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关注中国新领导人强硬反腐

本报记者 黄昉苨 《 青年参考 》( 2012年12月12日   28 版)

    十八大后贪官密集落马 图片来源 CFP

    □图片来源 CFP

    外媒对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反贪腐决心的关注始于11月初。在十八大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明确提醒全党牢记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很多媒体注意到,胡锦涛提醒说,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在如此备受关注的场合发出这样的警告,令外媒记者感受到某种不寻常。

    更明显的信号,则来自新上任的总书记习近平。他的表态,令外媒注意到了新班子上台后分外强硬的反腐决心。

    “生死挣扎的反腐之战”

    “在成为中共领导的第二天,他猛烈抨击了中国高层存在的腐败问题。”英国《经济学人》写道,习近平曾明确表示,反腐将是他的工作重心。11月7日,在对新政治局成员的讲话里,他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据称,习近平援引了今年某些国家政权倒台的事例说,如果放任不管,腐败就可能导致“亡党亡国”。

    相应地,该杂志报道这场中国新领导层带来的反腐斗争时,使用的标题是《反腐之战:生死挣扎》。

    英国《金融时报》驻华记者席佳琳在报道中写道,经验丰富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危机管理能力出众的王岐山,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纪委书记,而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的首次演讲,就特别提及反腐问题,这两件事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

    英国《卫报》也提到了这一点。该报说,这是在释放信号:党的新领导层将会对公权滥用采取强硬立场。

    “信任无法代替监督。”《经济学人》在12月8日报道的开头,提到了王岐山说过的这句话。11月30日,当这位新上任的中纪委书记与国内顶尖反腐专家会面时,他告诉他们,党的存亡就倚赖他们努力的成果。《经济学人》描述说,当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对王岐山说,必须让官员们公开财产。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学系的一位教授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非常理解习近平提出的反腐言论,“这(指腐败)是特权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也最能刺激多数普通人。”

    “以往胡锦涛主席与温家宝总理都曾发出过类似警告,所以有些人认为反腐警告只是空谈。”BBC记者在报道中写道,但这一次的感觉是,在普通中国人眼中,腐败正破坏着党的合法性。

    另一篇来自《金融时报》的报道则指出,习总书记关于反腐的言论,引发了人们对官员中将减少宴请和赌博的预期,并迅速对澳门博彩公司和高档白酒企业的股价造成了冲击。

    外媒关注新领导班子反腐的“第一个信号”

    不过,BBC记者在报道中表达了一种担忧:即便党知道腐败后果是致命的,也可能无法阻止它。

    《金融时报》称,多年来,反腐斗争一直受到私人关系网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美国波士顿大学东亚研究项目主任傅士卓说:“习总书记必须限制地方官员滥用职权,新一届领导班子必须针对地方上买官卖官的行为采取行动,这才是关键。”报道还说,习近平的家庭背景以及个人领导魅力,也许有助于他克服这一问题。

    《卫报》注意到,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日前因涉嫌违纪而被调查,这“强调了中国新一届最高领导层发起的反腐风暴的严肃性”。这篇报道以寥寥数行介绍了李春城的从政经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寒冷的北方省份黑龙江开始了从政生涯,在2001年成为成都市市长,随后很快跨入更高层的省级领导层中。上个月,他在“十八大”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但该报着重说的是,这位再次当选的中央候补委员,是习近平打击反腐行动的“第一个信号”。也许是出自同一个原因,路透社、BBC、美国之声、MSN新闻等西方传媒,都报道了李春城接受调查的新闻。

    《华盛顿邮报》同样对反腐前景表达了某种隐忧:“自由派学者乃至许多体制内人士都说,需要在提高透明度和问责性方面采取大胆步骤。但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因为这些举动也许会削弱党对政权的掌控。”

    《经济学人》在报道中提到,人民大学教授何家弘援引1977年香港廉政公署初创时的反腐经验,提出“特赦”也许是一种解决方法——即在2013年年底前,对那些愿意公开财产官员的腐败行为,不予追究。

    何教授说:“一般来说,我们都在与已发生的腐败行为作斗争,但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要与未发生的腐败作斗争。”但他也承认,承认任何贪腐行为势必会牵连其他人,而若是真正公开财产,又要冒险顶着网络暴民的愤怒——也许官员们就只想把握机会,“藏好已经发生的贪腐”。

    哪怕没有这些障碍,习近平与王岐山也许还面临着新的挑战:许多中国人,都已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了解到官员累积的资产,他们不会支持任何形式的特赦。

    也许正是因此,《华尔街日报》才在报道中分析称,在中国,腐败问题牵涉到收入不公、公众参与国家管理,以及在民众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度提高的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当扮演何种角色的问题。

    来自5亿中国网民的挑战

    中国普通民众在反腐过程中,开始承担越发重要的角色。

    10月,《人民日报》引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字报道称,在官员受到调查的案件当中,超过70%是来自民众或其他官员的举报。

    不止《卫报》一家西方媒体注意到,越来越多愤愤不平的普通中国人转向网络,在流行的微博网站上揭露腐败。

    诸多外媒在报道中提及,在网络用户的围观与审视下,官员头上受人尊敬的光环开始被摘下。《卫报》在报道中提到了雷政富,形容他和一位妙龄女郎发生性关系的视频,像病毒一般传遍了新浪微博。

    《华尔街日报》与《经济学人》所举的例子,是另两位被免职的底层官员——酷爱收集手表的“戴表哥”、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杨达才,与广州番禺城管综合执法分局局长、被网民称为“房叔”的蔡彬。《华尔街日报》介绍说,今年他俩因被疑腐败而遭网民曝光,并引发网民对各级官员的质疑。

    借助互联网,中国网民似乎对官员豪车名表的品位,还有子女在国外留学的生活越发敏感和了解——他们在微博中写道:“这些官员的消费支出,远远超出了政府的工资收入。”

    BBC提到,过去10年,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既可以仔细审视党,同时发泄对腐败的愤怒。

    显然,外媒相信,新技术令中国那些贪腐官员们面临着更大挑战。《华尔街日报》在题为《中国网民监督官员腐败》的报道中就形容,运用互联网,网络用户搜寻照片以及公开文件,揭露有违法嫌疑的官员。“这些来自中国5亿互联网用户的关注,使得官员们的行为面临前所未有的严格审视。”

    《华尔街日报》称,新一届领导人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能否在推行必要政治改革同时,又不引发可能威胁统治的社会动荡。该报坦言,中国网民的呼声并非一切推倒重来,而是“呼吁对现存制度改良,以便更好满足普通民众需求”。很多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可能会以尝试提高透明度、加强问责制以及尽快扩大党内差额选举为中心,进行一系列改革。

    年过八旬的哈佛大学中国政治专家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告诉BBC,政府官员拥有的巨额财富也许能被视作合法,但它们也会令党感到非常尴尬。“城市资产阶级之所以在当年抛弃了蒋介石和国民党,就是因为他们是那么腐败。共产党无法忍受这样的事情发生。”

分享到:

 

外媒关注中国新领导人强硬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