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德国报业遭遇凄凉寒冬

本报特约撰稿 马晋生 《 青年参考 》( 2012年12月12日   23 版)

    《德国金融时报》停刊在即,最后一期报纸印刷出版。图片来源 CFP

    《德国金融时报》发行的最后一期厚达40页,头版全黑颜色,“终于完了”几个白字跃然纸上,透着悲凄。

    眼下德国正处在严冬之中,但柏林洲际饭店暖意正浓,灯红酒绿。一年一度的联邦新闻舞会,吸引了2500位各界名流。然而,在温馨浪漫的圣诞氛围中,与会者感受到一丝悲凉气氛,德国报业最近发生的危机以及因此导致记者失业成为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

    多家纸媒接连倒闭

    9月,经营了93年的《纽伦堡晚报》倒闭。10月,成立才两年的德意志国外新闻通讯社申请破产。11月,二战后德国南部第一份报纸《法兰克福评论报》申报清盘。月刊《王子》决定明年开始只发行网络版。12月7日,德国主要经济日报之一的《德国金融时报》发行最后一期。

    媒体接二连三倒闭关门,是联邦德国成立60多年前所未有的,震动了德国社会。

    传统老报没能过坎

    《法兰克福评论报》是德国主要大报之一,已有60多年历史。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占领军在美占区创办了这家报纸,旨在向德国人宣传自由民主思想。该报政治观点属左翼自由派,在知识分子中尤其受欢迎,数十年来对德国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德国统一,政治重心转到柏林,众多传媒纷纷跟进,设在法兰克福的《法兰克福评论报》影响力下降,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2003年,隶属社民党的德意志印刷与出版集团收购了报社90%的股份。之后3年间,报社实施紧缩措施,员工从1700减至750人,但财政未现好转,几乎陷入破产境地。

    2006年5月,报社宣布立即解聘总编施托茨,理由是经营不善。但据施托茨本人讲,被辞主因是社民党负责人要求对左翼党的报道更消极些,而施托茨因文章内容与该负责人发生分歧。各编辑部对报社决定表示不满,要求保留施托茨的职务,但未果。

    解聘主编事件对本来就困难重重的报社无异于雪上加霜。一个月后,德意志印刷与出版集团将50%股份转让给绍贝格集团。此后,报纸版面改为8开并增发iPad版,获得欧洲报业奖,发行量也有所增加。但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转变。2010年,出版社对报社内部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再裁员1/5以降低成本。

    然而,一切的拯救措施并没有取得理想结果。《法兰克福评论报》发行量10年间减少了35%,广告收入大幅下降,报社每年亏损高达数千万欧元。股东们感到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年轻新报未获新生

    《德国金融时报》2000年方才问世,属德国古那雅尔媒体集团和英国皮尔森集团,是英国《金融时报》的“姊妹报”,也使用浅橙色纸张。该报侧重经济、股市信息,发行量最高达到10余万份,读者多为主流社会人士。但该报从创刊到停刊12年间一直亏本。

    世纪交替之时,施罗德政府大力推进经济、社会改革,德国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保守的德国人开始涌入股市。在此背景下,《德国金融时报》应运而生,但生不逢时。

    就在该报问世后不久,股市开始走下坡路,新经济体神话泡沫破灭,炒股致富的美梦烟消云散。“9·11”事件及之后的反恐战争让人们认识到,民主和市场经济并没有统治世界,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不只是金钱,世界上现实的冲突与股市无关。德国人开始从世纪之初的热情中清醒过来,众多股民告别股市,对股市信息不再关注。

    形势有变,但报社未能随之而变。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同其他媒体一样,《德国金融时报》广告收入锐减。同时,皮尔森集团宣布退出,古那雅尔集团为接收股份支付了2千万欧元。

    为节约开销,集团将报社迁入汉堡总部大楼,将报纸与下属的其他经济刊物业务合并,最后甚至将几家编辑部合为一个,但整顿举措未能带来理想效果。

    从2006年起,报纸订户数量一直下滑,到今年减少了将近1/3。创刊最初几年,每天零售约万余份,停刊前只有3000份。办报12年,报社累计亏损高达2.5亿欧元。

    该报一位前总编分析原因认为,网络媒体之所以发展,要么因为能够提供专业信息而得到高回报,要么通过大众信息吸引广告。但作为一份经济日报,正处于两者之间,提供的信息既非大众化,又不够专业。读者和广告两个市场均未能占领,传统的经营模式必然失败,发生悲剧不可避免。

    社会各界哗然

    报业接二连三传来坏消息,尤其是《法兰克福评论报》和《德国金融时报》这两家大报的悲剧震动了德国社会。在古那雅尔集团资助的柏林新闻舞会上,与会者热议两报事件,看法各异。

    总统高克在入场途中对记者以随意的口吻说:“报纸会有的,现在只是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们应该看到,媒体面临着什么样的变化。”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斯勒指出,新闻界在发生变化,读者习惯在发生变化,媒体应该去适应。社民党和绿党负责人则感到遗憾,称两报话题是笼罩在舞会上的一团阴影。

    执政党媒体发言人指出,德国正在发生“报刊死亡潮”,两报倒闭是向政府发出警告,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善出版社和报社的大环境。

    德国一些纸媒深感不安并分析原因称,《法兰克福评论报》破产,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地方版面太少,无法支撑整个版面。两家大报倒闭,给其他纸媒提供了契机,可以稳定一阵。但他们都面临共同的问题:读者多是中老年人,争取年轻读者难度很大;传媒企业掌握纸媒与网络、免费与有偿信息之间的关系是新挑战。

    施普林格出版社董事长主张网络媒体应该收费,称这对出版社至关重要。《商报》总编也认为,网络媒体收费是惟一出路。

    (作者曾先后担任中国驻德国使馆新闻参赞、驻汉堡总领事、驻慕尼黑总领事)

分享到:

 

德国报业遭遇凄凉寒冬
“我们消失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