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国工厂对机器人的需求增加

○译者 黄义务 《 青年参考 》( 2012年11月21日   25 版)

    北京郊区的一位农民吴玉禄,在自家后院中利用废旧金属制造出47个形态各异的机器人。

    据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14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该组织秘书长古德伦·里茨伯格称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

    在中国,机器人现在可谓生逢其时。来自不久前上海举行的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照片显示,机器人挥舞着光剑格斗、打乒乓球及穿着铁衣跳舞。还有的画面显示,一个穿着白色外套的机器人与参观者握手。

    据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14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该组织秘书长古德伦·里茨伯格称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

    中国有很多理由欢迎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可以提高能效,执行连训练有素的工人都不可能胜任的复杂操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口和经济基本条件的转变: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正在减少,造成劳动力成本螺旋式上升。

    香港中国劳工通讯发言人杰夫·克罗塞尔说:“现在去工厂工作的年轻人较少。所以工资上升了,工厂很难雇到熟练员工。难怪中国会更强调生产自动化。”

    中国日益富裕,加之实行计划生育,这对劳动力人口造成很大影响。医疗条件的改善使老一代人活得更久,而独生子女政策实际上限制了年轻人口的增长。在2000年,平均每一个60岁以上的中国人,就有6名工作年龄人口支持,人口专家预测,再过20年,这个数字将下降到只有两名。

    为了养家,中国年轻人别无选择,只能去寻找需要技能的高薪职位。他们的文化水平比上一辈人更高,对简单装配工劳动不太感兴趣。而机器人可以填补他们留下的缺口。

    据《中国日报》称,中国仍处于国际机器人排名的低位。去年,中国平均每1万名工人使用21台机器人,而全球平均水平是55台。日本平均每1万名工人使用339台机器人,德国是251台。

    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台湾制造业巨头富士康公司计划在3年内,使本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从1万台增至100万台。中国官方也公开表态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据中国媒体报道,上海市政府称机器人是“一大产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也强调“升级设备和技术”的必要性。

    政府看到了潜力,中国公司也产生了动力。上海的新松机器人公司的一名员工说:“中国有必要资助本国公司改善其设备制造,确保本国公司能与外国技术竞争。”这位员工说,新松公司迄今尚未收到上海政府的补贴,但有一笔协议在商谈中。

    即便是在工厂之外,机器人也在大量扩散,其中许多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的国防科技大学历时十多年研究,于2000年推出该国首台两足步行机器人。它被中国媒体誉为技术突破,但其笨拙的表情及难看的突出关节,在技术先进的日本遭到网民取笑。

    中国农民吴玉禄2009年声名鹊起,因为他制造了能拉黄包车、攀墙和点烟的机器人。路透社报道称,当地一家电视台称他为“中国最聪明的农民发明家”。

    □澳大利亚《世纪报》

分享到:

 

中国工厂对机器人的需求增加
HTC在中国大陆:一个好汉三个帮
中国人愿意多花钱买美国货