛哥的纽约”

    1941年,那部风靡世界的同名影片上映一年前,母亲出生在卡萨布兰卡的一辆出租车上。如果说亨弗莱·鲍嘉与英格丽·褒曼在影棚里讲述的是渴望与失去,母亲的上半生也与之暗合。半个多世纪前,母亲因政治与宗教原因离开祖国,如今重回故地,一时间恍如隔世。

    走上屋顶天台,偌大的城区横贯在面前:大街两旁全是带花园的宅邸,园内种满柠檬树,树顶直指被大西洋染得碧蓝的天空,让人想起亨利·马蒂斯(译注:法国画家,野兽派创始人)的创作。极目远眺,也能看到破旧的公寓楼,柏柏尔地毯在斑驳的阳台上飘荡。

    摩洛哥王国曾拥有显赫的过去,一如哈瓦那或布宜斯艾诺斯。1912年,法国人在这里建立保护国时,他们自认为看到了将卡萨布兰卡打造成“小巴黎”的绝佳机会,建设了滨海公园及连片的欧式建筑。不过,自1956年摩洛哥独立以来,卡萨布兰卡又被赋予了更多不同的品格。

    普通游客在有限的假期里,通常会将卡萨布兰卡作为去往皇城马拉喀什的中转站。当地人有时自嘲,卡萨布兰卡只是个交通拥堵的金融中心。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重振这座城市昔日的荣耀,公爵大饭店老板莫尔·科恩就是其中之一。不知何时,这位穿着工整的、搭配粉红色领带的灰西装的中年男士,走上天台加入了我们的谈话。科恩表示,当地政府想让卡萨布兰卡重回充满艺术氛围的黄金时代,花了3年时间翻修市内建筑,很多地方已大为改观。“卡萨布兰卡与摩洛哥其他城市不同,它是这个国家的纽约。”

    比巴黎更接近天堂

    抱着寻觅旧日时光的想法,我们次日一早便前往位于安法区的泽瓦可别墅。它于上世纪50年代由法籍摩洛哥裔建筑师让·弗朗索瓦·泽瓦可打造,白色弧形阳台在日照下熠熠生辉,下面的花园虽然被改造成了甜品店,整座建筑仍令人对法国女歌手艾迪特·皮雅芙,与她一生的爱人、阿尔及利亚拳王马塞尔·塞尔当在卡萨布兰卡度过的甜蜜时光浮想联翩。1949年10月,塞尔当因飞机失事罹难,为纪念爱人,皮雅芙写下了著名的《爱之礼赞》。

    人声鼎沸的露台上点缀着热带植物,富含紫外线的阳光透过银色的橄榄树叶洒在我们身上。环顾四周,戴着大号太阳镜、提时髦手袋的女人们正用她们的美甲拨弄手机;头发梳得光洁整齐的男人们边品茶边玩iPad;戴白帽的侍者,则托着装有法式长棍面包、橄榄油和蜂蜜的托盘,在光滑如镜的大理石地板上快速而无声地移动脚步。

    母亲孩提时代印象最深的地方,要数她们全家寄住的“巴黎大街”。彼时,那里咖啡馆林立,引领着整座城市的潮流。母亲用小姑娘般的口吻回忆道:“那是个多气派的地名啊。”当时,外祖父一家经济拮据,母亲因营养不良而一度被佝偻病折磨。她们只能挤在一套破旧狭小的公寓里,公寓前面就是有钱人住的漂亮洋房。在如此强烈的反差下,母亲非常想去正牌的“梦幻之都”看看。后来,她终于获得机会前往大海彼岸的法国,结果失望不小。“我曾以为巴黎是天堂!但从很多方面看,卡萨布兰卡才与天堂更接近。”

    “露天建筑实验室”

    那天下午,我们拜访了壮观的哈桑二世大清真寺,母亲的兴致也达到了顶点。摩洛哥前任君主之所以执意将清真寺建在海岸岬角,只因《古兰经》中提到,真主安拉的宝座位于水面上。这座宗教殿堂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尖塔(约210米),翡翠色、蓝宝石色、碧玺色三色瓷砖交相辉映。绕开喷泉,穿过大理石拱门,只见位于海岸西边的El Hank灯塔与清真寺遥遥相望。与年轻而华美的尖塔相比,它显得朴素得多,却于平凡中透出庄严。这座灯塔见证过一段又一段往事,二战期间,正是它指引盟军靠近卡萨布兰卡海岸。“不像我,它一点儿都没改变,连最细微的皱纹都没有。”母亲感叹道。

    去装饰艺术区闲逛前,我们有幸请到美术史学家弗洛伦斯·米歇尔-奎卢尹当向导。她在一家非赢利性遗产保护组织工作,过去5年间都住在本市。“卡萨布兰卡是一座露天建筑实验室。”在她看来,当地的建筑不仅风格多样,而且前后承继性极佳。为证明这一点,我们一口气游览了天主教圣心教堂、穆罕默德五世宫殿及邻近的阿盟公园,它们各自代表了20世纪不同年代的美学思路。公园外围则是这座城市的中心邮局,墙上点缀着圆拱与镶嵌图案,看上去倒像是座传统的摩尔式宫殿。就连四周的普通公寓大楼,对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也很有吸引力:贴有贝壳的石墙立面,意大利式阳台,镀有绿色孔雀图案的铸铁门……

    绕到路旁的小巷子里,我们找了家咖啡馆,歇脚并喝点薄荷茶。一同落座的食客,有的穿着牛仔裤和运动装,有些披着多少年不变的阿拉伯长袍,三五成群的斜靠在藤椅上,大嚼泰琼锅羊肉(编注:一道北非炖菜,已传入世界各地),喝着冰爽的土制啤酒,任头顶的吊扇吹散吐出的烟圈,如此和平共处。酒足饭饱之际,母亲告诉我,这样的好日子不是常有,以前蝗灾严重的饥荒年份,人们只能吃着烤蝗虫、就着法奇那(一种气泡橘汁饮料)充饥。

    回宾馆的路上,我注意到商贩们将热气腾腾的煮蜗牛盛进碗里,旁边的书店外则摆着法语时尚杂志。这种鲜明的对比就像母亲,她的一生是西方与东方元素的混合。我来卡萨布兰卡的初衷是探寻家族的故地,发现她比想象中更依恋这座城市。潜移默化地,我也对它的一砖一瓦愈感亲切,它的色彩、它的气味,甚至它那慵懒的节奏都让人回味悠长。

    “里克酒吧”里重温旧梦

    在卡萨布兰卡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径直走进“里克酒吧”(译注:影片《卡萨布兰卡》中多次出现)。这是一座两层洋楼,站在大堂中央举目四望,满眼皆是阿拉伯拱门、鲜花以及盆栽植物。头顶那流苏装饰的黄铜吊灯,在雪白的墙壁上投下影影绰绰的印迹,戴酒红色土耳其毡帽的酒保在吧台后调鸡尾酒,跨海而来的欧洲游客边啜饮香槟,边品尝北非小吃。

    我与母亲点了两杯法国茴香酒——印象中,她很少喝这样的烈性饮料。旁边的乐队开始演奏法国作曲家查尔斯·特内上世纪40年代的曲目《我们的爱情还剩什么》。这首关于逝去的青春与青年爱情的怀旧香颂,完全可以作为卡萨布兰卡与母亲此次返乡之旅的赞歌。

    “这一路走下来,您开心吗?”明天就要返回多伦多,我生怕母亲因再次到来的离别而惆怅。“是的,”她答道,“岁月抹去了许多痕迹,但卡萨布兰卡的确比我记忆中的更美丽。”说罢,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让自己沉浸在一位白发苍苍的萨克斯手奏响的悠扬旋律中。

    □美国《国家地理·旅行》杂志

分享到:

 

重返卡萨布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